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安世半导体:一锅夹生饭?

排行榜 2025年11月01日 10:36 1 aa

中国半导体领军企业闻泰科技的全球化战略,正面临一场严峻考验。其旗下全资收购的荷兰安世半导体(Nexperia),因荷兰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的行政指令,自9月30日起被强制冻结资产、知识产权与关键技术整合等运营活动,为期一年。这一事件已超越单纯的商业纠纷,成为中资企业在复杂地缘政治背景下如何实现实质性整合与控制的典型案例。

在中方展现出坚定反制立场后,荷兰方面的态度出现松动,试图效仿美国某些做法,延缓原有规定的执行。为推动安世业务恢复正常,中方提出两项关键要求:一是在贸易结算中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使用,二是立即恢复被不当罢免的中方董事长张学政的合法职务。这表明,争端核心已从商业层面上升至治理权与货币话语权的博弈。

一、“独立王国”悖论:100%股权为何失灵?

一个尖锐的矛盾摆在面前:闻泰科技虽持有安世半导体100%股权,却在关键决策上遭遇重重阻碍。荷兰总部在运营、人事与技术管理上长期维持高度自治,形成“独立王国”格局,这直接挑战了现代企业制度中“同股同权”的基本法则。

10月14日,阿姆斯特丹上诉法院公开的文件进一步揭示外部力量的干预。文件显示,今年6月,美国官员已向荷兰政府明确表态:若安世希望获得美国“实体清单”豁免,其中国籍CEO“必须被替换”。这种他国政府直接干涉一家中资全资控股公司人事的行为,在国际商界极为罕见,彻底暴露了安世内部治理的脆弱性与地缘政治的残酷性。

二、祸根溯源:整合失利与治理权旁落

当前困境的种子,早在收购后的整合阶段就已埋下。中方为求平稳过渡,对安世原有管理架构、运营模式及核心团队给予过度宽容,未能及时植入有效管控体系。这种策略导致战略协同不足与文化融合滞后。最终,当矛盾激化至需解聘三名不合作的高管时,对方竟利用当地司法程序反将公司诉至法庭。这起“高管起诉东家”事件,标志着公司治理的严重失控。

不得不说,对安世的收购煮成了一锅“夹生饭”。我们拿到了法律上的所有权,却未能掌握实质上的治理权与控制权。荷兰总部长期自行其是,将中方大股东的战略意图边缘化。今日的“安世之乱”,正是初期整合不力结出的苦果。

三、中资出海:从“资本控股”到“实质控制”的战略升维

安世的案例为中资企业海外并购提供了沉痛教训与深刻启示:

1、尽调必须涵盖地缘政治维度:未来的尽职调查需超越财务、法律与技术层面,将目标公司所在国的政治生态、外交导向及潜在监管风险纳入核心评估。

2、“控股”仅是起点,“控制”才是目标:收购签约只是第一步,交割后的整合才是决胜关键。需立即掌控核心管理岗位(如CEO、CFO、CTO)、财务审批流程与知识产权管理,确保董事会决议无损耗穿透执行。

3、构建坚韧的跨文化治理体系:应建立以控股股东为核心、能有效驾驭跨文化团队的治理结构,培养既理解集团战略又精通本地运营的核心管理团队,从根本上杜绝“内部人控制”。

四、恢复董事长职务后,如何真正掌握经营主导权?

恢复张学政的董事长职务是扭转局面的标志性第一步,但远非终点。为确保控制权落地,中方需推动以下根本性变革:

1、重塑董事会权威与构成:强化董事会在战略制定、预算审批、高管任免与风控管理上的最高决策地位,优化成员结构以确保其独立性与执行力。

2、掌控“钱袋子”与“命脉”岗位:关键职位如CEO、CFO、CTO必须由与控股股东战略高度协同的得力人选出任。其中,CFO需牢牢掌控全球资金调度与合规,这是落实控制权的生命线。

3、建立总部垂直管控与协同机制:构建从中国总部到海外核心业务单元的垂直管理通道,在战略研发、财务审计、法务合规等核心职能上实现总部的有效穿透式管理。

4、深化技术与供应链的战略绑定:将安世尖端技术与中国市场应用场景和供应链优势深度融合,形成彼此依赖、难以分割的利益共同体,从业务根基上巩固中方控制力。

未来我们和荷兰谈判的时候应该明确一点,荷兰政府应当尊重企业的内部管理,只要不违法,就不能将政府权力伸进企业内部管理,让企业按照现代企业经营制度管理,不能横加干涉。

安世半导体的案例清晰警示我们:在全球化逆流与地缘政治竞争加剧的时代,中资企业的海外扩张已不再是简单的资本输出,而是一场关乎战略远见、治理智慧与坚韧意志的综合考验。

唯有从“资本控股”升维至“实质控制”,才能彻底将这锅“夹生饭”,烹煮成赢得未来全球竞争的盛宴。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