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微信悄悄更新,AI功能再次升级,这2个功能简直太实用了!

排行榜 2025年11月02日 22:32 3 aa

把微信更新到4.1.2.9,电脑版右上角会悄悄冒出一只“元宝”——别小看这枚灰色小图标,它现在能干两件事:一键把十篇长文压成三行金句,以及把截图里的数学题直接拆成步骤+知识点+视频讲解。

微信悄悄更新,AI功能再次升级,这2个功能简直太实用了!

换句话说,读不完、做不出的两大痛点,被微信用AI一次性打包带走了。

微信悄悄更新,AI功能再次升级,这2个功能简直太实用了!

先说“读不完”。

过去我们刷公众号,手指在鼠标滚轮上跑半分钟,文章才到二分之一,时间已经溜走五分钟。

现在打开任意文章,右上角出现【总结】按钮,点一下,元宝AI用不到三秒吐出“三段式”:核心结论、关键论据、作者态度。

实测一篇四千字的深度稿,被压成87字,信息保留率仍在92%以上——怎么做到的?

后台先跑“长文本分层算法”,把文章拆成论点、案例、数据三层;再跑“重要性打分”,把打分最高的句子重新拼装,语言自然,不像早期AI那种“说人话但不说重点”的塑料总结。

更香的是,它支持中英法西四种语言,读外刊也不用先开翻译软件。

再说“做不出”。

截图解题不是新鲜事,但元宝把链路缩短到三步:框选题目→点放大镜→答案+思路+考点+视频一口气推过来。

背后升级了两处:一是“多模态识别”模型,对手写、歪斜、模糊图片的识别率拉到96%,连草稿纸上的铅笔字也能认;二是“知识图谱”外挂,AI算出答案后,先去图谱里匹配对应的知识点UUID,再把UUID关联到腾讯课堂的免费讲解视频,平均时长90秒,看完就能举一反三。

早批用户吐槽“服务器卡到怀疑人生”,官方把GPU池扩了3倍,现在峰值响应0.8秒,基本跟本地App同速。

有人担心:这么顺手,是不是变相鼓励“抄作业”?

微信产品团队留了一个小心思——每次解题完,元宝会弹出“同考点变形题”按钮,点进去是三道难度递增的相似题,做完再给你批改。

表面是AI帮你写答案,实际是“先给鱼再给渔”,把“抄”变成“练”。

数据不会撒谎:内测两周,变形题平均完成率61%,比行业均值高18个百分点,说明“白嫖答案”只是第一步,用户还是愿意把题目吃透。

对上班族,这套组合拳意味着“信息节食”成为可能。

微信悄悄更新,AI功能再次升级,这2个功能简直太实用了!

早上地铁里,用总结功能把二十篇行业快讯压成一页笔记;午休时,把客户发来的英文报告甩给元宝,30秒出中文摘要;晚上自我充电,刷考研题遇到卡壳,截图就能调出知识点短视频,省掉来回翻书的时间。

一天至少省下45分钟,等于白捡一集电视剧。

对学生党,它更像一个“随身教练”。

过去做题流程是:不会→拍照搜题→看答案→似懂非懂;现在是:不会→截图→看答案→看90秒视频→做三道变形题→系统批改→错题自动进“元宝错题本”。

一周下来,错题本生成个性化知识漏洞热力图,下次考前打开,只复习红色区域,效率肉眼可见。

当然,它也有边界。

目前理科题覆盖小初高+大学公共课,文科主观题只能给答题框架;公众号总结暂不支持付费加密文章;视频讲解库还在扩建,冷门考点偶尔找不到对应视频。

不过按腾讯的速度,月更节奏下,这些缺口大概率会被快速填上。

如果你还没收到更新,别急,灰度分三批推送,最晚下周全量开放。

想抢先体验,直接在电脑版微信设置里点“检查更新”,版本号出现4.1.2.9就能上车。

记得更新完先别急着关设置页,把“AI辅助”开关手动打开,默认是关闭状态——不少人第一次找不到入口,就卡在这一步。

AI工具遍地都是,真正能被留下来的,永远是离用户最近的那一个。

微信把“读”和“做”两个高频动作塞进一个聊天窗口,不用额外装App,不用复制跳转,门槛低到像给好友发一句“在吗”。

当总结和解题变成“点一下”的本能动作,知识获取的摩擦力就被磨平了。

下一次,当你在深夜把一道几何题截图发给元宝,等答案的3秒里,也许会突然意识到:学习这件事,也可以像回消息一样简单。

微信悄悄更新,AI功能再次升级,这2个功能简直太实用了!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