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中国化学会第六届纳米化学与能源材料研讨会在贵阳开幕

抖音热门 2025年09月27日 14:21 2 admin

9月26日,由中国化学会纳米化学专业委员会和贵州民族大学共同主办,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协办的“中国化学会第六届纳米化学与能源材料研讨会”在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开幕。

本次会议以“纳米科技新维度·能源材料新范式:原始创新与产业跃迁”为主题,汇聚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麻省理工学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国内外百余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知名专家、学术领军人物与青年学者,以及多家行业领军企业和创新型公司代表,共计50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大会围绕“双碳”目标与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针对纳米化学与能源材料领域的前沿动态、核心难题与未来方向展开深度研讨,带来学术高度与实践价值兼具的思想碰撞。

中国化学会第六届纳米化学与能源材料研讨会在贵阳开幕

会议现场。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长刘忠范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张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东华大学朱美芳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主任、会议主席唐智勇,南京大学能源与资源学院院长、朱嘉教授,北京大学名誉校董、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北京同景集团董事长吴先红,屹创科技公司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周民先等学界翘楚和产业界人士出席本次会议。

贵州民族大学党委书记吕国富教授致欢迎辞,校长、党委副书记吴一文教授主持开幕式,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主任、大会主席唐智勇发表讲话。

吕国富向与会嘉宾介绍贵州民族大学办学概况、化学工程学院的发展历程、学科方向及成果。他指出,本届研讨会“紧扣时代脉搏,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对服务国家“双碳”目标、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纳米科技与能源材料的深度融合,将为破解全球能源环境挑战、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注入动力。他诚挚邀请各位嘉宾在参会之余,感受贵州独特的自然风光与浓郁的民族文化。期待专家们能进一步为贵州的事业发展、为贵州民族大学的学科建设传经送宝、建言献策。

中国化学会第六届纳米化学与能源材料研讨会在贵阳开幕

吕国富致欢迎辞。

吴一文表示,贵州民族大学有幸承办中国化学会第六届纳米化学与能源材料研讨会,充分体现了学界及各位同仁对学校的关心和信任,必将为相关学科的建设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带来新的启迪。学校将竭尽全力,做好各项服务和保障工作,确保各项议程顺利、圆满完成,达成会议预期目标。

中国化学会第六届纳米化学与能源材料研讨会在贵阳开幕

吴一文主持开幕式。

唐智勇代表主办方对与会者表示衷心感谢。他高度认可会议落地贵州的价值,指出这不仅是对西部科技发展的有力支持,更将为贵州带来全新机遇。同时,他也充分肯定贵州民族大学作为西部地方高校,紧扣地方需求培育独特优势,并成功探索出“民大+名校+名企”融合创新模式。

中国化学会第六届纳米化学与能源材料研讨会在贵阳开幕

唐智勇讲话。

开幕式后,大会报告环节启动。本次会议设置48场报告,聚焦纳米化学与能源材料的多项前沿进展与核心议题。

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华大学朱美芳教授率先作特邀报告《杂化材料及其电池安全应用》,聚焦新能源材料的产业化突破,为推动杂化材料从实验成果走向实际应用提供了扎实的学术参考。

中国化学会第六届纳米化学与能源材料研讨会在贵阳开幕

朱美芳作报告。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刘忠范教授以《超级蒙烯材料:从概念到产品和商品之路》为题,针对产业痛点,攻克材料性能难题,筑牢石墨烯规模化应用基础等进行深度解析。

中国化学会第六届纳米化学与能源材料研讨会在贵阳开幕

刘忠范作报告。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张锦教授围绕《人工智能革新材料科学研究范式》主题,探讨学科交叉的创新路径,推动材料科学向更高效、更精准的方向迭代升级,提供了兼具理论与实践价值的创新路径。

中国化学会第六届纳米化学与能源材料研讨会在贵阳开幕

张锦作报告。

本届研讨会将通过会议报告、特邀报告、小组讨论、墙报交流等形式,围绕纳米化学、能源科学、材料科学、人工智能等多学科领域,充分体现“学科交叉、产学研协同”的会议特色。接下来各分会场将围绕上述热点议题开展报告与交流,墙报展示也呈现众多优秀研究成果,为参会者搭建起全方位、深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文/图 陶陶)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