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快讯文章正文

华强北加价排队囤货内存 现在不冲还得再等3年

今日快讯 2025年10月27日 18:36 0 aa

10月24日凌晨,雷军在微博上紧急回应红米K90定价争议:“最近内存涨价实在太多,希望大家能理解我们这份诚意。”这份“诚意”指的是将12GB+512GB版本首销月直降300元后到手价2899,要知道该版本最初定价3199元,与12GB+256GB版本的价差高达600元,创Redmi系列历史新高。

华强北加价排队囤货内存 现在不冲还得再等3年

其实内存价格一月以来已经悄悄涨了一倍,其中最过分是的DDR4,半年来已经持续上涨了2倍;而SSD方面,也随之进入快涨通道,有经销商爆料,现在拿SSD要“加价排队”,一月来的涨幅已经超过30%,马上逼近50%;连之前觉得快被淘汰的机械硬盘,一个月以来也涨了50%以上,甚至原厂还几乎停止了低容量的生产,只剩下8TB及以上的容量还能维持供应;三星和海力士近日发布的Q4合约价,对于NAND和DRAM,涨幅都高达30%。雷军这波降价更像贴钱扛成本,毕竟谁也不敢跟趋势硬刚。

这波内存涨价看似突然,实则是“AI抢产能”导致的供应紧缺。三大存储巨头早把最重要的产能砸去做HBM(高带宽内存)了 —— 这是 AI 服务器的“口粮”,单台 AI 服务器要吃8倍于普通服务器的内存,OpenAI的最新订单, 一个月就耗掉全球57%的DRAM晶圆。供需缺口直接点燃囤货潮,CFM数据显示,512Gb 闪存晶圆两个月涨接近 60%,模组厂干脆 “控货惜售”,杂牌库存商单套利润怒涨200元,有渠道商透露同行都在抢现货,库存周期从45天压到 10 天,“越涨越抢,越抢越缺” 的恶性循环已经形成。

至于大家关心的涨价周期,摩根士丹利泼了冷水:AI 驱动的“超级周期” 至少持续 3 年。国补方面更微妙,虽有消息说 2026 年可能有政策,但圈内都在猜 “资金未必充裕”,毕竟长鑫存储扩产还得靠市场自身造血。

对普通消费者来说,最关心的莫过于买内存是现在该下手还是再等等。坦白说,普通用户没必要跟风囤内存,但刚需党真得抓紧。老电脑升级选内存或 SSD 时,可以优先锁定三类靠谱品牌:一是原厂品牌,像 SSD 选三星、致态、西部数据、铠侠,机械硬盘选希捷、西数,它们本身就是供应链源头,不仅供应稳定、品质有保障,还特别重视终端用户,大促期间专门协调了资源,现在入手正处于价格洼地;二是上市模组品牌,SSD 可选金士顿、宏碁掠夺者、佰维、雷克沙,内存选金士顿、芝奇、宏碁掠夺者、雷克沙,这类品牌资金实力雄厚,库存储备充足,且深耕零售市场,售后和适配都省心;三是有实力的模组品牌,SSD 可看梵想、奥睿科、铨兴、长城、联想、七彩虹,内存选金百达、光威、阿斯加特、联想,它们背后都有大型模组厂支撑,供应不易断档,还专注做消费级产品,性价比很能打。

红米这波降价可能是“最后的温柔”。当前内存价格持续看涨、供应日趋紧张;同时国补窗口即将关闭、未来补贴力度存在不确定性。双重因素下,现在入手无疑是明智之选。在渠道选择上,京东的库存周转快,正品保障严,不像线下渠道容易碰到溢价货,而且双十一临近,平台大概率会有叠加补贴,性价比优势明显。考虑到内存涨势将延续至明年,而新一轮补贴政策的具体落地时间和力度尚未明朗,把握当前时机很关键。 毕竟这轮内存涨价是AI时代产能重构的结构性变化,在价格持续走高前及时入手,无疑是当下最有远见的消费决策。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