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科技文章正文

泡泡玛特,真“韭菜盒子”?

AI科技 2025年11月08日 11:48 2 admin

盲盒,正在变成“韭菜盒子”吗?

7日,泡泡玛特出现一次直播事故登上了热搜。

事由是一名工作人员拿着新发售的产品说卖“79元”确实贵。

另一名工作人员说“没事,会有人买单的”。

泡泡玛特,真“韭菜盒子”?

此次直播事故中涉及的盲盒,单个盲盒售价79元,整盒售价474元。

有媒体在泡泡玛特官方商城上,发现网传商品定价79元,目前已经售罄。

同时,在泡泡玛特淘宝京东旗舰店也没有发现网传商品,咨询客服,客服称目前商品已经售空下架了。

有网传消息称,涉事的两位工作人员已经被开除,连带相关部门也被追责。

而媒体则从泡泡玛特内部人士处获悉,确实发生了直播事故,公司正在紧急调查,但不会开除直播事故中相关员工。

此外,泡泡玛特从10月17日至10月24日看,其市值已跌去约604.62亿港元。

泡泡玛特发布三季报,同比增长245%-250%,其中中国收益同比增长185%-190%,海外收益同比增长365%-370%。

这件直播事故反映出泡泡玛特哪些问题?

泡泡玛特的定价方式是否需要调整?是否合理?

怎样看该公司股价与业绩背道而驰?

此次直播事故,说明泡泡玛特亟待补足哪些方面?

泡泡玛特的IP神话还能继续保持吗?

对此,野马财经方璐和书乐进行了一番交流,本猴以为:

泡泡玛特的泡沫,其实是被它主动刺破的。

直播事故,说了“大实话”,也就是一个公仔本身的制造成本不高,更多的是IP附加值,但又过于虚无。

泡泡玛特,真“韭菜盒子”?

对于泡泡玛特来说,如何给IP赋予和价格对应的“实价”,而不仅仅是是由于火爆潮玩而带来的社交货币价值,是它现阶段必然面临的大考。

不过,定价并没有问题。

问题在于如何给IP赋值,让它名副其实很重要。

定价是一种市场行为,泡泡玛特如果真的过高溢价,真把盲盒当韭菜盒子,也会被消费者“月抛”。

不得不说,此前资本热炒和LABUBU红火,确实让泡泡玛特无论是股价还是产品上都被外部加持了大量虚火。

这对于一个上升期公司而言,也是双刃剑,即在朋友圈极速破圈的同时,也暗藏捧杀危机。

因此,在LABUBU热退潮后,资本市场和泡泡玛特都在积极修复市值、回归常态。

毕竟,下一个LABUBU何时出现,还是玄学。

这也让泡泡玛特不断增长的业绩,与滑落的股价,变成了一种正常状态。

此次直播事故后,泡泡玛特需要做好三件事:

一是规范直播。

主播不能在话术上不能挑战消费者的底线。

泡泡玛特,真“韭菜盒子”?

二是认清产品。

主播就是销售员,如果自身对产品的价值、价格都没有清醒的认知,对潮玩的定位和意义没有真正的了解,而是一味的叫卖,本身就是一种对消费者不负责的表现。

三是危机公关。

泡泡玛特后续的回应反映出这个公司的危机公关预案并不完善。

此刻,泡泡玛特要出来阐明定价依据和潮玩价值,不然会被消费者看作是“盲盒刺客”。

具体来说,只有内功修炼好,找到潮玩和中国制造无限组合的新爆点,才有大未来。

泡泡玛特现在现在要做的,并不是推出又一个“Labubu”,而是要让自己的产品具有独特性。

必须在制造上找到更多的护城河,而不是继续只是一个搪胶玩具。

作者 张书乐,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中经传媒智库专家,资深产业评论人

#商家称700块以下羽绒服都不纯##泡泡玛特##labubu##盲盒##割韭菜#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