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巨亏148亿仍狂烧钱!刘强东押注外卖与造车,真不是在赌?

景点排名 2025年11月02日 00:48 1 aa

招商证券10月发布的研报将市场目光聚焦于一组刺眼数据:京东2025年二季度新业务亏损高达148亿元,较一季度的盈利表现形成强烈反差。就在外界质疑"钱去哪了"时,刘强东给出了明确答案——外卖业务持续加码补贴,联合广汽、宁德时代推出的智能电动车高调亮相"双11"。这波看似激进的"烧钱操作",实则藏着京东突破增长瓶颈的深层布局。

巨亏148亿仍狂烧钱!刘强东押注外卖与造车,真不是在赌?

一、148亿亏损拆解:不是主业拉胯,是新业务在"砸场"

先厘清一个关键事实:京东的亏损并非核心业务崩塌,而是战略投入的阶段性结果。从2025年二季报可见,集团当季营业收入达3566.6亿元,毛利566.4亿元,核心零售业务仍保持稳健盈利,经营利润率预计稳定在5.5%左右。真正的"吞金兽"是新业务板块,其中外卖和汽车布局是主要烧钱方向。

京东外卖的亏损正处于收窄通道。2025年二季度,外卖业务因补贴大战导致亏损高企,但到三季度已出现积极信号:日均订单量环比改善,单位经济效益提升,亏损幅度较二季度明显收窄。这背后是京东的差异化策略见效——依托"七鲜小厨"等自营门店建立品质认知,目前已在三分天下的外卖市场中占据9%份额,成功从美团、淘宝的夹击中站稳脚跟。

汽车业务的投入则属于"长期主义"布局。从2018年上线整车交易平台,到2023年汽车事业部独立运作,再到2025年联合打造专属车型,京东已完成"买、配、养、用、换"全链条搭建。仅"双11"前夕,就有超33万人参与其平台看车、试驾预约,初步验证了市场接受度 。这种重投入并非盲目扩张,而是瞄准了万亿级大宗消费市场的线上化机遇。

巨亏148亿仍狂烧钱!刘强东押注外卖与造车,真不是在赌?

二、押注外卖:不是跟风凑热闹,是抢"即时零售"船票

刘强东对美团、淘宝盘踞的外卖市场下手,本质是为京东的"30分钟万物到家"战略铺路。外卖只是流量入口,背后的即时零售才是核心战场。

从行业趋势看,这张船票不得不抢。2025年1-8月,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6.4%,而即时零售增速远超这一水平,仅快递业务量就达1282亿件,同比增长17.8%。消费者对"快"的需求已从餐饮延伸至商超、数码、医药等全品类,京东若缺席这场变革,其"零售巨头"地位将面临动摇。

京东的底气来自既有优势的复用。不同于从零起步的玩家,京东外卖直接嫁接了京东物流的配送网络——全国数千个前置仓和百万配送员构成的体系,能快速实现"平均30分钟送达"的承诺。同时,京东零售积累的数百万商家资源,为外卖平台提供了丰富的商品供给,形成"餐饮+商超+数码"的差异化品类矩阵,这是纯外卖平台难以复制的护城河。

更关键的是成本控制已见成效。通过优化补贴策略、提升用户留存率,京东外卖的单均成本持续下降,三季度亏损环比收窄的趋势,证明其商业模式正在走向成熟。招商证券预测,随着规模效应释放,外卖业务有望在2026年实现盈亏平衡。

巨亏148亿仍狂烧钱!刘强东押注外卖与造车,真不是在赌?

三、跨界造车:不是玩票,是重构"汽车消费生态"

如果说外卖是"存量挖潜",造车就是刘强东布局"增量市场"的关键落子。这款定价10-12万元的"埃安UT super"智能电动车,看似是京东首次涉足整车销售,实则是其汽车生态的终局试水产品。

京东的野心是颠覆传统汽车销售模式。刘强东曾预测,未来五年超半数汽车销售将通过线上完成。为实现这一目标,京东早已布下棋子:线上搭建独家销售渠道,提供从预约试驾到在线下单的全流程服务;线下依托数千家"京东养车"门店,解决售后维保痛点;上游联合广汽搞研发、宁德时代供电池,形成"用户洞察+制造+服务"的闭环 。这种模式避开了与车企的正面竞争,转而掌控价值链的核心环节——渠道与服务。

背后是万亿级市场的吸引力。2025年国内智能电动车销量预计突破3000万辆,下沉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京东选择10万元级平价车型切入,精准击中大众消费痛点,再叠加"双11"期间的补贴优惠,有望快速打开市场缺口。更重要的是,汽车消费能带动保险、养护、零配件等衍生业务,形成可持续的盈利链条,这比单纯卖车的价值高得多 。

巨亏148亿仍狂烧钱!刘强东押注外卖与造车,真不是在赌?

四、刘强东的"算盘":今天烧的钱,是明天的增长引擎

看懂刘强东的布局,需要跳出"短期亏损"的视角。京东的核心零售业务虽稳,但增速已显疲态——2025年三季度零售收入同比增长10%,较二季度的21%明显放缓。在电商流量见顶的背景下,外卖和汽车是京东找到的两个高增长突破口。

从财务逻辑看,这种投入完全可控。2025年二季度京东流动资产达3572.3亿元,手中的现金及等价物足以支撑新业务投入。且核心零售业务持续盈利,2025年三季度预计贡献136亿元经营利润,为烧钱提供了"输血"能力。招商证券上调京东评级至"增持",正是看好其新业务的长期价值,认为当前亏损是"战略性投入"而非"经营性恶化"。

从行业竞争看,这是"不得不做"的防御。阿里通过淘宝外卖加码即时零售,拼多多也在渗透汽车后市场,若京东固守传统电商基本盘,迟早会陷入被动。外卖能强化用户粘性,汽车能打开高价值消费场景,两者共同构成京东"零售+服务"的新增长曲线,最终目标是从"电商平台"转型为"综合消费入口" 。

巨亏148亿仍狂烧钱!刘强东押注外卖与造车,真不是在赌?

结语:短期看亏,长期看赢的"京东式布局"

148亿亏损背后,是刘强东对未来的清醒判断:没有永远稳固的基本盘,只有顺应趋势的破局者。外卖是为了抓住即时零售的浪潮,造车是为了抢占汽车消费线上化的风口,两者都踩在了行业变革的节点上。

正如上海财经大学崔丽丽教授所言,电商平台涉足汽车这类大宗商品,标志着其从"交易中介"向"消费入口"的转型 。今天京东烧的每一分钱,都是在构建竞争对手难以复制的生态壁垒。当外卖业务实现盈亏平衡,当线上卖车成为主流,市场或许会明白:刘强东从来不是在赌,而是在为京东的下一个十年,提前储备增长动力。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