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华盛顿邮报:北京“以攻为守”全面反击,高通成为“靶心”

抖音热门 2025年10月11日 14:19 0 admin



《华盛顿邮报》周五甩出一篇分析稿,标题赫然写着《中国全力应对美国贸易战,高通成为靶心》。作者举着西洋镜看东方,硬是把中国的反击描画成“全面进攻”,说什么要在两国领导人碰头前给华盛顿上眼药。增加谈判筹码。

文章一口咬定中国不再蹲着挨打,反而站起来挥拳了。它写道,“随着稀土出口限制和一系列针对美国芯片产业的行动,北京在两国领导人预期会晤前,对华盛顿发起全面进攻”。更绝的是,作者惊呼这节奏快得吓人。文章称,“北京针对这家圣迭戈芯片巨头的行动,是针对美国的最新的两日狂轰行动之一”。

华盛顿邮报:北京“以攻为守”全面反击,高通成为“靶心”

其实哪是什么孤立事件,作者把高通这事塞进贸易战的大锅里炖。文章写道,这是“针对美国芯片产业的一系列行动的延续”。说白了,他们觉得北京在玩“以攻为守”的老把戏,想逼华盛顿回到谈判桌——可谁先掀的桌子呢?

更逗的是,作者还煞有介事地分析中国在搞“组合拳”。不止稀土掐脖子,连芯片也要戳软肋,这被当成北京“全线出击”的铁证。文章写道,“随着稀土出口限制和针对美国芯片产业的一系列行动”,“最新面对北京怒火的是高通”,“美国最重要的半导体公司之一”。

高通这下可惨了,直接被作者捧成“典型受害者”,处境被描成“靶心”。有些人忘了,商场本就如战场。

作者还忧心忡忡,觉得这把火会烧掉整个美国芯片生态,什么供应链重组、创新放缓都来了。文章写道,“北京对华盛顿发起全面进攻”,仿佛中美科技就要彻底“脱钩”。

华盛顿邮报:北京“以攻为守”全面反击,高通成为“靶心”

说到底,中美贸易战这出戏,可是美国2018年就先鸣锣开道的。单边关税、实体清单……哪一招不是直冲中国企业咽喉?高通事件不过是长反击链上的一环。那“两日狂轰”的形容,活脱脱把防御涂成了进攻。别忘了,特朗普一上台就对着华为、中兴甩出“长臂管辖”,生生扯裂全球供应链。2025年他杀个回马枪,又举起“芯片与科学法案”大棒,这不是要掐中国5G和AI的脖子是什么?

中国外交部说得明白:“我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稀土出口限制?那不过是一个资源大国在保护自家宝贝——中国占全球稀土供应八成,难道没权利防着点挥霍?高通那头,其专利授权模式早被诟病为“专利陷阱”,在中国市场收着高额费用,本土企业如华为海思能不疼吗?2025年,高通在中国手机市场的份额虽缩到25%,可5G专利那堵墙还堵着呢,北京的审查,无非是想让赛场平一点。

作者把高通放在“靶心”,暗示中国在破坏美国企业。殊不知,这反倒成了中国经济自主的催化剂。高通的困境怪谁?它自己对中国市场依赖深似海——2024财年,中国营收占其66%。北京的审查,顶多算一句善意提醒:“朋友,鸡蛋别放一个篮子里”。中国正靠着“十四五”规划和“中国制造2025”,砸下万亿人民币攻坚半导体,目标2030年实现七成自给。这条路,走得慢,但踩得实。

华盛顿邮报:北京“以攻为守”全面反击,高通成为“靶心”

具体到高通,北京的反垄断调查可不是闲得发慌。它的“标准必要专利”授权费率高达5%,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一截,欧盟、韩国都罚过它。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2015年就罚过它9.75亿美元,2025年这次无非是续集——市场秩序,总得有人维护吧。

如果美国还执着于“印太战略”围堵,中国也不会干瞪眼。“双碳中和”与“健康丝路”会继续推进,新兴市场的大门正一扇扇打开。历史告诉我们:摩擦之后,往往是融合。中国从未把高通当敌人,而是视为伙伴——前提是,它得守规矩、谋共赢。

所以,这场芯片风波,究竟是谁在点炮?谁又真正中枪?时间,会给出最硬的答案。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