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航天科技四院助力商业航天驶入发展“快车道”

排行榜 2025年10月15日 09:51 0 admin

新华网西安10月14日电(付瑞霞、王思彤)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四研究院获悉,截至目前,该院凭借先进的固体动力技术,今年已先后11次成功助推引力一号、力箭一号、捷龙三号等商业航天运载火箭圆满完成发射任务,仅9月、10月就助推6次发射任务圆满成功,一次次将“中国箭”送入浩瀚苍穹。我国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已成为推动商业航天驶入发展“快车道”的强大引擎。

“双轨并行”:固体动力的技术突围

火箭发展,动力先行。立足“整体式”和“分段式”两条技术路线,航天科技四院双轨战略推动固体运载技术不断前行。

在整体式攻坚历程中,从2009年120吨推力发动机试车成功,到2021年500吨推力“世界之最”问世,航天科技四院逐步构建起型谱化家族。其中,直径2.6米200吨整体式发动机推动力箭一号、捷龙三号跻身世界先进水平;直径3.5米500吨整体式发动机更是在当时以“世界推力最大、装药量最多、可工程化应用”标签,奠定大型运载的基石。

整体打基础,分段再提升。分段式发动机通过模块化组合装配破解推力瓶颈,平衡“性能需求”与“研制能力”的矛盾,使固体发动机推力更大、性能更强。2022年3月,4枚2米/2分段固体助推发动机托举长征六号改首飞成功,实现分段技术首次工程化应用。十余年间,航天科技四院相继攻克直径1米/2分段至3.2米/3分段技术,为千吨级推力储备关键能力。

目前,航天科技四院已形成直径1.2米至3.5米、推力60吨至500吨的型谱化发动机体系,支撑起太阳同步轨道200公斤至4200公斤的全域运载能力,不断刷新着我国商业航天发展新纪录。

万亿蓝海:战略卡位的超前布局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商业航天列为“新增长引擎”,2025年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预计达到2.8万亿元。

产业风口已至。早在2023年10月,航天科技四院便成立西安航天商业火箭动力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首次发布6型商业固体发动机型谱,实现从“国家任务”向“市场驱动”的战略转型。

在腾飞的大环境中,航天科技四院第一步就以技术占位构筑护城河,基于500吨推力整体式发动机的3.5米多分段式方案研制正在进行,推力瞄准千吨级,可满足空间装备、深空探测、载人登月等重大工程任务对运载工具的不同需求。

面对可重复使用火箭的挑战,航天科技四院坚持“固液协同”的差异化路径。一方面通过技术迭代更新,进一步提升固体发动机技术经济性和竞争力,另一方面积极发展运载能力5吨左右的固体动力,同时与液体动力捆绑,作为固体助推发动机。此外,航天科技四院还将开展固体可重复使用技术研究,力求在细分领域实现“换道超车”。

航天科技四院商业火箭动力公司通过强化市场开拓,挖掘潜力市场,扩大市场份额,目前已获超十亿元采购订单,正不断加速拓展商业航天版图,努力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风口下抢占先机。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