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新闻文章正文

院士专家共绘未来城市新蓝图——“AI+城市空间与未来”高端对话在汉举行

今日新闻 2025年11月09日 15:31 0 aa

11月7日,由武汉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主办,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信息中心承办的“AI+城市空间与未来”高端对话在武汉举办。会议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志强、浙江省政府特约研究员张建庭等多位国内外顶尖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人工智能(AI)如何赋能城市发展,为武汉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塑造未来竞争力提供前沿思路与解决方案。

本次高端对话是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与人工智能发展系列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武汉第八届设计双年展举办的一次高层次、跨学科的思想交流。与会专家围绕AI如何改变城市空间形态、提升生活品质、升级产业结构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讨论,现场思维观点碰撞,精彩纷呈。

院士专家共绘未来城市新蓝图——“AI+城市空间与未来”高端对话在汉举行

中国工程院吴志强院士以宏大的文明视角,将会议提升至哲学高度。在其题为《城市生命、数智赋能》的报告中,他从“文明(Civilization)”的源流讲起,深刻阐释了城市空间组织与人类文明演进的内在统一。他指出,城市的形态始终由人流、物流、信息流等“流”所决定,形成“以流定形、形流相生”的智慧规律。面对AI浪潮,吴院士创造性地提出,必须用数千年的城市文明来“训练”AI,使其理解并遵循这一底层逻辑,从而辅助人类推进文明的迭代升级,让城市从一个物理世界,真正演化为一个可感知、能学习、善治理、自进化的“生命体”。

这一观点引发了广泛共鸣。多位专家接着从不同角度对本次对话议题进行了阐释。北京交通大学教授韩林飞提出,技术革新不能割裂历史文脉与自然禀赋的继承,未来的应对之策在于实现“人、建筑、城市与自然”在数字与实体世界的和谐共生。加拿大女王大学的梁鹤年教授强调,AI将帮助规划师打破传统的“功能分区”思维,更好地融合工作、生活与生态空间,让社区更有活力。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副主任于志刚从国家治理层面展示了自然资源管理和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的最前沿实践。福州大学智慧营造实验室主任沈振江和清华大学的杨滔副教授,则分别从微观建筑与宏观系统视角描绘了技术落地的场景。武汉市测绘研究院碳计量中心李海亭主任从地方实践层面基于移动测量技术融合AI实现停车监管、道路碳排放检测等多场景智能应用。

会议的讨论并未局限于未来科技,也充满了人文关怀。浙江省政府特约研究员张建庭通过分享杭州西湖杨公堤景区的修复案例,强调了在智慧城市建设中,保护历史文脉、尊重自然环境同样至关重要,未来的城市应是科技魅力与人文温度的交汇点。

本次高端对话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武汉在“AI+城市”领域的前沿探索迈出了坚实且重要的一步。会议形成的共识为武汉下一步的行动指明了前进方向,通过推动城市发展从外延扩张转向内涵提升,利用AI让城市治理更精细、让空间组织更高效、让市民生活更便捷。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武汉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江岸区政府领导出席了本次活动。

来源:武汉科技报

记者:陈映琦

通讯员:危娅婷 刘呈威

编辑:陈丽萍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