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科技文章正文

永辉学胖东来改了100家店,为啥还在亏?这3笔账藏着答案

AI科技 2025年11月02日 23:23 3 aa

去年永辉宣布学胖东来整改时,不少人盼着这家老牌超市能“起死回生”。如今一年过去,105家调改店落地,南京新店开业单日能卖近千万,可“永辉还在亏钱”“关店不停”的消息仍不断传来。一边是调改店的热闹,一边是整体的低迷,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永辉学胖东来改了100家店,为啥还在亏?这3笔账藏着答案

先看清现状:调改有亮点,但救不了全局。去过调改店的人能明显感觉到变化:货架降矮了,通道变宽了,南京店甚至下架近万款商品,把鲜食占比从5%拉到23%,还摆上了盐水鸭、桂花糕这些本地特色吃食。员工待遇也在涨,郑州、南京的调改店最低薪资从3400元提到4900元,一季度41家老店还发了2634万奖金分红。有网友说,现在逛永辉能买到胖东来同款果汁、洗衣凝珠,店员还会主动帮挑活螃蟹,确实有了“安心感”。

但这些亮点掩盖不了硬伤:关店还在继续,亏损没停。虽然永辉在加速开调改店,但对比全国近600家门店的体量,105家调改店只占六分之一。更关键的是,调改要砸真金白银——装修升级、供应链优化、员工加薪每一项都是成本,而新门店的客流增长有限,抖音上就有店员吐槽“待遇还是不高”,不少调改店热闹一阵后又冷清下来。就像给生病的人局部敷了热毛巾,全身的病灶还没解决。

为啥学了胖东来,永辉还是难盈利?根源在“学表皮易,学内核难”。

首先,胖东来的“低成本信任”,永辉学不来速成。胖东来能做到“质价比”,靠的是深耕河南的本地化供应链,中间环节少,成本能压得很低。但永辉是全国连锁,要在南京卖新鲜盐水鸭,在合肥搞特色烘焙,得重新对接各地供应商,供应链磨合需要时间,短期根本降不下成本。胖东来的“日清制度”(当天卖不完的生鲜销毁),永辉调改店也在学,但全国几百家店同步推行,损耗成本会陡增,没利润支撑根本扛不住。

其次,员工的“真心服务”,靠钱砸不出长效。胖东来的员工主动帮顾客,是因为“利润共享”真正落地,员工能拿到门店盈利的分红,把超市当成自己的事。永辉虽然也搞分红、提薪资,但更多是“阶段性激励”。有调改店店员透露,基本工资涨了但绩效要求更高,所谓的“从心服务”更像“任务指标”,没形成骨子里的认同。就像逼着学生背课文,就算背下来也没有真感情。

最后,“规模包袱”拖了后腿。胖东来只有几十家店,决策快、调整灵,能快速响应顾客需求。但永辉有近600家店,老门店的装修折旧、低效供应链、冗余人员都是成本。改100家店容易,剩下的500家要跟进,光装修费就得花上亿元。更尴尬的是,没调改的老店还在拉低整体利润,新改的店赚的钱,不够填老店的亏空。

其实大家纠结“永辉为啥还在亏”,本质是在问“胖东来模式能复制吗”。于东来自己都说要坚持十年才见效果,永辉才改了一年,确实急不得。但有个隐患得警惕:别把“学模式”变成“造噱头”。如果只是把货架降矮、摆上同款商品,却没理顺供应链、留不住真心服务的员工,调改店迟早会变回老样子。

现在的永辉,就像在爬一个陡坡:调改店是向上的脚步,规模包袱是背上的重物。有人说再给它几年说不定能成,也有人觉得老牌超市的沉疴改不掉。

你去过调改后的永辉吗?觉得它有胖东来的“魂”吗?你觉得永辉能靠这波整改翻盘吗?评论区聊聊~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