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来源:复旦管院AI技术刷屏、新能源领域爆火,赛道瞬息万变,真正不变的是什么?9月14日,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举办的‘复旦管院恢复建院40周...
2025-09-26 0
本报记者 向炎涛
9月25日晚,小米集团(以下简称“小米”)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开启第六次年度演讲,这一次演讲的主题是《改变》。
“过去五年,无论是对小米还是我个人都是一场彻底的蜕变,我们从一家互联网公司坚定迈向智能制造的新战场。小米这一路的改变,远不止于造车、芯片和高端化,更重要的是,我们用五年脚踏实地的努力,重塑了小米的骨骼和灵魂。”
在上半场长达一个小时的演讲中,雷军回顾了2020年以来小米在造芯和造车以及高端化道路上的艰辛历程。
雷军回忆道,2020年,小米迎来自己的十周年。当时,一个问题深深困扰着雷军,“下一个十年该去向何处?”经历半年时间、几十场的复盘讨论,终于明确了小米未来的发展道路:大规模投入底层核心技术,从“互联网公司”走向“硬核科技公司”。
“自研手机SoC只有做最高端,才有一线生机。芯片是小米成功的必由之路。”雷军说,2021年小米重启造芯,但上百亿元的投入压力巨大。面对内外部的质疑,雷军明确回答,小米造芯绝对不会动摇。
最终,历时三年,2024年5月22日,小米自研3nm芯片玄戒O1首次回片,当晚系统成功点亮,次日全模块调通。一年后,2025年5月22日,玄戒O1和搭载这颗芯片的手机和平板正式发布。雷军明确表示,小米造芯,至少干10年,至少投入500亿元。
自研芯片的同时,小米还在推进小米汽车。在此次演讲开始前的预热环节,雷军就曾把芯片和汽车比喻为家里两个孩子,称造车和重启造芯,几乎是同时做的决策,把小米前十年攒下的家底全押上了。“同时供家里两个孩子上大学”,压力巨大。
“造车、芯片每个项目都需要五六百亿元的投入,压力让人窒息。”雷军在演讲中回忆道,2021年12月,小米SU7 Ultra正式立项,对标保时捷和特斯拉。为了实现超越赛道之王的梦想,小米曾经给德国纽博格林赛道(以下简称“纽北”)官方连发21封邮件,但没有得到明确回复。终于有机会见面,对方的第一个问题是“中国手机厂为什么要来纽北?”最终,小米的雄心打动了对方,才有了后来SU7 Ultra冲击纽北的故事。
雷军还回顾了小米首款SUV的研发过程。雷军称,2022年的夏天,小米SU7开发正值最关键的阶段,几乎所有人都不看好。小米YU7项目刚开始,就背负着“底牌”的使命。如果小米SU7不成功,它背负着力挽狂澜的使命。
结果却让人惊喜,小米SU7获得了空前成功。而小米YU7也再度成为爆款,发布后三分钟的大定超过20万辆,震撼了整个汽车工业,甚至因为太过惊人,引来了无数的质疑。
“改变,任何时候都不晚,五十来岁正是闯的年纪。”在演讲的最后,雷军感叹道,“只要持续努力、不断成长,每个人、每个团队,都有机会‘逆天改命’。”
在演讲结束后的下半场,雷军还发布了小米17系列手机等新品,对标iPhone17系列。
(编辑 贺俊)
相关文章
来源:市场资讯来源:复旦管院AI技术刷屏、新能源领域爆火,赛道瞬息万变,真正不变的是什么?9月14日,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举办的‘复旦管院恢复建院40周...
2025-09-26 0
本报记者 向炎涛9月25日晚,小米集团(以下简称“小米”)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开启第六次年度演讲,这一次演讲的主题是《改变》。“过去五年,无论是...
2025-09-26 0
由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主办的2025世界设计之都大会(WDCC2025)今早启幕。大会以“设计无界 生生不息”为主题,践行“构建全球设...
2025-09-26 0
摘 要通过与软银、Oracle、英伟达等巨头的新合作,OpenAI正在逐渐摆脱对微软的依赖,拥有更大的独立自主权 文|吴俊宇 编辑|刘以秦两家风口浪尖...
2025-09-26 0
豪威集团,全球排名前列的先进数字成像、模拟、显示技术等半导体解决方案开发商,携TheiaCel®技术亮相2025北京高通骁龙峰会。峰会上,豪威集团全球...
2025-09-26 0
国庆长假不仅是休闲出游的好时机,更是家装市场的传统旺季。随着天气转凉,很多家庭开始为即将到来的采暖季做准备,而空气能凭借高效节能、环保舒适的特点,正成...
2025-09-26 0
MLCP 即微通道液冷板,是一种用于芯片级别高效散热的技术。它通过微米级(50 - 150 微米)的冷却通道,将传统分开的液冷板、均热板和芯片封装顶盖...
2025-09-26 0
外媒hc消息,华为自研操作系统HarmonyOS 5.0装机量持续攀升,目前已达1700万台,有消息称到2025年底这一数字有望突破3000万。根据网...
2025-09-26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