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探访海康威视桐庐制造基地:AI大模型如何落地,为千行百业赋能?

排行榜 2025年10月28日 18:28 0 admin
探访海康威视桐庐制造基地:AI大模型如何落地,为千行百业赋能?

有序工作的AGV(自动搬运机器人),流畅运转的全自动化无人生产线,与操作工人密切配合的视觉检测设备及系统……走进海康威视(002415.SZ)桐庐制造基地,浓厚的“智造”气息扑面而来。

眼下,距离“人工智能+”行动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已有一年多时间。今年来,多个省份发布针对性行动计划。在产业界,也正有一批代表性的龙头企业,率先交出“人工智能+”行动答卷。

中银证券研报指出,“十五五”规划明确新质生产力方向,智能制造成未来产业主轴。如何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新一代通用技术赋能主要产业成为必答题。

AI大模型推动工业数字化改造

海康威视桐庐制造基地是首批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浙江省首批被认定的“未来工厂”,是智能化生产标杆。

探访海康威视桐庐制造基地:AI大模型如何落地,为千行百业赋能?

一直以来,海康威视以安防产品被市场熟知,近年来,业务范围不断拓展至安防之外。同时,海康威视持续加码AI技术研发,通过拓展新产品线、升级既有产品性能、加速多行业智能应用落地等路径,推动AI技术与产品体系、业务场景的深度融合。

在8月的业绩说明会上,海康威视曾指出,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进入高质量增长阶段,公司未来中长期的增长点需要在下一轮技术革命的风口中去培育,需要更加坚决地拥抱AI大模型。

近5年,海康威视的研发费用率超过10%,累计投入研发费用477.02亿元,2024年研发投入达到118.64亿元。早在2006年,海康就组建了智能算法团队,开始探索智能化技术;近20年来,海康威视在人工智能领域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底蕴与丰富的工程化经验。

其中,AI大模型是海康威视的重点投入方向。据介绍,随着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深度融合,多模态大模型是当前及未来大模型发展的重要方向。海康威视依托在可见光、红外、毫米波、X光、声波等不同领域构建的感知技术体系优势,构建了视觉大模型、音频大模型、光纤大模型、X光大模型、毫米波大模型等物联感知大模型体系。

同时,依托自身作为制造企业的经验,通过将自研的物联感知、AI等技术用于自身质量管理,海康威视打造的“数智质量”质量管理模式获得第五届中国质量奖。今年以来,海康观澜大模型已在公司自身制造基地规模化落地,深度融入生产环节,推动工厂提质增效。

在海康威视桐庐制造基地,工作人员展示了AI大模型在产线上的应用。

在智能补光灯的装配环节,灯罩装配需依次安装反光杯、滤光片、格栅等零部件,其间穿插多道打螺钉工序,步骤的遗漏或错误可能导致灯罩密封不严、进水起雾,影响效率和质量。海康威视依托自研的观澜大模型,通过实时视频,逐步分析装配流程,监测每个动作的执行与顺序,线边显示屏实时反馈工序是否合规,如同为每位员工配备了“SOP操作规范指导”。

探访海康威视桐庐制造基地:AI大模型如何落地,为千行百业赋能?

在包装环节,为规避配件错放、漏放难题,传统“元素管控”模式依赖工人提前清点配件,包装后若发现剩余再开箱倒查,耗时又费力。而上线海康威视自研的观澜大模型新应用后,通过实时识别拿取配件的手部动作,智能判断配件是否拿齐,直接省去传统物料齐套管理环节,既提升质量一致性,又缩短作业周期。

此外,观澜大模型还在生产基地的螺钉漏打、导热垫漏放、风扇装反、把手漏装、PE孔垫有无、丝印LOGO缺失等场景开展装配错漏检测,经多条产线验证,检测准确率达99%以上。

除了在工业数字化改造方向的“可见”成果,在工业制造领域,海康威视的大模型产品还助力生产安全、产品质量、运营管理等多个环节。以电子制造领域为例,高性能计算的发展带动了PCB板(印制电路板)向高密度、高集成演进,其背后对焊接质量提出了极高要求。传统的检测方式难以满足需求,而海康睿影的X光检测技术,结合AI大模型,可高效识别电路焊接内部缺陷,大幅提升检测效率。

探访海康威视桐庐制造基地:AI大模型如何落地,为千行百业赋能?

“AI大模型在工业领域的规模化落地,是海康具有显著优势的方向。我们具备丰富的感知能力与深厚的行业经验。” 海康威视表示,这不仅是其重要的技术应用场景,也是未来一段时期AI在实体经济中落地的关键方向。

解决“长尾”需求,让AI惠及千行百业

海康威视正将AI大模型在更多行业“长尾”领域落地应用。

要做好AI,不仅需要有技术,更需要有充分的行业经验。海康威视相关负责人近日接受调研时曾谈道,海康威视拥有一些通用技术,比如多维感知技术,它把物理信号变为数字信号,数字信号再数字化,这是通用的能力。另外,公司还有很多行业能力。

“我们在PBG(公共服务事业群)、EBG(企事业事业群) 的包括公安、交通、电子电器、石化煤炭等行业有很多合作伙伴。这些共同构成了海康的能力组合。”海康威视提到。

这种对多个行业纵深需求的理解能力,成为海康威视AI产品落地的优势。

从具体的应用场景看,例如海康威视将视觉大模型应用在周界防范方面,使周界大模型摄像机的误报降低了90%以上;在大模型探驱鸟一体机产品中,鸟类识别准确率提升80%;在非机动车管控系列产品中,在检测载人、未戴头盔、加装雨棚等行为上,大模型让误检率降低70%以上,漏检率减少80%以上。

在毫米波人检门产品中,应用毫米波大模型使违禁品漏检下降86%,帮助其成为国内首家获得民航最高等级A3认证的产品;X光大模型在违禁品识别应用中,漏检下降75%;应用光纤听诊大模型后,误报相对降低72%。

在煤炭行业,海康威视联合国家能源集团推出融合光谱煤质快速分析仪,这一设备创新性地将近红外与X射线荧光光谱融合,结合煤质分析大模型,逐步形成一个超13万组、涵盖398个煤种的高质量融合光谱数据集,实现了对300多万条历史煤种范围99%以上的覆盖,攻克了困扰行业多年的煤质检测难题。以往要获得煤质检测结果至少需要8小时的检测周期,现在可实时、精准、在线检测。该产品目前已在20多家煤炭相关企业落地应用,推动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

在安防领域,海康推出文搜系列产品,实现了自然语言和视频图像的跨模态信息检索应用,输入一句话、一个词就能快速检索图像,大幅提升了安防录像查找的效率。在公共安全场景,文搜系列产品帮助快速寻回走失儿童、老人,检索“笑气”“飙车”等违法行为,破获盗窃案件找回丢失物品等,以智能化方式提升城市治理效率。

据介绍,截至目前,海康威视现有在售硬件产品型号30000多种,绝大部分的产品线都已结合AI技术推出了AI产品, “AI并非独立存在,而是通过融入到产品当中,进一步提升解决场景问题的能力”。

“AI对于智能物联行业来说,会是又一个大的发展机遇,是可以和模拟转数字、标清转高清的发展媲美的一次技术机遇。”海康威视表示。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