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中国版“支奴干”无人机首飞成功,纵列双旋翼设计瞄准重载市场

景点排名 2025年11月01日 16:32 0 admin
中国版“支奴干”无人机首飞成功,纵列双旋翼设计瞄准重载市场

2025年10月30日,哈尔滨那边出了一件挺大的事,一架叫铂影T1400的无人直升机完成了首飞。这东西长得有点像美国那款老牌的CH-47支奴干运输直升机,前后两个旋翼纵列布置的那种布局。联合飞机集团自己搞出来的,基地就在哈尔滨平房区。

首飞那天,飞机从地面起飞,做了悬停、沿着航线飞,还有精准降落这些动作,全程没出啥问题,数据都挺稳的。这算得上中国在吨级重载无人机上迈出实打实的一步,之前这类设备多是小打小闹,现在总算有能扛重活的了。

说起这个铂影T1400的来头,得从今年上半年说起。联合飞机集团从2019年就开始琢磨大载重无人机的路子,那时候低空经济还不是热点,但他们已经看到物流和农业这些领域的痛点。2020到2022年,主要在做概念设计和风洞测试,重点解决前后旋翼的气流干扰问题,因为后边的旋翼容易被前边的下洗流影响效率。

他们把后旋翼抬高了点,还用算法来补偿。2023年,原型机开始组装,用了碳纤维复合材料来减轻重量,同时保持结构强度。2024年,他们参考了迪拜航展上北京航景创新的FWH-3000,那款也是纵列双旋翼,载重3吨的大家伙,给T1400提供了不少经验,比如怎么优化传动系统。

今年5月23到25日,第九届世界无人机大会在深圳开,这个T1400第一次公开亮相。那时候还没飞过,但展台上放的实体模型就吸引眼球了。参数一亮出来,最大起飞重量1400公斤,有效载荷650公斤含油,续航能到8小时如果载200公斤的话,或者载500公斤也能飞2小时以上。

升限6500米,速度顶到180公里每小时。现场来了不少农业和物流企业的人,一聊就签了1300架意向订单,刷新了联合飞机的纪录。这订单主要来自植保、货物配送和应急这些领域,大家觉得这东西能解决传统无人机载不动、飞不远的毛病。

亮相没多久,6月16到22日,巴黎国际航展上,T1400又去露脸了。这是它第一次出国门,联合飞机带了三款设备一起,T1400是重头戏。展厅里放了模拟视频,展示它在高原上扛着货飞的场景。欧洲供应商一看这潜力,马上签了零部件协议,确保供应链稳当。航展上,T1400还拿了个奖,证明它的设计在国际上也站得住脚。

回来后,团队没闲着,从7月开始做动态测试。先在室内模拟器上跑各种场景,风速、载重都变着花样试。8月转到户外,低速悬停反复练,记录旋翼振动数据。9月速度拉起来,到100公里每小时,检查发动机同步和导航准度。10月上旬,所有安全检查过关,包括单发失效的模拟,确保另一台发动机能接管。

首飞那天具体过程是这样:早上8点多,发动机预热,两台130千瓦的机器依次启动,旋翼转起来。8点15分左右,起飞,升到10米悬停两分钟,确认平衡没问题。然后往前飞,速度50公里每小时,轨迹按预设走。中间做了转弯,半径控制在30米。最高飞到200米,总时长25分钟。

降落后,团队下载数据,分析功率消耗和振动,一切指标都达标。这次飞不光验证了硬件,还证明了飞控系统的算法靠谱,能自动处理姿态变化。哈尔滨选这儿飞有道理,黑龙江空域大,政策支持低空试点,加上本地农业需求强,正好就近测试植保功能。

中国版“支奴干”无人机首飞成功,纵列双旋翼设计瞄准重载市场

这个T1400为什么用纵列双旋翼的设计呢?简单说,这布局老早就有了,支奴干用了60多年,美军到现在还当主力。但在中国无人直升机上,这是头一遭大规模用。优势挺明显,两套旋翼前后排,反向转,每个都出力产生升力,不像单旋翼得浪费10%功率去驱尾桨抵消扭矩。所以,在同功率下,载重多出不少。

T1400的双发动机加复合材料,空间布局也宽敞,货舱能塞更多东西。市场瞄准的就是重载领域,比如农业喷洒,一次能盖330亩地,效率是小型多旋翼的几倍。物流上,在西部山区,传统车运贵又慢,这东西能直达,成本低。森林防火,能扛灭火剂飞8小时,覆盖大片区域。应急救援,高层灭火或灾区投送物资,也合适。

当然,这设计不是没毛病。气动干扰是老大难,后旋翼在前旋翼的下洗流里,效率打折。工程师抬高后旋翼,但这又让机身惯性大,稳定性挑战飞控系统。对于有人机,飞行员得练很久才能适应;无人机靠软件,但算法得基于海量数据优化。

T1400的团队花了不少工夫在测试上,积累飞行小时来调参数。传动系统复杂,维护贵,双发动机虽有冗余,但同步得准,一出故障后果严重。支奴干早期事故多,就是操控难,直到积累经验才稳。T1400作为无人版,得走类似路,但用AI加速。

对比支奴干,T1400小多了,支奴干起飞重22吨,能运10吨货或55人,纯军用重型。T1400才1.4吨,定位民用中型,成本低,部署灵活,不用大机场。目标不是战场投送,而是商业服务,低空经济下的物流、农林作业。中国邮政已经在用类似ZC500,载260公斤,续航10小时,在16省试点邮政配送。T1400参数更好,续航8小时,载650公斤,能填中型空白。低空政策推着,这市场快速涨,传统单旋翼载重瓶颈,多旋翼续航短,纵列正好补位。

首飞后,下步是全面测试。载重变着试,从200到650公斤,看稳定性。恶劣天气下飞,雨雪风都来一遍。应急模拟,单发停、信号丢这些。预计2026年拿适航证,民航局对大型无人机的标准还在完善,特别是纵列布局,没现成模板,得一步步验,包括人员密集区风险评估。

这过程得几年,但市场需求在那儿摆着。黑龙江耕地最多,对植保急需。边远地区物流,T1400能省钱提效。森林防火,载灭火剂持续作业。农业大农场,一机顶多,效率高。

从支奴干到T1400,技术跨了60年。从液压到电传,从人工到自主,每步都变了。中国不是抄支奴干,原理公开,关键是结合现代无人科技。T1400的智能操控,能在复杂环境自飞,支奴干还靠人。中国重载无人机路子多,倾转旋翼、复合式并行,纵列在中载长航时上强。T1400首飞,为低空加选项,支撑产业发展。

T1400首飞不光技术突破,还拉动产业链。零部件供应商、软件开发、运营服务,都得跟上。中国无人机出口强,这东西能走出去。挑战有,技术门槛高,监管严,但一步步来,潜力大。低空经济千亿市场,T1400这类设备是关键装备。

中国版“支奴干”无人机首飞成功,纵列双旋翼设计瞄准重载市场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