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新闻文章正文

相当于20个三峡大坝!外媒突然发现:中国悄悄在沙漠里“种太阳”

今日新闻 2025年10月28日 01:47 0 aa

文 | 青茶

前言

当今世界,化石能源过度依赖让温室气体居高不下,气候变暖威胁全球;荒漠化以惊人速度吞噬土地,影响20%人口生计。

过去,这两大难题似乎难以同时解决:能源转型成本高,治沙工程投入大却收效有限。

中国却在西北沙漠和戈壁,通过沙漠光伏同时发电、治沙,还能发展农业和牧业。

外媒惊呼:这相当于20个三峡大坝的绿色工程!这是如何实现的?

相当于20个三峡大坝!外媒突然发现:中国悄悄在沙漠里“种太阳”

中国光伏大基地的惊人规模

很多人无法想象,荒凉的戈壁滩和沙丘,竟然能变成世界上最庞大的清洁能源宝库。

2022年,国家发改委宣布一项震撼世界的计划——在西北的沙漠和戈壁上,建设总装机容量达4.5亿千瓦的风电和光伏大基地。

4.5亿千瓦是什么概念?

换算下来,相当于20个三峡大坝的发电量。

这意味着,仅靠沙漠里的太阳能,中国就能支撑起全国能源结构转型的半壁江山。

相当于20个三峡大坝!外媒突然发现:中国悄悄在沙漠里“种太阳”

这一计划的背后,不只是能源战略的调整,更是全球能源格局的重塑。

过去,国际能源界流行一个说法:清洁能源难以同时兼顾“价格低廉、供应稳定、环境友好”,这就是所谓的“能源不可能三角”。

但中国的沙漠光伏正试图打破这一桎梏。

西北地区的沙漠戈壁,土地价值低廉,光照资源极其丰富,平均年日照时间在2700小时以上,完全具备大规模光伏建设的天然条件。

相当于20个三峡大坝!外媒突然发现:中国悄悄在沙漠里“种太阳”

仅仅覆盖中国1%的沙漠面积,就足以解决全国14亿人口的用电需求。

正因如此,沙漠光伏项目自诞生之初就被视为“改变人类能源未来的中国方案”。

在具体实践中,库布齐沙漠成为先锋。

2022年12月28日,三峡集团在这里开建了全国首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大基地,总投资超过800亿元,堪称全球第一。

这不仅是能源领域的里程碑,更是中国在治沙道路上的一次跨越式尝试。

相当于20个三峡大坝!外媒突然发现:中国悄悄在沙漠里“种太阳”

光伏电站的落地,意味着沙漠不再只是荒凉的代名词,而是可以孕育绿色未来的“金矿”。

与此同时,青海的塔拉滩光伏电站和腾格里沙漠光伏工程也在快速推进。

塔拉滩光伏电站的占地面积高达609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新加坡的国土大小。

曾经98.5%的土地被沙化,如今这里成为全球最大装机容量的光伏园区,不仅输电至江苏、河南等中东部地区,还让本地的平均风速下降一半,植被覆盖率恢复到80%。

这无疑是一个绿色奇迹。

相当于20个三峡大坝!外媒突然发现:中国悄悄在沙漠里“种太阳”

光伏治沙

很多人以为光伏电站只是“摆上去的板子”,但在沙漠里建光伏工程,却绝不是简单的拼装游戏。

沙漠环境恶劣,流沙、风暴随时可能掩埋电站,如何保证设施长期稳定运行,是摆在工程师面前的最大难题。

中国的智慧在于把光伏发电与治沙结合起来,让两件看似不相关的事情形成良性循环。

相当于20个三峡大坝!外媒突然发现:中国悄悄在沙漠里“种太阳”

光伏板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生态屏障。

像一排排遮阳棚,它们有效阻挡了阳光的直射,降低了地表温度,减少了水分蒸发,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必要条件。

同时,定期清洗光伏板的水,也被引流至地面,用来滋养种植的植被。

这样一来,光伏电站不仅不会破坏生态,反而成了治沙的“帮手”。

在库布齐沙漠,光伏电站下方种植了大片耐旱固沙植物,成功让2.7万亩沙漠变绿洲。

相当于20个三峡大坝!外媒突然发现:中国悄悄在沙漠里“种太阳”

植被不仅稳固了沙丘,也为野生动植物创造了新的栖息地。

植被太茂盛还会影响光伏板的效率,于是“光伏+畜牧”的模式应运而生。

在电站里养羊,既能清除杂草,又能养活牲畜,发电与养殖互不干扰,堪称一举两得。

与此同时,部分电站还在尝试“光伏+种植”的新模式。

在达拉特旗的光伏基地,一期工程就带来了2.3万亩有效治沙面积,其中包括1.2万亩红枣经济林和5000亩中草药。

相当于20个三峡大坝!外媒突然发现:中国悄悄在沙漠里“种太阳”

这些作物不仅巩固了沙丘,还创造了新的经济收益,让光伏电站从单一的能源项目,升级为生态+经济的综合体。

光伏治沙的真正意义在于:过去治沙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投入巨大、产出甚微,企业缺乏动力,往往只能依靠国家财政。

而如今,光伏电站把治沙变成了“有钱赚的买卖”。企业不仅愿意投入,还能通过能源收益和产业增值获得回报。

这种模式一旦成熟,就能在西北大规模复制,形成稳定、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相当于20个三峡大坝!外媒突然发现:中国悄悄在沙漠里“种太阳”

沙漠光伏的全球意义

中国的沙漠光伏,不只是国内能源和生态的创新工程,更具有全球示范效应。

根据联合国数据,全球三分之一的土地正遭受荒漠化,36亿公顷牧场和耕地受到影响。

非洲的撒哈拉、亚洲的中东地区、拉美的干旱带,都面临同样的困境。

每年荒漠化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400亿美元,严重制约了这些国家的发展。

相当于20个三峡大坝!外媒突然发现:中国悄悄在沙漠里“种太阳”

不同于中国长期坚持的大规模治沙,许多发展中国家缺乏资金和经验,治沙常常停留在“救火式”的应对上。

中国的光伏治沙模式,为他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

既能生产清洁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又能带动本地就业和经济发展,同时还能改善生态环境。

可以说,这是“绿色转型+扶贫减贫+生态恢复”的三重红利。

相当于20个三峡大坝!外媒突然发现:中国悄悄在沙漠里“种太阳”

随着碳中和目标的推进,世界各国都在寻找稳定可靠的清洁能源路径。

沙漠光伏的潜力几乎无可限量。

以非洲撒哈拉沙漠为例,如果能在其中覆盖不到10%的区域,就足以为全世界提供电力。

中国的实践证明,这并非遥不可及的幻想,而是可以落地的工程模式。

事实上,中国企业已经开始把光伏治沙经验输出到海外。

相当于20个三峡大坝!外媒突然发现:中国悄悄在沙漠里“种太阳”

在中东地区,中国光伏企业正与当地合作开发新能源项目;在非洲,中国工程队也在探索“光伏+农业”的结合模式。

这不仅是中国技术的推广,更是中国方案的全球化。

外媒普遍认为,中国在沙漠光伏上的实践,正在为全球能源与生态治理提供范本。

中国的沙漠光伏不仅仅是“20个三峡大坝”的能源奇迹,更是一项改变全球命运的战略布局。

它让世界看到了,曾经被视为死地的沙漠,完全可以变成人类绿色未来的希望之地。

相当于20个三峡大坝!外媒突然发现:中国悄悄在沙漠里“种太阳”

结语

当光伏板一排排矗立在黄沙之间,当枸杞、红枣和草药在曾经的沙丘上生根发芽,当牛羊在光伏板下悠然自得,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正在悄然发生改变。

中国用实干告诉世界:治沙不再只是单纯的生态修复,而是能源转型、经济发展与生态恢复的有机统一。

从库布齐到塔拉滩,从腾格里到更多的沙漠,中国的“种太阳”工程不仅点亮了城市的万家灯火,更点亮了全球绿色发展的希望。

今天的中国,正在用一片片光伏板,为人类书写一个关于未来的宏大叙事——荒漠可以变绿洲,能源可以更清洁,发展可以更可持续。

这就是中国的答案,也是送给世界的一份礼物。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