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挟座要价“要不得” 便民服务“别变味”

景点排名 2025年09月25日 06:48 0 aa

挟座要价“要不得” 便民服务“别变味”

本来已划分好座舱等级并按等级售了票,却还要在旅客值机选座时加一道“锁”,让旅客付费或花费积分开“锁”……近年来,一些航空公司饱受诟病的加价选座业务不仅没有收敛,反而在争议声中愈演愈烈,俨然成了“行业惯例”。

所谓“锁”座,颇有“挟座要价”之意。据媒体报道,一些航空公司自助值机选座时,约300个座位只有十几个免费,大都是后排中间位置。若想要选择靠前、靠窗等相对优质座位或者连坐的座位,则需要额外花费几十到几百元不等的选座费用或用同等里程兑换。

自助值机本是一项“便民”的增值服务,如今变成了一些航空公司“逐利”的增值业务,这显然不是自助值机推行的初衷。中国民用航空局运输司、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民航“无纸化”便捷出行发展报告》表明,2018年民航局着力推出了“无纸化”便捷出行项目,以电子登机牌为核心的“无纸化”便捷出行开始在全行业推广应用。报告显示,2019年—2020年有5.7亿人次享受到了“无纸化”便捷出行带来的方便和快捷,为旅客减少了5.8亿小时的时间成本,为航空公司、机场节约纸张和投资成本4.3亿元,全行业有效减少碳排放8622吨,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然而,这项体现方便旅客、提升效率及节省资源的自助值机服务,自从被一些航空公司做成了有偿解“锁”的生意以来,旅客的质疑和不满如影相随。在某社交平台上,“买了机票还得买座位”等相关话题阅读量超千万。而在各大投诉平台上,关于加价选座的投诉也日益增多,投诉内容主要集中在座位被不合理锁定、加价标准不明确、事先未充分告知等方面。

法律人士认为,一些航空公司的付费选座业务,至少涉嫌违反了三条法律法规:首先,“锁”座违反了《公共航空运输旅客服务管理规定》中承运人应公平公正保证旅客合法权益的原则;第二,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严重侵害了旅客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第三,违反了价格法,使消费者在支付机票价格后额外付费选座。

今年1月13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官网发表了题为《“加价选座”不应成为“行业惯例”》的文章认为,加价选座限制了消费者选择权,侵害了消费者知情权,违背了公平交易原则,建议相关主管部门主动作为,强化行业引导,规范经营行为。

“先到先得”一直是民航业约定俗成的选座规则,加价选座行为如果不加以遏制,其他行业或服务“依葫芦画瓢”,将影响整个消费市场的风气,从而演变成为一种不公平的所谓“行业惯例”,不但会侵蚀市场秩序,还会损害消费者权益。

航空公司应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社会责任,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公平的服务。应当认识到优质服务才是核心竞争力,与其在“锁”座上做文章,不如在改善餐食品质、创新服务内容等提升整体服务质量上下功夫,以此获得更高客户忠诚度和市场美誉度,从而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监管部门则要发挥好监管作用,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明确航空公司在选座服务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同时,要加强对航空公司的日常监管,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对不合理“锁”座、乱加价的航空公司,要依法予以严肃处理,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让航空出行真正成为舒适、便捷的出行选择。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