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特来电发布60kWAI自学习免维护充电模块“特来劲2代”,这是中国首个具备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国产充电模块,完成了从“接近自主研发”到“...
2025-11-02 0
你有没有过这种遗憾:2015年看着别人做公众号赚得盆满钵满,自己总觉得“太麻烦”没敢动,2020年听说有人靠充电桩年入千万,又琢磨“这得投不少钱吧”,最后还是没行动。
其实不是机会少,是咱们没看懂背后的“趋势暗号”,五年规划。
现在“十五五”规划建议已经出来了,2025年刚好是规划落地的关键年,未来五年的万亿风口就藏在这份文件里。
可问题来了,普通人咋找这些风口?总不能对着厚厚一叠规划文件干瞪眼吧?
一、规划咋帮人“踩中”机会的?
别觉得规划是“高大上的官方文件”,它其实就是咱们普通人能看懂的“资金指路牌”,钱往哪个产业流,机会就往哪个方向走。
咱们先拿之前的规划唠唠,你就懂了。
2011年“十二五”规划里提了句“积极发展移动互联网”,当时很多人还觉得“手机上聊聊天、看看新闻,能赚啥钱”,可资本已经悄悄往APP开发、内容创作这些领域扎了。
有人每天晚上抽两小时写职场干货做公众号,从几百粉丝慢慢做到百万粉,光广告分成每月就有十万。
还有几个程序员凑钱搞了个小团队,接外卖平台的开发订单,赚了第一桶金后干脆自己开了公司,现在都成了行业里的小标杆。
这些人没什么特殊背景,就是跟着规划指的方向,找了个自己能上手的小事扎进去,最后就抓住了机会。
到了2016年“十三五”规划说要“大力发展电动汽车”,不少人又开始纠结“冬天续航缩水一半,谁会买啊”,可懂行的人已经动手了。
有人在一线城市的商圈、社区停车场装了100个充电桩,靠按度收费加会员套餐,年营收轻松破千万;还有人看中旧电池回收,租了个小厂房拆解提取贵金属,三年时间就把小作坊做成了区域龙头。
规划从来不是喊口号,它是给普通人指了条“不用赌运气”的路,跟着资金流向的产业走,找个低门槛的细分环节切入,就有机会分到红利。
二、2025年机会
“十五五”规划里的机会不少,但不用都盯着“造芯片、造火箭”这种高门槛的事,咱们按“2025年现在能做”和“未来3-5年要盯”分两类说,都是普通人够得着的方向。
新能源领域里,旧电池回收就很适合小团队做,现在很多社区都缺正规的回收点,成都、深圳这些城市还对回收企业有补贴,有的团队搞“以旧换新+上门回收”,一边对接居民收旧电池,一边卖给下游处理企业,半年就实现稳定盈利了。
低空经济就更接地气了,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预测,到2030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会突破2万亿元,现在成都都市圈已经在搞“15分钟低空交通圈”,当地有企业试点用无人机给偏远小区送外卖、送药品,平均配送时间比外卖员缩短15分钟。
而且现在无人机行业缺人,民航局2024年底的数据显示,民用无人机驾驶员执照持有人超15万人,但行业需求缺口仍有8-10万人。
考个无人机操作证,去做配送、培训,甚至开家无人机体验馆,周末教孩子操控无人机航拍、做简单的飞行任务,生意都不会差。
再说说未来3-5年要盯的,人形机器人和核聚变能这两个方向得重点看。
人形机器人2025年就到量产元年了,智元机器人2024年的发布会上明确说,2025年计划交付几千台商用机型。
比亚迪的动力电池工厂里,现在已经有机器人每天负责800次物料搬运,出错率比人工低90%,这数据是比亚迪2024年《社会责任报告》里明确写的。
普通人不用去造机器人,做机器人运维工程师就行,日常检查机器人的传感器、校准运动精度,懂点机械知识加基础AI常识就够;或者做机器人培训师,教工厂员工怎么操作新机器人,这些都是刚需岗位。
核聚变能就更长远了,被称为人类的“终极能源”,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2024年公开信息显示,新一代人造太阳后续工程预计2027年竣工,这个项目建成后能模拟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一旦研发成功,一杯海水蕴含的能量大概相当于300升汽油。
现在提前关注核聚变配套设备销售,等项目落地后,这些设备需求肯定会爆发,到时候再切入就晚了。
三、2025年别再“看漏”了
其实从规划里找机会,就三步,不用懂复杂的政策术语,普通人都能学会。
第一步是看“关键词”,规划里写“重点培育”的领域,比如低空经济、生物制造,就是当下要发力的方向,机会比较近;写“试点”的领域,像航天文旅、卫星物联网,就是先布局先占坑,适合愿意长期投入的人。
比如现在有些景区搞“航天主题体验营”,让孩子体验模拟火箭发射,就是蹭了“航天文旅试点”的热度,生意很火爆。
第二步是找“细分环节”,别总盯着“制造”这种高门槛的环节,比如新材料领域,工信部《“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明确提了,到2025年新材料产业产值要突破10万亿元,可很多人不知道,新材料出厂前的检测环节特别缺人。
最近两年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新增了很多家检测机构,很多企业招检测技术员时,只要高中以上学历,新手干半年就能独立操作,这多实在。
第三步是结合自己的城市,每个地方的产业重点不一样,不用跟风去远方,比如长三角地区新材料企业多,就适合做检测、销售;珠三角地区低空经济政策先行,无人机相关的工作机会就多。
中西部地区航空航天配套产业在发展,做卫星终端销售、航天文旅服务也有机会,2015年的移动互联网、2020年的电动汽车机会已经过去,2025年的机会就在眼前。
规划不是给专家看的,是给咱们普通人指方向的,不用大投入,不用赌运气,只要看懂资金往哪走,找个自己能上手的细分事慢慢做,就能跟上趋势。
十年后再回头看,说不定你也会庆幸:2025年那回,自己没错过那个机会。
相关文章
10月31日,特来电发布60kWAI自学习免维护充电模块“特来劲2代”,这是中国首个具备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国产充电模块,完成了从“接近自主研发”到“...
2025-11-02 0
10月31日,数据机构QuestMobile近日发布的《外卖行业市场增长价值研究报告》显示,今年7月至9月期间,外卖市场竞争格局出现明显变化,商家与骑...
2025-11-02 0
看到董明珠的视频,就纳闷她跟雷军是怎么回事,按道理来说哪怕两家公司的产品有竞争也用不着老大出来撂狠话,毕竟两人的江湖地位都已经很高了。后来我去了解了他...
2025-11-02 0
你有没有过这种遗憾:2015年看着别人做公众号赚得盆满钵满,自己总觉得“太麻烦”没敢动,2020年听说有人靠充电桩年入千万,又琢磨“这得投不少钱吧”,...
2025-11-02 0
10月31日,在四川广播电视台2026智媒生态战略合作伙伴大会现场,四川广播电视台视频创意制作中心主任兼四川金熊猫国际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天舒发布川台...
2025-11-02 0
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张陆(指令长)、武飞、张洪章顺利进驻“天宫”,并且完成了中国空间站的第7次太空会师。然而,在中国载人航天发射之外,美媒也是飙式转...
2025-11-02 0
图片由AI生成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即将启幕。作为专题论坛之一,“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论坛将于11月9日上午在乌镇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科学...
2025-11-02 0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5年10月31日23时44分,搭载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
2025-11-02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