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看《姐姐当家》,董璇老公张维伊算是凭“耳机”出圈了。不是因为多会来事,是他不管干啥都戴着耳机——开车戴、吃饭戴、跟人聊天也戴,那耳机跟长在耳朵...
2025-10-08 0
9月29日,华为一条短短七个字的人事任命炸了锅:“余承东任IRB主任”。
没多余解释,没复杂头衔叠加,但懂行的都知道,这不是简单的升职,是华为把“花钱的决策权”交到了余承东手里。
而这笔钱,动辄几亿、几十亿,关乎华为未来十年的生死局。
普通人可能会问:IRB是啥?
不就是个新头衔吗?
别急,咱们先把这个“神秘部门”掰开揉碎了说,你就明白这任命有多不一般。
IRB的全称是“产品投资评审委员会”,但不用记这么绕的名。
你就记住它的核心权力:
华为所有要砸大钱的项目,比如做折叠屏电脑、研发新芯片、搞智能汽车技术,能不能立项、给多少预算、资源往哪倾斜,都得IRB拍板。
这个部门不是一直存在的,它的“消失又重现”,本身就藏着华为的战略变化:
2011年:华为成立“战略与发展委员会(SDC)”,从这之后,公司层面就不设IRB了,改成各个业务部门自己管自己的“小钱”。
2012年后:全网几乎找不到“华为公司级IRB”的任何信息,只有偶尔提到某个高管(比如郑良才)当过部门级IRB的委员,能确定的是,公司层面的IRB“停了”。
2025年:华为成立ICTBG(把运营商、企业业务和产品解决方案合并),当时让ICTBG的CEO杨超斌兼了IRB主任,而余承东的终端IRB分委会。
因为智能汽车业务独立出去(成立引望公司),只剩下终端业务,分委会也被取消了。
直到2025年9月29日:任正非亲自签发文件,把“公司级IRB主任”的位置给了余承东。
一个消失十几年的“花钱决策权机构”突然重设,还让余承东来管,这绝对不是“补个岗位”那么简单。
要知道,以前华为只有遇到“需要全公司凑钱干大事”的时候,才会动这样的架构。
现在重设了,只能说明:华为要干的“大事”,比当年做芯片还重要,需要全公司拧成一股绳,把钱花在刀刃上。
很多人好奇:华为高管不少,为啥偏偏是余承东?
要知道,在华为的董事排名里,余承东大概在第7、8位,董事会常委里排第6,不算最靠前的。
但看完他这些年干的事,你就会明白,华为选他,是“用战绩说话”。
余承东1993年就加入华为,干了30年,每一次“跨界”都干成了大事:
他带着团队把诺基亚、爱立信、阿尔卡特这些通信巨头“挤走”,帮华为在欧洲通信市场站稳了脚,那时候华为在GSM领域连专利都没有,硬是被他打出了一片天。
当时华为手机还在做“低端贴牌机”(给运营商做定制机,没自己的品牌),余承东力排众议,砍掉贴牌业务,非要做“华为自己的中高端手机”。
当时很多人反对,但结果是:华为手机后来差点追上苹果,成了全球第二,直到被美国制裁才放缓脚步。
华为内部一开始看好“HI模式”(给车企提供部分技术),但余承东坚持搞“鸿蒙智行”(深度绑定车企,从系统到硬件全参与)。
事实证明他对了——2024年华为汽车业务涨幅超过400%,成了华为所有业务里的“最大亮点”。
现在管的业务:除了IRB,他还当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终端业务一年营收3300多亿,是华为的“现金牛”之一;鸿蒙智行更是成了智能汽车领域的“黑马”。
对比前任IRB主任杨超斌,余承东的优势更明显:杨超斌技术背景强,但主要聚焦在ICT领域(通信、企业业务),而且他刚接手ICTBG,要整合三个大部门,根本没精力管全公司的投资;
而余承东不仅有“部门级IRB”的经验(以前管过终端分委会),还懂ToC(面向普通消费者)、懂ToB(面向企业),更能平衡各个业务部门的“抢资源”需求。
任正非以前评价徐直军(首任IRB主任)是“鼻子尖,能闻到机会”,而余承东的特点是“能看到机会,还能把机会做成钱”。
这正是IRB主任最需要的能力:不仅要判断“该砸钱”,还要保证“砸了钱能赚回来”。
现在所有人都在猜:华为重设IRB,让余承东来管,到底要干啥?答案其实藏在9月29日这一天的“三件事”里:
余承东任IRB主任,任正非亲自签发;
人工智能公司DeepSeek发布新版本,最大特点是“拉低AI应用门槛”(普通人也能用上AI工具),而华为官网当天把这个消息放在了“主页”。
要知道,别家的产品很少能上华为官网主页,这说明华为和DeepSeek可能是“战略同盟”,要一起做AI应用;
彭博社爆料:华为AI芯片产量即将翻倍——以前大家担心华为AI芯片“不够用”,现在不仅能自主可控,还能“量产”了,意味着算力(AI的“基础燃料”)够了。
这三件事凑在一起,答案就明显了:华为要在AI领域“allin”,而IRB就是“管钱的抓手”——余承东要做的,就是把华为的钱、资源,精准投到AI的“算法、算力、应用”三个环节里。
为啥现在才发力AI?虽然AI热了三年,但以前华为缺“算力”(芯片不够),没法大规模推应用;现在芯片产量上来了,算法上又能和DeepSeek合作拉低门槛,终于到了“能落地”的时候。
而余承东的优势,正好能帮华为解决AI的“最后一公里”:AI要赚钱,要么靠企业端(给公司做AI工具),要么靠消费者端(给普通人做AI硬件)。
余承东管的手机、电脑、电视,都是“能装AI的硬件”。
比如未来手机能靠AI做“智能助手”,电脑能靠AI自动处理工作,汽车能靠AI更智能;他还懂消费者需求,知道普通人想要什么样的AI产品,不会做“没人用的技术”。
业内分析说,华为把AI当成“未来十年的核心战略”,任正非也说“人工智能可能是人类最后一次技术革命”。
而余承东的任务,就是带领华为在AI领域“打赢关键战役”——就像他当年把手机、汽车做起来一样,这次要把AI从“技术”变成“能卖钱的产品”。
现在网上有很多猜测,咱们用普通人的视角掰扯清楚,别被带偏:
猜测1:“这个任命只跟AI有关?”。
不是。IRB管的是“全公司的产品投资”,除了AI,还包括芯片、智能汽车、通信技术等,但AI是“重点中的重点”。余承东要做的,是把资源向AI倾斜,但也不能不管其他业务(比如终端、ICT),毕竟那些是华为的“基本盘”。
猜测2:“余承东要上位当轮值董事长了?”。
现在说太早。这次任命确实是“从将变帅”:以前他管具体业务(终端、汽车),现在管全公司的投资,视角从“部门”升到了“集团”,是在锻炼“全局思维”。但能不能当轮值董事长,要看他管IRB的结果——如果能把钱花对、帮华为在AI领域站稳脚,未来有可能;如果做不好,可能就止步于此了。
猜测3:“华为没人了,只能让余承东上?”。
完全错。华为人才不少,但能同时满足“懂投资、懂业务、能平衡部门、有战绩”的人,目前只有余承东。他不是“没人选的无奈之选”,而是“最合适的人选”。
普通人看这个任命,不用纠结“IRB的全称”“华为的架构”,只要记住一句话:华为把“花钱的决策权”给了最会“把钱变成好产品”的人,目的是在AI领域“赌一把大的”。
以前华为靠通信、靠手机站起来,现在面对全球科技竞争,要靠AI再冲一把。而余承东,就是华为选的“操盘手”。
他能不能复刻手机、汽车的成功,不仅关系到他自己的位置,更关系到华为未来十年能不能在AI领域“领跑”。
这就是“字越少,事越大”的道理:越简单的任命,背后越藏着不简单的战略。
余承东当IRB主任,不是结束,而是华为“AI大战”的开始。
相关文章
前段时间看《姐姐当家》,董璇老公张维伊算是凭“耳机”出圈了。不是因为多会来事,是他不管干啥都戴着耳机——开车戴、吃饭戴、跟人聊天也戴,那耳机跟长在耳朵...
2025-10-08 0
前言:前段时间英伟达投资的事情可以说是赚足了大家的关注,就在所有人都在认为,英伟达将会赚得盆满钵满的时候,意外情况却出现在大家面前。而隐藏着的大佬,其...
2025-10-08 0
9月29日,华为一条短短七个字的人事任命炸了锅:“余承东任IRB主任”。没多余解释,没复杂头衔叠加,但懂行的都知道,这不是简单的升职,是华为把“花钱的...
2025-10-08 0
聪明车驶上智慧路,人形机器人各类竞赛如火如荼,低空经济蓄势待飞……当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有关未来世界的想象正加速转化为现实图景。“智能汽车、智能机器人...
2025-10-08 0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0月7日讯(通讯员 潘舒涵)1人1机1家店,俏妃正在全国掀起创业新模式。“传统养生馆最大的痛点是什么?员工难招、难管、难留。而俏妃云...
2025-10-08 0
10月8日消息,据《金融时报》周三报道,OpenAI 和 Anthropic 正在探索利用投资者资金来解决潜在的数十亿美元的诉讼。版权所有者对包括 O...
2025-10-08 0
IT之家 10 月 8 日消息,铭瑄官方 X 平台社媒账号本月 6 日介绍了其与 abee 合作推出的水冷版锐炫 Pro B60 Dual 48G 显...
2025-10-08 0
文 | 普朗鸣编辑 | 普朗鸣现在坐京沪高铁,和谐号350公里的时速,从华北穿到华东不过几个小时,可再看美国加州,那边的高铁路工地上,挖掘机还在反反复...
2025-10-08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