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新闻文章正文

英伟达的“石油霸权”,正被自己的客户釜底抽薪

今日新闻 2025年11月12日 23:31 0 admin

老黄还是那件皮衣。
只是他脚下的世界,早已天翻地覆。192美元的股价背后,是4.7万亿美元的市值——这个数字,比整个俄罗期的GDP还要高。但你知道吗?越是站在山顶的人,越能先感受到风的转向。

屠龙少年,正在成为巨龙

曾经,英伟达只是个“打游戏的”。
如今,它成了AI世界的“送水工”。全球所有想搞AI的大厂,都得排队找老黄买芯片。这场景,像极了当年旧金山的淘金热——淘金者未必赚钱,卖铲子的却富甲一方。

最新一个季度,英伟达赚了270亿美元。什么概念?这相当于每天醒来,账上就多3亿美元。难怪有人说:老黄的皮衣里,装着一台印钞机。

朋友和敌人,只隔一张订单

但故事从这里开始转向。
谷歌在自研芯片,亚马逊在自研芯片,微软也在自研芯片——这些英伟达最大的客户,突然都成了潜在的对手。

这就像你开了一家最火爆的餐厅,突然发现你的常客都在自家厨房偷学你的招牌菜。软银的孙正义更是决绝,清空所有英伟达股票,转身把几百亿美元砸向OpenAI。

资本的逻辑很现实:与其投资送水的人,不如投资找到水源的人。

盛世之下的隐忧

有人开始算账。
“大空头”迈克尔·伯里质疑:这些芯片能用多久?云厂商疯狂囤货,会不会像当年.com泡沫一样,最后留下一堆过时的设备?

更深远的问题是:当所有人都完成AI基建的“第一轮采购”,英伟达要去哪里找下一个增长点?

老黄说过:“AI正在吞噬软件。”但没人敢问:下一个被吞噬的会是谁?

三个无人知晓答案的问题

第一,卖铲子的生意能做多久?
在硅谷,流传着一个“三层法则”:做工具的都输给了做平台的。英伟达能跳出这个魔咒吗?

第二,技术的保质期有多长?
GPU今天不可或缺,但明天呢?就像当年诺基亚不会想到,打败它的不是更好的键盘,而是一块触摸屏。

第三,地缘政治这盘棋怎么下?
当芯片成为“数字时代的石油”,英伟达已经不只是家公司,更成了大国博弈的棋子。

我们在赌什么?

说到底,投资英伟达,是在赌一个未来——
赌AI不是泡沫,赌老黄能一直赢,赌下一个技术革命还需要它的芯片。

但历史告诉我们:没有任何一座山只能上不能下,没有任何一条河只能向前不能回头。

当年的IBM,个人电脑时代的绝对王者;当年的英特尔,芯片领域的不二之选。它们都曾如日中天,也都经历了转型的阵痛。

皮衣背后的哲学

老黄的皮衣穿了十几年。
有人说这是他的人设,但我觉得,这更像一种提醒——提醒自己从哪里来,提醒自己世界变得多快。

在科技这个最追求“新”的领域,一件不变的皮衣,反而成了最恒定的坐标。

我们都在猜英伟达的明天。但也许,答案不在财报里,不在股价上,而在每一个实验室,每一个车库,每一个还在为下一个突破熬夜的工程师身上。

时代的车轮碾过,从不问谁曾领先,只问谁还跟上。

英伟达的“石油霸权”,正被自己的客户釜底抽薪

评论作者:易白,文艺创作“30年+”,诗、文、歌、画、影、音等作品,累计在各级各类比赛获奖百余次。

#易白#

#易白观点#

#头条媒体人计划#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