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美国工程师意识里,修水力大坝是一件非常不环保的行为,然而中国人,一直都没有放弃水力发电。而作为清洁能源之一,水电到底有没有危害,中国是不是真的无...
2025-11-02 1
全球金融市场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人工智能投资热潮,其规模和影响力已经远超传统科技投资的范畴。过去三年间,美国股市因AI概念增加的市值超过10万亿美元,这一数字相当于整个中国A股市场的总市值。英伟达作为这轮热潮的领军企业,市值从4000亿美元飙升至接近5万亿美元,增幅超过11倍。然而,在这场资本狂欢的背后,越来越多的分析师和经济学家开始质疑:我们正在见证的是下一轮技术革命的开端,还是自1929年以来最危险的金融泡沫?
这种质疑并非无的放矢。麻省理工学院的最新研究显示,95%的企业在生成式AI技术上的投资回报率为零,而摩根士丹利预测未来几年全球将为AI数据中心建设投入近3万亿美元,相比之下,所有AI公司的年收入总和仅为500亿美元左右。这种投入与回报之间的巨大鸿沟,正在引发金融界对于资产泡沫化的深度担忧。
OpenAI创始人萨姆·奥尔特曼在一次公开场合坦承:"投资者对AI确实存在过度兴奋的情况。"然而,这种"过度兴奋"已经演变成一套复杂的资本循环体系,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科技巨头之间形成的相互投资网络。英伟达向OpenAI投资,后者随即向英伟达采购价值数百万美元的GPU芯片;AMD直接允许OpenAI用股票支付芯片费用。这种"左手倒右手"的资本运作模式,在推高估值的同时,也将所有参与者绑定在同一条利益链上。
系统性风险的积累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投资模式正在从股权融资扩展到债务融资领域。Meta、甲骨文、马斯克的xAI等公司开始大规模发行债券来支撑AI投资,这种做法比股权融资风险更高。一旦AI泡沫破裂,债务违约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对整个金融系统造成系统性冲击。
华尔街的动作进一步加剧了这种风险。投资银行正在游说监管机构,允许将更多高风险的私募AI资产纳入普通投资者的退休金账户。这种"金融民主化"的说辞与1929年大萧条前夕的情形惊人相似,当时同样是以"让普通人分享投资收益"为名,将高风险资产推向大众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AI投资热潮已经超越了纯粹的商业范畴,演变为地缘政治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政府开始直接介入AI产业发展,通过《芯片与科学法案》向英特尔等关键企业提供数百亿美元补贴,同时限制先进AI技术向特定国家出口。这种国家层面的战略考量进一步放大了投资规模,也增加了市场的非理性因素。
历史镜鉴与未来走向
面对明显的泡沫迹象,科技界和金融界的领军人物采取了一种微妙的应对策略:不再否认泡沫的存在,而是开始论证"泡沫的合理性"。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将当前的AI投资比作"工业泡沫",认为即使泡沫破裂,也会留下有价值的基础设施,就像互联网泡沫后留下的光纤网络一样。摩根大通CEO杰米·戴蒙也持类似观点,他指出虽然互联网泡沫导致数万家公司倒闭,但最终诞生了谷歌和Facebook这样的巨头。
然而,历史经验也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经济学人》分析指出,泡沫破裂的后果取决于三个关键因素:驱动力的本质(技术驱动还是投机炒作)、投资标的的持久性(是否具有长期价值)、以及承担风险的主体(个人投资者还是整个金融系统)。从这三个维度分析,AI泡沫一旦破裂,其破坏力可能仅次于历史上几次最严重的金融危机。
微软的态度变化颇具代表性。该公司一度考虑减缓AI投资步伐,但最终还是决定继续加大投入,宣布建设"世界上最强大的AI数据中心"。Meta的马克·扎克伯格对这种矛盾心理做了精准概括:"花费数千亿美元而一无所获固然不幸,但如果AI真的成功了而我们没有参与,那将是灾难性的。"
这种"害怕错过"(FOMO)的心理不仅影响企业决策,也在国家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AI技术被广泛视为决定国家未来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这使得各国政府都不敢在这场投资竞赛中掉队。美国空军准将在国会听证会上的表态具有象征意义:"冷战期间我们依靠芯片技术优势拖垮了苏联,面对新的挑战,我们必须在AI领域保持领先。"
投资理性的考验
当前AI投资热潮的复杂性在于,它同时具备了技术革命和金融泡沫的特征。一方面,AI技术确实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变革性潜力,从自动驾驶到药物发现,从金融服务到制造业,都有实质性突破。另一方面,投资规模的爆炸性增长明显超出了技术发展的实际需求,资本市场的投机性行为日趋明显。
OpenAI的财务状况为这种矛盾提供了典型案例。尽管该公司估值高达5000亿美元,但今年上半年净亏损135亿美元。为了维持运营和研发投入,公司不得不通过债务融资来填补资金缺口。这种高估值与高亏损并存的现象,在整个AI行业都相当普遍。
投资者对于这种风险的认知也在发生变化。传统的价值投资理论在AI领域面临挑战,因为这些公司的价值更多基于对未来技术突破的预期,而非当前的盈利能力。这种预期驱动的估值模式本身就蕴含着巨大的不确定性。
从更广阔的历史视角来看,技术革命往往伴随着资本市场的大幅波动。19世纪的铁路投资热潮、20世纪初的电力革命、互联网时代的科技泡沫,都遵循着相似的模式:技术突破引发投资狂热,资本过度涌入导致泡沫形成,最终市场调整筛选出真正有价值的企业和技术。
当前的AI投资热潮正处在这一历史循环的哪个阶段,仍然是一个开放性问题。可以确定的是,无论结果如何,这场投资狂潮都将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对于投资者而言,在技术革命的兴奋和金融泡沫的风险之间找到平衡点,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投资课题之一。
相关文章
在很多美国工程师意识里,修水力大坝是一件非常不环保的行为,然而中国人,一直都没有放弃水力发电。而作为清洁能源之一,水电到底有没有危害,中国是不是真的无...
2025-11-02 1
全球金融市场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人工智能投资热潮,其规模和影响力已经远超传统科技投资的范畴。过去三年间,美国股市因AI概念增加的市值超过10万亿美元...
2025-11-02 2
海闻社观察 领头羊也会迷路。国家邮政局在2025年10月28日再次约谈了中通快递股份有限公司,这已是今年3月以来的第二次约谈。监管部门直指中通快递经营...
2025-11-02 1
最近电脑领域的一件大事,就是内存大涨价了,这也让很多品牌,更倾向于推荐16GB内存版机型,毕竟能节省一些是一些。而也有产品,依然还有24GB版本,而且...
2025-11-02 1
“我们的产品具有高时空分辨率,拥有142个通道。”“我们的无线数字脑电采集系统,信号稳定,抗干扰能力强,并且还首创磁吸快接。”10月30日至31日,我...
2025-11-02 1
泰国头条新闻社讯 10月30日,“微信支付智慧生活”发布公告宣布,微信支付已正式接入泰国“国家码”PromptPay。换句话说,今后在泰国看到带有 P...
2025-11-02 1
德国经济部长竟骤然发声,声称要 “狠狠打击” 中国?此等言论突兀而至,背后缘由与意图着实引人深思,不知这将给中德经济关系带来何种波澜。可他们自家汽车厂...
2025-11-02 2
现如今,特朗普可以在国内可以说已经被“爱泼斯坦”案逼到了墙角之中。事实上,哪怕美国司法部只揭开本案的冰山一角,放出点不重要的消息,说案子太大,后续需要...
2025-11-02 8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