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新闻文章正文

Neuralink植入12人后爆雷:黑客离篡改你记忆只差一个脑机接口

今日新闻 2025年09月22日 21:12 0 aa

9月10日,马斯克的Neuralink在X上发了条消息,说全球已有12人接受了脑机接口芯片植入手术。

Neuralink植入12人后爆雷:黑客离篡改你记忆只差一个脑机接口

这些患者累计用这设备2000天,总时长超1.5万小时。

说实话,这消息一出来,我第一反应是“技术真快”,但转念就想到《攻壳机动队》里的情节,那边黑客能入侵电子脑,把人的灵魂抹了当傀儡。

现在芯片都植入人体了,要是真有人能窃听、篡改我们的想法,这事儿可就不只是“酷”那么简单了。

技术便利藏风险

Neuralink的进展确实亮眼,植入芯片的人能用意念操控电子设备,比如帮渐冻症患者恢复一些基本操作。

Neuralink植入12人后爆雷:黑客离篡改你记忆只差一个脑机接口

2023年美国FDA还批了首例脑机接口人体临床试验,专门给瘫痪患者用,想帮他们恢复手部功能。

本来想觉得这技术就是治病救人的好东西,但后来发现风险比我想的近。

早在上世纪40年代,苏联就玩过“窃听套路”,1945年他们送美国驻苏大使一块木制国徽,里面偷偷放了个没电子元件的窃听器。

这玩意儿藏了7年,换了4任大使才被发现,现在脑机接口要是没防护,可比当年的国徽危险多了。

Neuralink植入12人后爆雷:黑客离篡改你记忆只差一个脑机接口

2022年日本有群科学家做了个实验,用功能磁共振成像监测大脑信号,居然能复现出受试者看的图像。

相当于你脑子里想的画面,别人能“偷”走看,这哪是技术便利,简直是把“大脑窗户”没关严,窃听都能实现了,控制大脑好像也不是天方夜谭。

上世纪60年代,耶鲁大学有个叫JoséM.R.Delgado的教授,他是西班牙人,来自斗牛之国。

他和团队做了个实验,给公牛脑子里植入芯片,等公牛发狂奔跑时,一刺激芯片,公牛立马就停下了,这实验算脑机接口的雏形,但当年争议特别大。

Neuralink植入12人后爆雷:黑客离篡改你记忆只差一个脑机接口

说实话,连动物的行为都能被芯片控制,换成人类,谁能接受自己的想法被别人改?2024年MIT还有个研究,说特定脑机接口能用电信号干扰,把小鼠的空间记忆路径给改了。

你看,从动物到人的风险,其实就隔着一层技术突破。

大脑密码怎么设

传统的脑机接口其实有个大问题,它就像个“翻译官”,先建个单词表,记录你想象说话时的脑电信号,等你再想这个词,它就对照着猜,但这么做特别累,你得一直“想说话”,速度还没正常说话快。

Neuralink植入12人后爆雷:黑客离篡改你记忆只差一个脑机接口

更麻烦的是,信号容易泄露,2023年有个研究显示,公开的脑电数据库能被AI破解,连受试者默念的单词都能还原出来。

那有没有办法给大脑加把锁?今年斯坦福大学的团队在《细胞》上发了篇论文,还真琢磨出了招。

他们不用“想象说话”那套,直接“偷听”你的内心语言,就是你脑子里那个“叨叨叨”的小声音。

Neuralink植入12人后爆雷:黑客离篡改你记忆只差一个脑机接口

老实讲,这个思路挺聪明的,毕竟内心独白不用费劲“演”,还更贴近日常思考,但问题来了,要是你心里骂老板、想小秘密,被脑机接口“听”到了咋办?

他们的解决办法是设“密码”,叫“关键词策略”,选的密码还挺有意思,是部英国儿童文学改编电影的名字,“Chitty-Chitty-Bang-Bang”,中文叫《飞天万能车》。

研究人员让参与者在脑子里反复念这段词,记录对应的脑信号,再用这些数据训练神经网络检测模块。

Neuralink植入12人后爆雷:黑客离篡改你记忆只差一个脑机接口

只有模块识别出这个独特的脑信号,系统才会“解锁”解析后续信号;没密码的时候,系统就“静音”。

实时测试时准确率特别高,几乎没出过错,我觉得这招挺好,既不用改变日常思考习惯,又能防泄露,比传统方法实用多了。

伦理监管要跟上

技术发展总离不开科幻的“预警”,《黑衣人》里主角解决完事儿,会给普通人洗脑删记忆,没想到现实中,2019年还真有人在斑胸草雀身上做了“记忆移植”实验。

Neuralink植入12人后爆雷:黑客离篡改你记忆只差一个脑机接口

雏鸟学求偶歌时,研究员记录它海马体的神经信号,再用这信号刺激另一只雏鸟的海马体,结果那只没学过的雏鸟,居然会唱求偶歌了。

如此看来,电影里的情节,说不定哪天就成现实,但技术不能光靠“自我约束”,规矩得跟上。

2025年欧盟出了《人工智能法案》,直接把脑机接口归为“高风险技术”,强制要求安全认证。

Neuralink植入12人后爆雷:黑客离篡改你记忆只差一个脑机接口

中国2024年也发了《脑科学研究伦理规范》,明确了实验要守的底线。

企业这边,Neuralink也设了“神经安全委员会”,还想用区块链技术加密脑电数据传输。

很显然,光靠科学家和企业不够,得有全球统一的标准,不然你这边防得严,那边没规矩,风险还是会漏进来。

说到底,脑机接口的浪漫在于“打破肉体限制”,让生物脑和硅基脑能配合。

Neuralink植入12人后爆雷:黑客离篡改你记忆只差一个脑机接口

但这浪漫的背后,得有安全防线,技术能治病救人,也能被用来作恶,关键看我们怎么管、怎么防。

我觉得未来要靠三方面使劲:一是技术上多搞像斯坦福这样的安全创新,二是法律上定好不能碰的红线,三是大家得懂这技术的风险,别盲目追捧。

只有这样,才能守住我们的“思想疆域”,不让“数字窃魂”成真。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