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2025国际光化学技术与产业大会在武汉圆满闭幕,25项成果脱颖而出

抖音热门 2025年10月15日 11:45 0 admin

10月13日,为期三天的2025国际光化学技术与产业大会在武汉圆满落幕。闭幕式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本杰明·李斯特(Benjamin List)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埃里克·卡雷拉(Erick M. Carreira)教授,中国科学院佟振合院士、游书力院士,大会主办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科学技术厅、武汉市科技创新局、青山区人民政府有关负责人及500多名来自学术界、企业界、投融资机构、科技服务机构和权威媒体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大会成果,展望光化学产业未来。

2025国际光化学技术与产业大会在武汉圆满闭幕,25项成果脱颖而出

诺奖得主三顾江城赴“光”之约,见证武汉光化学产业崛起

本杰明·李斯特教授因其对“不对称有机催化的发展”作出贡献而获得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他是不对称有机催化领域的开创者之一,已连续三届莅临国际光化学技术与产业大会。在2025年大会的闭幕式上,他再度登台,以重磅学术报告为大会收官。

2025国际光化学技术与产业大会在武汉圆满闭幕,25项成果脱颖而出

本杰明·李斯特教授介绍,其团队研究成果已实现商业化供应,解决了以往研究初期“制备难、获取难”的痛点。目前团队已与世界500强企业、全球最大的精细化学产品基地巴斯夫股份公司建立合作,双方围绕冷气体在反应中的转化应用展开深度探索,同时,团队还与多家制造商达成合作。

“中国科研人员在研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本杰明·李斯特特别提到,在研究所建设过程中,武汉本地科研力量凭借热情、实干与对研究的纯粹热爱,推动团队成功构建两套实验体系。当前,团队正依托武汉光化学产业优势,统筹高校资源与产业需求,在复杂传统反应体系中探索离子对作用机制,为技术规模化应用奠定基础。

依托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的科研实力、武汉光化学技术研究院等平台的转化能力,当地正推动光化学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随着新型催化体系的不断优化与产业合作的持续深化,武汉有望成为全球光化学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的重要枢纽,为绿色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提供更多“光化学解决方案”。

从学术舞台到产业浪潮,科研新锐驱动光化学产学研融合新篇章

学术交流是大会的核心底色,优秀成果表彰则成为闭幕式的首个高潮。本次大会墙报展示环节涌现出大批创新性、前瞻性成果。经专家委员会严格评审,25项成果脱颖而出,获评“优秀墙报奖”。获奖者来自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斯普朗克煤炭研究所等中外高校及科研机构,本杰明·李斯特教授等嘉宾为获奖者颁奖。

2025国际光化学技术与产业大会在武汉圆满闭幕,25项成果脱颖而出

这些青年学者的成果,展现了光化学领域的蓬勃生机与无限潜力。优秀墙报奖不仅是对科研工作的肯定,更是对青年人才的激励,期待他们以此次大会为起点,在光化学创新之路上持续深耕。

在闭幕式上,大会组委会对包括泊菲莱科技、普渡智能装备、瑞晟药业、喜光化学、华引芯科技、Thieme Chemistry等在内的36家国内外代表性企业及行业学术期刊表达了集中感谢。这些企业覆盖了从高端仪器设备、生物医药等多个关键领域,它们的深度参与为光化学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注入了强劲动力。

全球智慧到应用浪潮,光化学大会助能绿色创新新动力

从学术交流到成果转化,从人才培育到产业联动,2025国际光化学技术与产业大会虽已落幕,但它播下的创新种子正悄然发芽。

大会执行主席、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院长肖文精教授在闭幕致辞中表示,本次会议汇聚了来自全球18个国家的800余名参会者,其中包括诺贝尔奖得主、院士以及光催化及相关产业的顶尖科学家与专家。成功举办了34场高水平学术与产业论坛,围绕光化学技术创新、产业转化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为光化学领域创新发展凝聚共识、指明方向。国际光化学技术与产业大会经过三届举办,已成为连接全球光化学创新资源、展示产业核心实力的重要平台,有效推动了光化学技术从基础研究向产业应用的转化,助力现代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建设。

2025国际光化学技术与产业大会在武汉圆满闭幕,25项成果脱颖而出

正如大会主题“光聚未来,众行致远”,在全球专家、学者与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光化学技术必将在绿色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绽放更多光彩,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光动力”,共创绿色制造新时代。

【来源:九派新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