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央媒看重庆|南川:科技赋能生物多样性保护

抖音热门 2025年09月24日 17:37 2 aa

新华社

位于重庆市南川区的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一片占地4万多公顷的生物多样性宝库,目前保护区内已记录维管植物4016种,野生脊椎动物465种。近年来重庆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针对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银杉和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叶猴为代表的珍稀物种引进科技手段建立立体化生态监测网络和体系,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借助科学方法和技术设备的有力支撑,黑叶猴种群数量从2015年的21群150余只增加到目前的23群180余只,活动范围也逐渐扩大;银杉人工繁育幼苗成活率从不足10%提高到80%以上。目前,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规划建设生态廊道,连接碎片化栖息地,进一步运用科技手段打造区域生态保护的智慧平台,为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经验。

央媒看重庆|南川:科技赋能生物多样性保护

9月23日,在金佛山黑叶猴远程视频监控点,工作人员李新在检查观测设备。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央媒看重庆|南川:科技赋能生物多样性保护

9月22日,在银杉群落监测样地,工作人员李新在检查调试监测系统。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央媒看重庆|南川:科技赋能生物多样性保护

9月23日,工作人员李新(左)、王泳鳗在安装红外相机。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央媒看重庆|南川:科技赋能生物多样性保护

9月23日拍摄的位于金佛山深处的银杉群落监测样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央媒看重庆|南川:科技赋能生物多样性保护

9月22日,在银杉群落监测样地,工作人员李新(右)、王泳鳗在查看001号银杉的健康状况。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央媒看重庆|南川:科技赋能生物多样性保护

9月23日,在重庆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工作人员李新通过视频分析黑叶猴生活习性。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央媒看重庆|南川:科技赋能生物多样性保护

9月23日,在重庆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工作人员韦冠吾在实验室进行植物繁育实验。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央媒看重庆|南川:科技赋能生物多样性保护

9月23日,在重庆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工作人员李新在通过远程视频监控观测黑叶猴的重点活动区域。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央媒看重庆|南川:科技赋能生物多样性保护

9月22日,在金佛山珍稀植物园,工作人员王泳鳗在为人工繁育的银杉幼苗浇水。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央媒看重庆|南川:科技赋能生物多样性保护

这是9月22日拍摄的人工繁育的银杉幼苗。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央媒看重庆|南川:科技赋能生物多样性保护

9月22日,在银杉幼苗野外回归地,李新(右)、王泳鳗在测量记录银杉幼苗生长情况。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央媒看重庆|南川:科技赋能生物多样性保护

9月22日,在银杉群落监测样地,李新在记录野生银杉幼苗生长情况。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央媒看重庆|南川:科技赋能生物多样性保护

9月22日,管理中心工作人员通过悬崖上的水渠前往银杉群落监测样地。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原稿点击:

央媒看重庆|南川:科技赋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庆日报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