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快讯文章正文

黄仁勋再喊话美国政府:中国不要我们芯片了,得让他们继续依赖啊

今日快讯 2025年11月03日 14:47 3 admin

在华盛顿的聚光灯下,黄仁勋再次出场,但这一次,他的语气里带着一种罕见的焦虑——不是关于AI技术的突破,而是关于“市场”的失守。作为英伟达掌舵人,他清楚得很:中国市场的门一旦关上,美国芯片行业的损失可能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大。

黄仁勋再喊话美国政府:中国不要我们芯片了,得让他们继续依赖啊

过去几年,英伟达几乎是人工智能浪潮的代名词,GPU芯片一度占据全球市场的80%以上。然而,在美国政府的出口管制下,这家硅谷巨头被迫割舍掉自己最大的客户群体——中国。黄仁勋曾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们的市场份额从95%变成了零。”如今,这句话正一步步变成现实。


一、中国市场不需要英伟达了吗?黄仁勋的“警告”

在最近的英伟达开发者大会上,黄仁勋几乎是在“喊话”美国政府:如果美国继续封锁中国,不仅是中国企业会寻找替代,美国企业也会被挤出未来的科技格局。

他没有用激烈的言辞,却说出了一个冷冰冰的事实——中国已经不再等待美国芯片。就在英伟达退出中国市场后,中国本土芯片公司股价一路上涨。过去一年,中国AI芯片企业融资额同比增长近70%,其中超过一半资金流向了GPU、AI加速卡等领域。换句话说,中国已经在用自己的方式,快速填补英伟达留下的空白。

黄仁勋再喊话美国政府:中国不要我们芯片了,得让他们继续依赖啊

更让人担心的是,AI研究的全球格局也在变化。黄仁勋提到,全球一半的AI研究者是华人,这意味着,如果美国继续人为切断与中国的技术交流,那么这些人才将转向更开放的生态体系。AI发展靠的是算力、算法和人才,而美国此刻正在亲手削弱自己的优势。

黄仁勋明白,中国市场不是简单的“销售对象”,而是整个AI生态的一部分。没有中国的开发者和应用场景,美国AI的领先优势就像空中楼阁——看似高耸,却缺乏支撑。


二、英伟达的尴尬:失去中国,也失去了未来增长

英伟达的处境其实非常典型——它成了美国“科技脱钩”的最大牺牲品。根据英伟达2025财年的财报,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的营收占比已经连续三年下滑。仅去年一年,英伟达在中国市场损失的销售额就超过了50亿美元。

而这部分收入,本可以成为推动美国本土AI研发的资金来源。黄仁勋自己也承认,中国市场约有500亿美元的潜在销售额,那不仅关乎英伟达的利润,更关系到美国能否继续保持在AI时代的技术投入。

黄仁勋再喊话美国政府:中国不要我们芯片了,得让他们继续依赖啊

然而,现实比预期更残酷。就在英伟达等待重新申请出口许可的时候,中国的AI企业已经开始批量使用国产芯片。比如某家中国科技巨头最近推出的新一代AI服务器,性能已接近英伟达的H20芯片;国产GPU“驭势”系列甚至在多个大模型训练中实现替代。

与此同时,美国内部的芯片制造也远没有外界宣传的那样“独立”。黄仁勋提到的“美国制造”GPU,其核心封装依然依赖台积电位于台湾的工厂。这意味着,即便美方打着“美国优先”的旗号,关键环节依旧离不开亚洲产业链的支撑。

对英伟达来说,这种“卡脖子”的局面正在反转——过去是中国需要它,如今是它需要中国。


三、美国政府的两难:政策绑架了企业,企业反噬了政策

黄仁勋的发言其实是一场温和的抗议。他并没有公开批评美国政府,但话语间已经透露出深深的担忧:如果美国继续高筑围墙,它可能最终被自己困住。

黄仁勋再喊话美国政府:中国不要我们芯片了,得让他们继续依赖啊

AI的发展不是单一国家能独占的。一个现实例子是,去年全球AI算力需求中,中国占比高达40%,美国为42%,两者几乎平分天下。更重要的是,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应用场景——从制造业到金融、从教育到医疗,AI落地的速度远超美国本土。如果美国科技巨头退出这些市场,未来的AI标准、生态和创新节奏,可能都不再由美国主导。

这就是黄仁勋想提醒的:让中国“继续依赖”美国技术,并不是出于商业野心,而是出于战略考虑。因为一旦这种依赖被打破,美国就失去了在全球AI竞争中的话语权。

事实上,美国不少企业都已经在付出代价。英特尔、AMD、博通等公司在中国的营收占比都在下降,市值波动明显。而同一时间,中国的半导体产业投资额连续两年增长超30%,多个AI芯片项目提前量产。

黄仁勋再喊话美国政府:中国不要我们芯片了,得让他们继续依赖啊

黄仁勋的“喊话”,某种意义上是为整个美国科技界敲响警钟。美国需要的是合作与竞争并存,而不是一刀切的“脱钩”。


如今,英伟达正试图通过新一代Blackwell芯片重夺技术优势,但没有中国市场的参与,这种优势可能很快会被稀释。AI技术的演进是全球性的浪潮,不会因为一道行政命令而停下。

黄仁勋再喊话美国政府:中国不要我们芯片了,得让他们继续依赖啊

黄仁勋的焦虑,也许正是未来美国科技企业共同的焦虑——当政治越过商业的边界,创新就会被拖慢,而失去中国市场的美国企业,将会发现自己不再是领跑者,而是被时代推着前行的“追随者”。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