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科技文章正文

南山区按下“AI+”加速键 政企同频共振,形成体系化推进合力

AI科技 2025年10月12日 21:42 0 aa
南山区按下“AI+”加速键  政企同频共振,形成体系化推进合力

南山企业智平方爱宝系列机器人由VLA大模型驱动,能够实现感知、理解、决策与执行的高度协同。受访企业供图

深圳新闻网2025年10月11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陈震霖)近日,南山区在“X-Day”西丽湖路演社的AI项目专场上集中发布总规模30亿元的“AI基金群”,3支基金将为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技术路径的AI企业提供全链条、全周期的金融支持。这一“资本矩阵”的落地,正是对不久前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的积极响应,也为南山区在“AI+”时代的突破提供了更坚实的抓手。

自2023年以来,南山区围绕人工智能持续出台多项政策,从面向全域全时的应用实施方案到“AI10条”,从数据要素改革到公共数据授权规则,算力网络、数据治理、人才与资本同向发力,形成了政企同频、机制成势的发展格局。在这一背景下,南山正从“互联网+”走向“AI+”,以更主动的姿态,迈入新一轮技术周期的前列。

转型进行时:

南山产业的主动求变

10年前,当“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时,南山区逐渐成为这场数字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之一,也成长为互联网产业发展的重镇。在这里,腾讯、大疆、顺丰、金蝶、迅雷、微众银行等互联网企业密集分布,从科兴、讯美到深圳湾科技生态园,企业带状集聚,产业根系共生。如今,在由218家上市企业、550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构成的企业方阵中,互联网企业活力奔涌,共同构成南山“根系共生、养分循环、适地生长”的创新荔林。

然而,技术的进化远超预期。“我们最开始以为人工智能是互联网10年不遇的机会,但越想越觉得,这是几百年不遇、可类比发明电的工业革命机遇。”南山产业界对这场变革的理解,冷静且清醒,直指本质。

这种“工程师式”的警觉——对技术边界的敏感、对变量的敬畏——已成为南山区企业家的共同底色。腾讯AI Lab早在2018年就将自然语言处理列为核心方向,中兴通讯2021年推出uSmartNet将AI融入5G网络运维,云天励飞2023年发布DeepEdge10边端大模型推理芯片。头部企业的主动转型,为南山的AI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一批AI原生企业在南山区快速崛起。在云科技大厦的“模力营”AI生态社区,已经吸引超500家企业申报,近100家企业正在排队、102家企业完成入驻,近40家企业在办理手续。

在南山区,元始智能另辟蹊径,发起RWKV路线挑战主流的Transformer架构,以更低算力成本支撑长文本处理;新旦智能聚焦复杂推理与低算力部署,其AI智能体已帮助某量化基金从行业20名跃升至收益榜TOP2;追一科技专注企业级场景,推出覆盖服务、营销、运营的领域大模型;元象科技则将“3D+AGI”做深做透,打造端云协同的内容引擎。

“大家都明白,这一次颠覆自己的不是对手,而是秩序本身。”一位业内人士的观察,恰如其分地描述了南山区企业面对AI浪潮时的紧迫感与行动力。从互联网巨头的主动求变,到AI新锐的破局创新,南山区正在完成一次产业格局的深度重组。

政企同频、体系成势:

南山AI生态加速度

如果说企业是创新的主体,那么政府就是生态的营造者。近两年,“大模型”“算力”“智能体”等本属于技术领域的词汇,频繁成为南山的政策话语。“以前是追在企业后头跑,现在是要跑在产业变革前头。”一位南山区科创部门工作人员的话,折射出政府角色的深刻转变。这是一个新的“协同进化”时刻。

正如互联网专家凯文·凯利所言,“当答案触手可得,治理与选择本身就是生产力。”短短两年多时间里,南山有关人工智能的政策越来越密集。2023年10月,《南山区加快人工智能全域全时创新应用实施方案》印发;2024年3月,《南山区促进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扶持措施》(“AI10条”)出台,随后“揭榜挂帅”等支持机制公布,单项最高资助800万元。

算力是AI发展的基础设施。南山区已建、在建智能算力约7300 PFlops,四大枢纽节点——鹏城实验室、百旺信、博大、前海深港——构成主干网络,17个数据中心分布在高校与园区周边,形成“远近结合、冗余并行”的算力格局。同时,南山区还探索与克拉玛依对接“算力飞地”,拓展算力供给渠道。

数据要素的释放同样重要。《关于发挥数据要素作用赋能南山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1+2+3+X“总体框架,《南山区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管理暂行办法》建立专班推进,让数据真正成为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创造。目前,南山深度合成算法备案400项,占全市比例近七成,通用大模型备案20项,占全市比例超五成。

人才政策更是不遗余力。围绕人工智能与具身智能,南山区推出“六个一”行动:对重点产业青年骨干分档发放最高60万元个人补贴;推出超5万平方米创新研发空间,给予入驻团队最高2年免租;面向具有引领作用的青年领航团队,最高给予总价值2000万元的综合支持。在资本端,5亿元战略直投专项基金允许100%投资亏损,真投早投硬科技,打通种子、天使、创投、并购、产投的全周期融资链条。

“模力营”的实践尤其值得关注。这个AI生态社区不仅提供拎包入驻、两年免租的硬件支持,还配套“算力、语料、合规、开源、硬件、场景、资本”七大公共服务平台。这种“孵化工程化”的思路,让创业者能够专注于技术创新和产品打磨。

“我们已经比别人快了5年的时间开始这个事情。”入驻“模力营”的追梦每刻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成功打造全球首个多模态交互3D大模型。其产品负责人蒋磊告诉记者,在南山区,他们有更大更可靠的资源开展技术创新与迭代。

“我们团队的梦想是在南山区实现AGI(通用人工智能)。”蒋磊自信地说道,追梦每刻科技选择了一条不一样的路径:从3D世界切入,先教会AI“看懂”真实世界。他们认为,真正强大的AI,必须能理解物理空间,因此率先从三维资产生成做起。

目前,其自主研发的“Neural4D”模型已进化至2.5代,单模型表征突破百万tokens,推理成本降至每次仅约0.5元,性能远超行业平均,技术效率达业内领先水准。值得一提的是,其开源版本登上Hugging Face社区3D建模热榜首位,业内媒体以“刷新3D建模趋势榜”进行报道,凸显其效率与质量优势。

场景驱动创新:

AI应用的南山实践

技术的价值最终要在应用中体现。在南山区,AI正从实验室走向千行百业,形成了医疗、交通、物流、金融等多个垂直领域的落地场景。

医疗健康领域,南山医院急诊中心已实现院前院内数据联动。装有5G模块的救护车可在抵达前15分钟将患者画面、生命体征、用药记录实时回传,让医护人员提前做好准备。迈瑞的“瑞智重症决策辅助系统”将呼吸机、血滤机等多设备数据汇成动态趋势图,并智能检索相似病例的处置方案,辅助医生决策。

自动驾驶正从测试走向运营。小马智行、百度“萝卜快跑“、安途智行在南山核心路段开展示范运营,累计服务订单超过50万单。全区自动驾驶开放道路总里程达169.56公里,约占全市10.8%,成为自动驾驶技术迭代的重要试验场。

物流领域的智能化同样深入。顺丰科技将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与运筹优化融入分拣线与调度系统,用户端直接感受到的是更稳定的到达时间和更少的配送异常。在智能终端方面,时空壶AI翻译耳机将同传能力落到穿戴形态,满足跨语言沟通的高频需求。

近来,一款可视化AI+工具在建筑设计领域受到欢迎——AIRI Lab,这是由来自南山区的建筑师与算法团队共同创立,定位“为建筑、室内、景观与城市设计服务”的垂直AI工具。用户可用文本或草图生成多版意象图,并对窗洞、立面材质、绿化布局与光照等进行局部重绘,最终一键放大用于提案,把“灵感到可讨论画面”的时间从数天压缩到数分钟。

这些“可感知的体验”背后,是南山区完整的产业支撑体系。根据规划,深圳“十大人工智能集聚区”中有3个位于南山区:西丽—石岩人工智能集聚区以南山智园、鹏城实验室为支撑;深圳湾人工智能集聚区打造市场化集聚高地;前海湾人工智能集聚区面向港澳与海外构建国际化平台。三大集聚区相互呼应,形成了“研发—转化—应用”的完整链条。

在南山区近期召开的“十五五”规划务虚会上,人工智能话题被多次提及。与会各方指出,人类社会正从信息化走向智能化:在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化之后,“智能化时代”已经开启——抓得住,便能重塑竞争力;抓不住,就可能错失历史窗口期。

正如南山区几家大模型技术公司的名字——元象、追一、元始、新旦——构成了一个隐喻:在这片创新的热土上,一个新的技术时代已经开始。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