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能开门叠衣服的14万家务机器人来了!体验后是“高级木偶”?

十大品牌 2025年11月05日 01:58 0 aa

厨房里,你正手忙脚乱。

菜刀在砧板上疾走,身后的油锅滋滋作响。

偏偏这时,电话响了,客人已经到了楼下。

“NEO,你到门口迎客人。”你大喊一声。

NEO是个身高一米六八、穿着米色柔软针织衫的机器人。

它应声而动,平稳地走向门口。

能开门叠衣服的14万家务机器人来了!体验后是“高级木偶”?

转动门把手,侧身后退,将客人迎进屋内。

这是挪威机器人公司1X为新品NEO制作的宣传片片段。

就在前几天,“全球首款家务机器人”NEO正式开启预售。

标价2万美元,约合14万人民币。

或者月付500美元,你就能在2026年把它“领”回家。

机器人真的能帮我们做这些繁琐家务吗?

能开门叠衣服的14万家务机器人来了!体验后是“高级木偶”?

完美家庭助手

第一眼看到NEO,很可能会心生好感。

它身穿柔软的针织连体服,包裹住了冷冰冰的铁身。

这种充满巧思的设计,传递一个信号:我柔软,故我安全。

它的正脸是一块简洁的屏幕,显示着萌萌的表情。

宣传片里的NEO,几乎是万能的。

能开门叠衣服的14万家务机器人来了!体验后是“高级木偶”?

它用吸尘器打扫卫生,把洗碗机里的碗碟归位。

它按时给家里的“毛孩子”投喂粮食,甚至帮你开门迎客。

NEO内置了强大的语言模型,能跟你对话,记住你的习惯。

你找不到眼镜时,它会贴心提示:“你的眼镜在衬衫上呢。”

最关键的是,它还很智能。

能开门叠衣服的14万家务机器人来了!体验后是“高级木偶”?

干活时把自己弄脏了,会走到水池边把自己洗干净。

电量告急,会默默走回充电座补充能量。

这一切,都依托于OpenAI的巨额投资和技术加持。

光环之下,NEO仿佛出生就含着金钥匙。

它代表着通用人工智能(AGI)融入生活的决心。

然而,绚烂的泡泡,总是被现实的尖刺戳破。

《华尔街日报》资深科技专栏作家乔安娜·斯特恩受邀前往1X总部体验。

在与NEO亲密接触一整天后,她带回了最真实的感受。

NEO与冰箱门“尬舞”一番后,成功取出了水瓶。

能开门叠衣服的14万家务机器人来了!体验后是“高级木偶”?

它小心翼翼地走了约3米,将水递给乔安娜。

任务虽然完成,但耗时1分钟。

餐后,NEO将餐具放入洗碗机,但耗时5分钟。

NEO还会叠衣服。当时展示了叠一件毛衣,耗时两分钟,成果勉强成形。

乔安娜客观地写道:“手部灵巧性仍是难点。”

能开门叠衣服的14万家务机器人来了!体验后是“高级木偶”?

表象后的真相

虽然愿景迷人,但现实残酷。

目前看,家务机器人并没有现象的那么完美。

这些还只是预设好的简单指令。

乔安娜透露,目前NEO的所有动作,都由1X的远程专家操作员通过VR头显和游戏手柄在控制。

“我没亲眼见到它自主完成任务。”

能开门叠衣服的14万家务机器人来了!体验后是“高级木偶”?

宣传片里那个智能体贴的管家,眼下更像一个昂贵的、需要24小时远程操控的“高级木偶”。

我们离真正的自主智能,还隔着一个大洋。

看清真相后,我们再冷静审视。

NEO们要真正走进家庭,至少需要跨过三道深沟。

第一道是技术的“笨拙感”。

在武汉的“湖北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展示了机器人叠衣服的全过程。

先用右手从篮子里夹出衣服,平铺桌面。

两手配合内折,最后放入筐中……

足足13个分解动作,耗时1分钟,偶尔还抓不稳。

专家测算,要达到人类智能水平,可能需要1000亿小时的模态数据训练。

能开门叠衣服的14万家务机器人来了!体验后是“高级木偶”?

第二道是隐私的“信任墙”。

1X公司提供了一个“专家模式”作为解决方案。

当NEO遇到不会的任务,用户可以求助。

1X的专家会远程接入,通过机器人的眼睛观看你家的情况,并指导或直接操控它完成任务。

尽管公司承诺会对图像模糊处理,但一个外人可能随时出现在你的客厅、厨房。

这种无处不在的“被围观感”,有多少家庭能接受?

第三道是安全与成本的“天花板”。

能开门叠衣服的14万家务机器人来了!体验后是“高级木偶”?

NEO的用户协议明确划出了红线。

不可以操弄菜刀,不能参与老年人护理等专业活动。

这恰恰暴露了当前机器人的技术边界。

还不能应对复杂、非标、高风险的家庭环境,能力捉襟见肘。

同时,14万的售价普通家庭并不能承受。

有业内专家预判,真正能做家务的机器人,至少还需要3到4年时间。

能开门叠衣服的14万家务机器人来了!体验后是“高级木偶”?

机器人市场竞赛

当NEO惊叹亮相时,家务机器人的竞赛,已经悄然打响。

湖北武汉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搭建了23个真实生活场景。

上百台机器人同时在超市、咖啡店、家居环境中接受训练。

能开门叠衣服的14万家务机器人来了!体验后是“高级木偶”?

它们学习端茶倒水、整理货架、制作饮料。

在这里,预估一年可采集超百万条环境交互数据,为机器人的大脑进化提供支持。

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具身智能市场规模预计达52.95亿元,占全球约27%。

北京拥有约2400家人工智能企业,上海立志在2027年前落地百大应用场景.

粤港澳大湾区更是占据了全球人形机器人供应链约24%的份额。

我们的优势,不仅在市场,更在强大的全产业链制造能力。

从关键芯片、零部件到整机组装,中国已具备自主研发生态。

今年,国产机器人扭秧歌、跑马拉松、开运动会。

这些“炫技”,正是从实验室一步步走向实用化。

能开门叠衣服的14万家务机器人来了!体验后是“高级木偶”?

NEO的诞生,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它用消费级的产品设计,告诉我们“未来可期”。

它用创新的订阅模式,降低了体验未来的门槛。

但真正能像人一样做家务的机器人,还需要等待。

我们还需要给它多一点鼓励,多一点耐心。

或许三五年后,真正的家务机器人,真的成为家庭的一员。#头条深一度#

能开门叠衣服的14万家务机器人来了!体验后是“高级木偶”?

素材来源

1.《量子位》14万!全球首款家务机器人开卖,OpenAI投资,萌脸翘臀会自己充电

2.《澎湃新闻》“全球首款远程家务机器人”开启预售,可以遛狗、洗碗、炒菜、收快递,售价2万美元,月租金499美元

3.《九派新闻》在武汉,机器人准备帮你干家务

4.《湖南日报》周末·科技丨“机器人保姆”开启预售!能买能租→

5.《量子位》李飞飞发起机器人家务挑战赛!老黄第一时间批钱赞助

本文作者 | 柠檬雪
责任编辑 | 淡淡翠
策划 | 淡淡翠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