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改名的新机不止一款,对标苹果的新机也不止一款。除了小米,还有一加。根据官方预热,一加新旗舰的屏幕除了超高刷,R 角、黑边、护眼和显示效果也都很完美...
2025-09-22 0
新华社北京9月21日电 9月21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南京江北新区:创新之城,青春澎湃》的报道。
9月20日,世界青年科学家论坛(南京)在南京江北新区举行,百余名来自全球的诺奖科学家、院士、青年科学家以及各领域青年科技型人才等齐聚扬子江畔,共话科技创新。大会现场,一系列基础研究重磅源头创新成果发布;一大批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的重点项目签约;新推出的“青春发展、才聚新区”二十条政策,拿出真金白银吸引青年人才。
科技创新动能强劲,年轻人才激情澎湃。南京江北新区,这座设立于2015年的“年轻的城”,正全力为青春筑梦,打造一座“年轻人的城”。
从“0”到“1”:打造源头创新“热土”
近期,位于南京江北新区的国家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技术创新中心发布了一项全球领先的科研成果——射频集成电路智能综合工具iRFS。其研发由国际EDA领域权威专家、东南大学王海明教授领衔开展。
据介绍,iRFS首次将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深度应用于射频元器件设计、宽带匹配以及静电放电保护智能设计,将传统设计时间从数周缩短至数小时,速度提升40至100倍,加速了产品开发。
“iRFS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王海明介绍说,iRFS目前已开发完成10种智能综合应用程序,涵盖射频无源器件智能设计、耦合与功分器智能设计、宽带匹配智能设计以及静电放电保护智能设计等场景。
国家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技术创新中心是全国唯一的集成电路EDA国家级创新中心,于2022年12月经科技部批准成立。
“我们联合了EDA龙头企业和知名高校,聚焦智能EDA技术等关键领域,致力于攻克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领域的核心技术难题。”中心研发总监、东南大学教授葛立新说,中心将以国家战略为目标,以EDA产业重大需求为导向,突破EDA关键核心技术,建设一流创新平台,打造全球创新高地,建成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科技创新基地。
这是江北新区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全力开展从“0”到“1”基础研究的一个缩影。据江北新区科创局介绍,新区目前拥有EDA国创中心、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等6家国家级创新平台,拥有18家江苏省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概念验证中心、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各类省级重大创新平台和10家省级企业院士工作站。
基础研究的突破将对产业发展产生引领性影响。记者在北京大学分子医学南京转化研究院牵头建设的江苏省类脑智能技术创新中心看到,科研人员正在紧张有序地聚焦类脑智能领域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开展研发。
“未来10年,对于脑科学领域是个机遇。我们重点布局脑感知、类脑计算、脑机交互、脑健康四大方向技术攻关,为类脑智能产业发展提供持续的技术供给。”中国科学院院士程和平说,“脑科学研究是非常基础、前沿的探索,但总要有人来做这些源头创新工作。”
瞄准“金字塔尖”,今年3月,江北新区还出台了《扬子江产业科技创新试验区建设方案》,制定一系列鼓励基础研究创新的务实举措。
基础研究在江北新区已蔚然成风。南京芯视界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深耕单光子直接飞行时间技术,凭借自主研发的芯片级光电转换器件设计与单光子检测成像技术,成为全球单光子dToF三维成像技术的先行者之一,目前已成功研发数十款自主知识产权芯片,形成1D dToF与3D dToF双技术路线并进格局。
“研产贯通”:从“实验室”到“生产线”
近期,位于江北新区的南京世和基因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其自主研发的“世和一号”泛实体瘤高通量测序基因检测试剂盒,正式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上市。此前,“世和一号”已通过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创新审批,获得肺癌肿瘤突变负荷(TMB)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并以实体瘤全适应症取得欧盟CE认证。
“‘世和一号’能提供高质量、高性价比的精准检测产品,我们对此深感自豪。”世和基因创始人、董事长邵阳博士说,目前,世和基因正在积极推进在美国多地合作实验室的产品落地。
诸如世和基因这样的优质企业,在江北新区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这得益于江北新区近年来实施的“研产贯通”行动。该行动坚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构建了全链条、闭环式的科技成果转化生态体系,持续提升科技成果从“实验室成果”到“产业化产品”的转化效率,破解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据江北新区科技创新和大数据管理局局长倪志钢介绍,江北新区改变了“重研发、轻转化”的传统模式,构建了从“成果梳理—跟踪服务—落地支持—培育壮大”的全链条管理体系。
“产业化过程中普遍存在空间、资金、政策三大痛点。”倪志钢说,新区为此提前布置,在研发项目尚未完成时,就提前为其筹备所需的载体空间、对接多元化融资渠道、量身匹配政策支持,为成果转化“备好粮草、修好跑道”,极大缩短了产业化周期。
统计显示,截至目前,江北新区已累计推动264项企业研发成果转化为产业项目并正式投产。一批高水平研发成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有力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形成“科创森林”,1700余家高科技企业、2950余家科创型中小企业集聚于此。
南智先进光电集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依托南京大学、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与江北新区三方共建优势,围绕光通信、人工智能、微光机电系统等前沿领域,精准对接高校及科研院所,已孵化转化科技成果20余项,吸引上下游科技企业和创新团队在江北新区集聚发展,形成了“平台带动+产业协同”的创新生态。
“这种平台化联动机制极大提升了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使得创新动能得以快速释放。”南智光电运营负责人叶萍说,为进一步支撑平台能级提升与产业落地,公司已启动新一轮产线布局。
如今,在江北新区,一条“从原始创新到规模化落地”的成果转化快车道正蓄势而起,为地方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未来科技发展制高点注入澎湃动能。目前江北新区已拥有7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2家瞪羚和独角兽企业。
“筑巢引凤”:青年人才和城市“双向奔赴”
在9月20日举行的世界青年科学家论坛(南京)上,江北新区发布“青春发展、才聚新区”二十条政策,拿出真金白银,面向全球发布青年人才“征集令”。此次出台的政策基本覆盖了领军人才、高层次创新人才、企业类人才、高校类人才、国际化人才等类别。既注重健全有机衔接的人才引育支持机制,分层分类给予人才有竞争力的配套资金支持,同时注重精准赋能,创新概念验证模式,强化对重大项目、创新空间保障和金融等的支持,优化覆盖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全周期的服务体系。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长期以来,江北新区持续打造更具吸引力的人才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切实解决人才“急难愁盼”,让各类人才在新区心无旁骛谋创新、凝心聚力求发展。
2024年12月,德国波恩大学的海归药学孙博士收到江北新区跨海而来的橄榄枝。他曾经担心住宿问题,江北新区团工委负责人主动联系他,告知新区设有为异地求职高校毕业生量身打造的青年驿站,为像他这样的海归青年人才开辟了绿色通道,“拎包”即可安心入住。
“江北新区团工委让我吃下了‘定心丸’,最终我的项目成功获得江北新区和省产研院超千万的拨投结合投资。”孙博士说,他因此坚定选择在此落地成立公司,江北新区科技招商干部全程陪同证件办理等企业注册手续,半天时间就拿到营业执照。
据江北新区团工委介绍,新区围绕加快将新区打造成青年创业就业优选地、创新创造逐梦地、安居乐居幸福地、潮流体验活力城、奋发有为圆梦城的青年发展“三地两城”,推出诸多含青量满满、诚意感十足的惠青举措,着力打造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示范标杆。
毛雯是诺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也是位年轻的海归博士,她带领团队仅用了6年时间就把企业从零开始培育成为“准独角兽”。当前公司已多轮融资,进入发展快车道。“做生物医药,需要人才,需要政策支持,需要鼓励创新的‘生态圈’。江北新区提供了充分的支持。”毛雯说,从0到1的创新历程就此开始。
记者采访了解到,江北新区多部门联合发力,整合各自优势资源共同搭建了“政产研学金”资源一体贯通平台,链接政府、企业、高校、院所、创投等青年人才,持续开展创业培训、资本对接、学术交流等活动,助力新区青年勇当产业科技创新“生力军”。
目前,江北新区已集聚230余家各类金融机构和1700余家新金融关联机构,落地近300家基金及管理公司。创新“拨投结合”模式,推动资金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助力初创企业跨越“达尔文死海”。
“研究院的青年人才团队在新区生物医药谷找到了许多企业合作机会,为团队继续开展应用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东南大学器官芯片研究院院长顾忠泽教授说。
江北新区是一座年轻之城,也是一座年轻人之城。自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启动以来,新区年新增人口中六成以上是青年,年新增就业大学生超过3万人,年吸引大学生、留学生及高层次人才数量均位居省市前列。
南京市委常委、江北新区党工委书记陆卫东说,江北新区不遗余力地构建国际化、高水平的优质创新生态,以举办世界青年科学家论坛(南京)之机,向全球青年邀约,希望能够推动青年人才和城市双向奔赴,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中相互成就。江北新区将努力在全省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的火热实践中走在前、做示范、勇当第一方阵排头兵,全力建设“现代、国际、精致、活力、生态”新主城,为各类人才提供广阔的干事创业舞台。
相关文章
今年改名的新机不止一款,对标苹果的新机也不止一款。除了小米,还有一加。根据官方预热,一加新旗舰的屏幕除了超高刷,R 角、黑边、护眼和显示效果也都很完美...
2025-09-22 0
新华社北京9月21日电 9月21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南京江北新区:创新之城,青春澎湃》的报道。9月20日,世界青年科学家论坛(南京)在南京江...
2025-09-22 0
原标题:厦门显示产业再攀高峰厦门显示产业再攀高峰天马“天工屏”问世,在亮度、刷新率、护眼技术上均有重大突破(福建日报记者 廖丽萍 林梓健 通讯员 雷飏...
2025-09-22 0
大河网讯2025年9月,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在郑州航空港区火热举行。9月21日,在自主移动机器人项目赛场,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移动机器人项目冠军侯...
2025-09-22 0
人民财讯9月21日电,9月21日,2025浦江创新论坛期间举行的具身智能前沿技术和标准创新论坛上,浦江X具身智能标准化数据集平台(穹顶-DOME)正式...
2025-09-22 0
滨州日报/滨州网惠民讯 为全面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9月19日下午,由市科协、市教育局、市科技局...
2025-09-22 0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袁静娴“科学家想要把基础科研工作做好,需要坐十年冷板凳,但同时又要面临‘非升即走’的压力,这个问题你们怎么看?”9月21...
2025-09-22 0
【来源:今晚报】内容提要:9月18日,津南区海棠街“慧龄空间”正式启用,首场活动特邀天津开放大学家庭教育学院副教授牛阿娜,开展了一场题为“AI新纪元...
2025-09-22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