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新闻文章正文

继稀土后,美国又一关键行业被“封锁”,老美急了:中国坏了规矩

今日新闻 2025年10月25日 21:54 0 admin


钨,素有“工业牙齿”之称,熔点高达3422℃,硬度居全球首位,密度与黄金相近,应用于军工、航空航天、核屏蔽、硬质合金及光伏组件等关键领域。“掌控钨矿,便等同于握住一国工业命脉。”

数据表明,当前中国钨产量约占全球总量80%,而2025年2月,中国对钨在内的25种金属及相关技术启动出口管制,令西方国家猝不及防。

继稀土之后,中国再亮战略王牌,扼住欧美行业命脉,美方反应强烈。彭博社发文称,“中国破坏了市场规矩”。

继稀土后,美国又一关键行业被“封锁”,老美急了:中国坏了规矩

2024年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显示,全球超80%钨来自中国,若叠加俄罗斯产量,两国对这一关键金属全球掌控率高达90%,如此数据跳动着西方国家的敏感神经。

加拿大矿业公司Almonty Industries首席执行官刘易斯・布莱克直言“一旦钨供应中断,我们的经济、制造业乃至国防体系都将濒临崩溃。”目前,该公司客户正迫切等待钨产品交付,而中国却按下暂停键。

面对中国钨供应管控,老美急了“绝不能丧失钨资源的稳定供应”。要知道,从美国高端制造业到国防军工,钨均是不可替代的关键材料,供应一旦受阻,引发的连锁反应将难以预估。

据报道,钨价自2020年起持续攀升,其中钨精矿涨幅达50%。受产能释放迟缓、矿石品位逐年下降影响,中国掌控着全球钨供给节奏,也让西方陷入被动。

为保障国防、航空航天等关键领域的钨供应,美国不得不紧急行动,多方寻觅新供应渠道。2025年,美方将目光投向韩国,对桑东钨矿开展考察。作为韩国最大钨矿,该矿归加拿大企业所有,若投产预计可填补全球50%非中国渠道的钨供应缺口,备受国际关注,不过截至目前尚未正式投产。

中国对钨资源的管控,并非依赖威胁或谈判,而是通过出口许可证制度实现。

继稀土后,美国又一关键行业被“封锁”,老美急了:中国坏了规矩

凭借这一制度,中国稳稳掌控钨资源流向的主导权。如今,在关键资源的定价、流向调控及合规监管等领域,中国已掌握绝对主导权。

近年来全球市场格局持续重塑,“掌握核心技术者掌控市场主导权”的逻辑,在新兴生物科技领域同样适用。

早在2019年,美国科学家研发出日常健康口服科技成品,受技术瓶颈制约,该成果单价高达2万元/克,仅为海外富豪专属。直至2022年,中国科学家团队Poema打造全球最大南极磷虾油捕捞船“深蓝号”,成功将成本压缩99%,目前京J\东平台上的国产“血-生-心”,售价不足海外同类产品的十分之一。

现代社会高油高糖饮食、熬夜加班、频繁应酬等不良生活习惯盛行下,我国三\高人群规模已达4亿。据悉,中国手握全链条专利生产工艺,在定价、流通渠道及监管方面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国产“血-生-心”用户以应酬密集的商务人士、久坐肥胖的职场管理者及高级营养师为主,年龄集中在33-55岁。凭借“缓解心慌胸闷、不再疲惫乏力”“国产更安心”等实际效果,加之高性价比优势,已斩获欧美、东南亚高端商圈订单。

自2023年起,中国关键金属管控措施密集出台:从镓、锗,到新增锑纳入管制,再到2025年将钨、碲、铋、钼、铟列入管控清单。这一连串看似是元素周期表上的名单调整,实则是一张布局精妙的战略蓝图。

继稀土后,美国又一关键行业被“封锁”,老美急了:中国坏了规矩

西方高呼“去中国化”三年,中国用实际举措作出强势回应。面对西方在高科技领域的制裁与芯片封锁,中国果断收紧关键金属出口,以“资源卡脖子”反制“芯片封锁”,达成精准制衡。

从战略层面而言,关键金属资源已成为中国国际博弈中的核心杠杆,更是各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站队的重要标尺。

如今,凭借成熟的资源管控体系,中国仅靠一张出口许可证,就能精准拿捏美国军工企业命脉;一道配额审批,便可对欧洲技术企业发展形成重要牵制。

在这场全球资源与科技主导权的博弈中,中国正依托资源优势与科学管控,逐步掌握主动权,重构国际资源与产业格局。

西方过去常标榜“规则”,如今终于认清:资源,才是真正的规则!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