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中国芯片架构成了,实质取得三分天下有其一,打破欧美的垄断了

景点排名 2025年10月22日 06:12 0 admin

日前RISC-V International(RISC-V基金会)在 LinkedIn 上发布公告称,目前基于RISC-V芯片的市场渗透率已达到 25%,这意味着RISC-V架构已真正形成与ARM和Intel三足鼎立之势,而RISC-V架构的主要支持者正是中国芯片。

中国芯片架构成了,实质取得三分天下有其一,打破欧美的垄断了

RISC-V架构与ARM架构都是精简指令集,ARM之前一直声称保持开放,然而随着美国施加压力,ARM暂停对一些中国企业授权ARM架构,这就让它的所谓开放就此破灭,ARM公司无法完全掌控ARM架构,它深刻受到美国的指引。

相比之下,RISC-V架构是真正的开放,RISC-V指令集比ARM指令集更加简单,各个芯片企业甚至可以给予RISC-V指令集自行拓展,甚至有一些芯片企业基于RISC-V架构开发出新的芯片架构进行授权,由此各个芯片企业对RISC-V架构拥有更多主导权,也就不存在被任何一个国家控制的问题。

对于各个芯片企业来说,RISC-V的成本更低,不仅是几乎没有授权费,而且芯片架构对芯片工艺的要求也更低,国内就有芯片企业基于RISC-V架构开发出的芯片以12纳米工艺生产,性能接近7纳米工艺的ARM芯片,更低的成本让更多芯片企业可以参与其中。

当然由于中国芯片在ARM架构上受到的困扰,RISC-V架构的最大吸引力就是可以给予中国芯片更多自主权,避免如ARM那样开发多年之后,却因为美国的影响无法继续研发ARM架构芯片,以前的投资全都付诸东流。

中国芯片架构成了,实质取得三分天下有其一,打破欧美的垄断了

正是由于RISC-V给予中国芯片的主动权,因此好多年前中国部分芯片企业选择了RISC-V架构,在ARM暂停对中国芯片授权之后,促使更多中国芯片企业研发RISC-V架构,由此中国芯片就成为RISC-V架构的主导者。

最初中国芯片主要是基于RISC-V架构研发物联网芯片,因为物联网芯片需要更低的成本和更低的功耗,这正是RISC-V的优势,由此中国的物联网芯片大多数都基于RISC-V架构开发,而物联网在中国的发展进程远超全球其他国家。

以三大运营商为例,截止今年6月份,他们合计拥有的物联网用户已高达28亿户之多,接近是手机用户数的两倍,凸显出这个市场的庞大。不过他们的物联网用户ARPU超低,只有1元钱多点,这也说明了物联网芯片需要更低的成本。

物联网为RISC-V提供了发展的沃土,随即中国芯片企业开始基于RISC-V架构研发服务器芯片、移动处理器芯片等等,通过逐渐扩展的方式,形成RISC-V的生态,进而最终将形成可以与ARM、INTEL抗衡的生态。

中国芯片架构成了,实质取得三分天下有其一,打破欧美的垄断了

如果不是美国的逼迫,就不会有这么多中国芯片被迫加入RISC-V,RISC-V架构的发展也不会如此迅速,可以说正是美国的压迫,加快了中国发展RISC-V生态,如今RISC-V生态逐渐成型,必将进入新的快车道,从而将在诸多行业取代ARM、Intel等,建立中国芯片特有的生态。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