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潮流中,除螨仪已经成为众多家庭中不可或缺的清洁辅助工具。面对市场上种类繁多的除螨仪产品,消费者常常感到难以抉择。今日,我们将对几...
2025-10-13 0
文/红墨
编辑/世界
大家知道每天拧开水龙头流出的水,到底来自哪里吗?作为中国首都,北京城区曾有95%的用水都靠密云水库撑着。
这座1958年动工修建的水库,当年可是亚洲数一数二的人工湖,蓄水能力让周边百姓心里特别踏实,改革开放后,北京人口像扎了根似的往上涨,用水量也跟着翻番。
密云水库扛了几十年,慢慢就扛不住了,湖面面积缩到只剩60平方公里,看着都让人着急,谁能想到,2015年开始,水库居然逆势“长大”,2019年扩到148平方公里,2024年更是达到188平方公里,差不多是之前的三倍大。
这背后藏着个大秘密——中国水利人花20年干成的南水北调工程,2015年9月,南水北调调蓄工程一启动,约6亿立方米南方水顺着渠道流进密云水库,湖面才一点点恢复了往日的模样。
现在北京人喝的水,70%都来自南方的汉江流域,再也不是单靠密云水库“供血”了。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喝着清甜的南水,难免会想:中国人为啥要花20年,硬生生造一条“母亲河”出来?这事儿还得从中国水资源的“老毛病”说起。
一提起母亲河,大家最先想到的肯定是长江和黄河,长江全长6300千米,黄河5464千米,一个排第一,一个排第二,都是咱们的骄傲。
可要是比水多,黄河就有点“单薄”了——年际流量574亿立方米,只够长江的6%,在全国江河里只能排第16位。
比黄河水多的15条河里,12条都在秦岭-淮河以南,剩下3条(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在东北,这就意味着,山东、山西、河南、河北还有北京、天津这些北方地区,想找条水量足的大江大河,有点难。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组数据更能说明问题:北方耕地占全国45%,人口占36%,可水资源总量只占12%。
就拿河北来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很多地方靠超采地下水浇地,导致地下水位连年下降,有些村子的井挖了几十米都见不到水,老百姓浇地得排队等水,庄稼收成也没个准儿。
水资源“南多北少”,成了卡北方发展脖子的大问题,有人就琢磨:能不能修个工程,把南方的水调去北方?1952年,毛主席视察黄河时就说了:“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
这话一出口,无数水利人心里就埋下了“南水北调”的种子,巧的是,1952年正好是全国院系调整,南京、上海、杭州的水利科系凑到一起,成立了华东水利学院——也就是现在的河海大学。
这所学校坐落在南京扬子江畔的清凉山脚,校训是“艰苦朴素”,专门培养水利人才,建校30年,河海大学送出了3.8万名毕业生,这些人撒到全国各地干水利。
像中国第一座混凝土连拱坝佛子岭水坝,建设队伍里就有不少河海学子;新中国第一次地表水水质评价、第一次海岸资源调查,也是他们牵头完成的。
慢慢的,“水利黄埔军校”的名号就传开了,到1995年,水利人攒了半个世纪的技术和经验,南水北调终于到了能正经论证的阶段。
国家水利局专门成立南水北调建设委员会,河海大学毕业的张继尧、汪一森这些老水利人,都成了委员会里的重要成员。
他们找了110多位院士问意见,对比了50多种方案,最后定了东、中、西三条线路,分别从长江下游、中游、上游调水。2002年,南水北调总体规划正式发布,这条跨南北的“人造母亲河”,终于要动工了。
长江到华北千里迢迢,修输水工程可不是简单事儿,先看东线工程,它从长江下游的扬州引水,靠京杭大运河和沿途湖泊把水送到山东、天津。
可扬州比山东低了约40米,水往低处流是常识,怎么让水“爬”上山?这成了第一个难题,更头疼的是水污染。
上世纪90年代末,京杭大运河江苏、山东段的水质差到成了劣五类,水里全是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连鱼虾都活不下去。
就说山东的南四湖,当时湖面飘着一层油污,周边村民都不敢用湖里的水浇地,当地人都叫它“死湖”。
针对这些问题,工程组定下“三先三后”原则: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还说要花10年把水质提到饮用水标准。
这话可不是空话,江苏一下子投了超100亿,关停了800多家污染严重的化工企业,有些地方还把运河边的排污口全堵了;山东更实在,新建了107座污水处理厂,510多家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直接停批,不让它们再往河里排污水。
南四湖周边也动了大手术,把湖边的耕地退了,种上芦苇、荷花,恢复了23万亩湿地,这些湿地就像天然的“净水器”,每天能净化50万吨污水。
到2013年,东线工程的水质达标率从3%涨到了100%,南四湖又能看到鱼虾游了,周边村民还能去湖边钓鱼,治污的同时,13个梯级泵站、160台大型水泵也建好了。
这些泵站像台阶一样,把长江水一级级往上提,让水顺着运河往北流,2013年年底,东线工程通水那天,山东德州的老百姓特意接了一杯长江水,尝了尝说:“这水比以前甜多了!”
天津的居民也用上了长江水,家里的自来水再也没有以前的腥味了,中线工程和东线不一样,它的起点在长江支流汉江的丹江口水库。
从丹江口到北京,地势越来越低,水基本能自己流过去,不用费劲提水,可中线没有现成的河道能用,沿途还有不少东西走向的河流,要是随便挖条渠,很容易影响其他河流的生态。
工程组干脆决定:从零开始,建一条全新的人工水渠,这条渠从丹江口水库的陶岔渠首出发,穿过方城垭口,沿着太行山东麓往北上,一路上要跨过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最后连到北京团城湖和天津外环河,全长1432千米。
最难的一段是过黄河,在河南荥阳,水渠要和黄河交汇,要是让南水和黄河水混在一起,之前的治污就白干了。
水利人想了个办法:在黄河河床以下3.7米处,挖了两条4250米长的隧洞,让长江水从地下穿过去,这就是有名的“穿黄工程”。
2014年12月,中线工程一期通水,有记者去丹江口水库采访,看到水库边立着“一江清水向北流”的牌子,守库的工作人员说:“为了保证水质,水库周边几公里都不让搞养殖、建工厂,连农药都不让用。”
到现在9年过去,中线工程已经往华北调了相当于一条黄河的水量,44座城市、1.7亿人都喝上了南水。
现在算下来,东线和中线工程建成的干渠有4350千米,配套支渠约2700千米,加起来7000千米,差不多能从北京绕到广州再回来,说它是“再造一条长江”一点不夸张。
从1952年毛主席提出构想,到2024年密云水库恢复生机,南水北调走过了70年,这70年,也是河海大学跟着一起成长的70年。
上世纪50年代治理淮河时,河海大学的汪洪珍院士带着师生在佛子岭大坝住了好几个月,白天在工地画图、测数据,晚上在帐篷里给工人上课,后来大家都叫那段日子“佛子岭大学”。
现在南水北调的工地上,到处都能看到河海人的身影,东线起点江都水利枢纽,徐慧亮、卞新盛、王瑶这些年轻人,每天天不亮就去检查泵站,看水泵转得顺不顺、水质达不达标,过年都很少回家。
中线起点丹江口水利枢纽,86岁的杨晓云守了54年,他说:“我刚到这儿的时候,水库还没完全建成,现在看着南水往北流,觉得这辈子没白干。”
还有刘敬洋、严海清这些年轻学子,有的在渠边监测水质,有的在机房调试设备,他们说:“老师教我们‘艰苦朴素,实事求是’,现在就是践行校训的时候。”
新中国成立70多年,咱们建了长江三峡大坝,修了南水北调工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水利奇迹。
这些奇迹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无数水利人用双手干出来的——他们在工地上晒得黝黑,在实验室熬到深夜,在渠边守着春夏秋冬,就为了让北方的土地不缺水,让老百姓能喝上放心水。
800年前,辛弃疾写“悠悠万事功,颇乎当年苦”,说的是大禹治水的艰辛,从大禹治水到都江堰,再到今天的南水北调,中国人治水的脚步从来没停过。
每一项水利工程,都是为了让水更好地滋养大地,让子孙后代能过上好日子,现在清凉山脚下的河海大学,每年都有新的毕业生走出校门,奔向全国各地的水利工地。
他们就像一条条小溪,汇入中国水利的大河,继续守护着这条跨越千里的“生命水脉”,相信再过几十年,当后人提起南水北调,也会想起今天这些水利人的付出,想起他们用青春和汗水,写就的这段水润中国的传奇。
相关文章
在当今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潮流中,除螨仪已经成为众多家庭中不可或缺的清洁辅助工具。面对市场上种类繁多的除螨仪产品,消费者常常感到难以抉择。今日,我们将对几...
2025-10-13 0
#10月·每日幸运签#上个月,华为悄悄发布了 WATCH GT 6 系列,一句 “业界首发骑行模拟功率” 的 slogan 让不少人好奇,这到底是个什...
2025-10-13 0
安徽发布2025-10-11 11:09:3010日据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消息,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
2025-10-13 0
文/红墨编辑/世界南水北调:一条人造母亲河的70年圆梦路大家知道每天拧开水龙头流出的水,到底来自哪里吗?作为中国首都,北京城区曾有95%的用水都靠密云...
2025-10-13 0
内卷已经成为当下国内手机市场的常态,但这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绝对是是一件好事。而以极致性价比著称的小米,近期旗下热门机型红米Turbo4 Pro的价格...
2025-10-13 0
每经AI快讯,10月13日,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北京数字蚂力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5000万元人民币增至1亿元人民币,增幅100%,...
2025-10-13 0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 10月13日,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华电金上叶巴滩水电站正式下闸蓄水,标志着我国在建海拔最高的混凝土双曲拱坝电站正式进...
2025-10-13 0
微信小程序财神十三张辅助器工具是一款可以让一直输的玩家,快速成为一个“必胜”的ai辅助神器,有需要的用户可以加微下载使用。 手机打牌可以一键让你轻松...
2025-10-13 28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