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就在2025年10月16日这天,有一台手机要发布,型号是OPPO Find X9,但至于我这篇文章什么时候发布,此刻不得而知,因为我不追什么...
2025-10-29 0
文 | 普朗鸣
编辑 | 普朗鸣
中美吉隆坡会谈刚落幕,南海那边还传来美战机坠毁的消息,就在这个敏感节点,中国一天之内交出了两份世界级答卷,C909客机拿到了文莱的适航证,直接把西方航空认证的垄断口子给撕开了。
还有人造太阳EAST装置又刷新了世界纪录,把人类追求终极能源的梦想往前推了一大步,C909到底是怎么打破西方几十年的适航垄断的?人造太阳的技术到底领先到什么程度?
10月27号,新华社公布,中国商飞的C909,正式拿到了文莱民航局的适航证。
这证可不普通,文莱民航局特意修订了最新法规,第一次认可了中国民用航空局的适航标准,还把中国列为可接受的设计国适航当局。
这就意味着,我们国产飞机不用再看美联邦航空管理局和欧洲航空安全局的脸色,照样能进入国际市场。
而且文莱这次给C909的适航证,一下覆盖了五类机型,客机、客改货机、公务机、医疗机,还有应急救援指挥机。
能拿到这种全品类认证,背后是文莱政府真的很重视,财政部、交通部、民航部一起调研不说,还专门派人到中国商飞的上海工厂,去看生产线、看实际航线,就怕错过跟中国航空合作的机会。
其实早在2023年,文莱的骐骥航空就跟中国商飞签了20亿的大单,一下子订了15架C909和15架C919,这次适航证落地,相当于给双方的合作上了双保险。
而且C909的朋友圈可不止文莱一个,东南亚早就成了我们国产飞机的主战场,印尼的翎亚航空是C909第一个海外用户,2023年就开始用了,现在已经有5架在飞。
2025年9月8号,柬埔寨国家航空一下子订了20架C909,其中10架是确定要的,这也是国产客机至今最大的单笔海外订单。
老挝航空今年3月接了C909,到4月就顺利完成了国内第一次商业飞行,乘客都说舒适度跟欧美机型比也不差。
就连之前一直依赖欧美飞机的越南,今年4月也把中国民航局列入了认可名单,交通部还建议修改法令,好让C909、C919能在越南飞。
还有马来西亚的动作也挺实在,马来西亚航空集团的董事总经理直接说,梳邦国际机场跑道短、客流量又大,特别适合C909和C919这种小机型。
像亚洲航空这些本土航司,最近也跟中国商飞谈过采购的事,想靠我们的飞机满足东南亚航空市场的增长需求。
毕竟东南亚每年航空客流量增速都超过7%,欧美飞机不仅交付慢,价格还贵,我们的飞机自然就成了更划算的选择。
不光东南亚,非洲兄弟也主动来搭茬,9月底的时候,尼日利亚民航局明确说,正在准备C919的适航认证,流程可能要走几个月,就是为了让C919能在非洲大陆的航线上飞。
虽然非洲很多国家以前只用过波音、空客的飞机,但这次主动来对接中国标准,说到底还是认可我们的科技实力。
如果说C909的突破是打破垄断,那我们“人造太阳”的成果,就是实打实的领跑全球了。
俄罗斯专家最近公开说,中国在托卡马克技术领域已经达到了创纪录的参数,很可能成为这个领域的全球领导者。
今年1月,被称作“人造太阳”的全超导托卡马克EAST装置,成功实现了上亿度、1066秒的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直接把之前的世界纪录甩得老远。
1066秒什么概念?要是以1亿度维持1000秒来算,单次实验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烧2.3万吨标准煤,够15万户家庭用一整天。
而且EAST装置能达到2亿度的温度,这是太阳核心温度的4倍,太阳靠核聚变发光发热,“人造太阳”相当于在实验室里造了个超强版太阳。
这种核聚变能源的优势,说颠覆性一点不夸张,首先燃料根本用不完,核聚变的原料是氘和氚,其中氘能从海水里提取,1升海水含有的聚变能,就相当于300升汽油。
其次成本特别低,预计运行成本只有现在核电的1/10,还不会产生长寿命的核废料,对环境几乎没污染。
最后商用时间可能会提前,原本计划2050年实现核聚变能源商用,现在因为EAST的突破,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进度也快了,商用时间说不定能提前10年。
我们在核聚变领域的实力,还能从专利数量上看出来,目前中国已经申请了4287项聚变相关专利,占全球总量的21%,仅次于美国,比欧洲各国加起来还多。
何况核聚变技术被称作21世纪终极能源,谁掌握了核心技术,谁就能在未来的能源格局里占主动。
现在中国不光跟上了节奏,还成了推动者,我们给ITER计划提供核心部件,分享实验数据,帮更多国家参与到核聚变研究里来。
一天之内出两个大突破,看着像偶然,其实是中国科技长期积累的必然结果。
从C909打破西方适航垄断,到“人造太阳”领跑全球,背后藏着三个关键逻辑,这也是中国科技能快速崛起的原因。
面对西方在航空认证、能源技术上的长期垄断,我们没硬着头皮去拼,而是找对了突破口。
像在航空领域,欧美靠FAA、EASA垄断认证几十年,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没能力自己搞认证,只能跟着欧美标准走。
我们就先跟文莱、柬埔寨、尼日利亚这些国家合作,通过互相认可适航标准,慢慢搭起非欧美认证网络,等合作范围越来越大,西方自然没法再独家掌控话语权。
能源领域也是一样,欧美早年更关注惯性约束聚变,我们就专心搞托卡马克技术,深耕20多年后,终于实现了弯道超车。
但不管是C909还是“人造太阳”,我们都在同步推进核心部件的国产化,C919现在虽然还依赖部分西方零部件,但长江-1000A发动机、国产复合材料机身都在加速突破。
“人造太阳”的EAST装置,从超导磁体到诊断系统,90%以上的部件都是我们自己造的。
这种自主可控的思路,能让中国科技不被卡脖子,之前美国想限制向中国出口航空发动机零部件,但我们早就提前布局国产发动机,现在反而不用怕制裁。
再加上中国科技突破从来不是闭门造车,而是既考虑国内需求,也重视全球合作。
C909在设计的时候,就考虑了东南亚、非洲市场的需求,所以才能拿到那么多订单。
“人造太阳”的研究也不只是为了满足中国的能源需求,还主动参与ITER计划,帮发展中国家培养技术人才。
这种开放合作的态度,让中国科技突破既能惠及自己,也能带动全球发展,比西方那种技术垄断的思路更有生命力。
所以中国科技凭什么让西方坐不住?答案其实很明显,靠的是精准的突破策略、扎实的产业链基础,还有开放的全球视野。
往后C909可能会飞遍东南亚、非洲的天空,“人造太阳”成熟后能帮全球实现零碳能源目标,这些突破不仅能提升中国的国际竞争力,还能给普通人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未来,等长江-1000A发动机量产了,“人造太阳”商用加速了,中国科技肯定还会有更多突破。
西方想再靠垄断保持优势,恐怕会越来越难,毕竟,当一个国家既能打破旧规则,又能建起新的合作体系时,领跑本来就是必然的事。
信息来源:
俄专家:中国核聚变技术正快速发展--参考消息
中国国产C909飞机获得文莱民航局适航证--澎湃新闻
相关文章
我们都知道就在2025年10月16日这天,有一台手机要发布,型号是OPPO Find X9,但至于我这篇文章什么时候发布,此刻不得而知,因为我不追什么...
2025-10-29 0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周丰10月25日-26日,在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举办地,杭州世界级“生态会客厅”天目未来谷,近1500名青少年参赛选手齐聚于...
2025-10-29 0
10月28日,由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联合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微点图码实验室、中科微点集团、中微智码集团共同主办的Web3数智微码高峰会议暨中科微点集团上...
2025-10-29 0
文 | 普朗鸣编辑 | 普朗鸣中美吉隆坡会谈刚落幕,南海那边还传来美战机坠毁的消息,就在这个敏感节点,中国一天之内交出了两份世界级答卷,C909客机拿...
2025-10-29 0
当人工智能从实验室的技术演示走进千行百业,制造业正站在一场深刻的变革关口,不少制造业企业纷纷引入AI技术,力求突破传统工厂运行模式的数字化瓶颈,从“制...
2025-10-29 0
IT之家 10 月 29 日消息,Adobe 昨天在洛杉矶举行 2025 年度 MAX 大会,宣布与 OpenAI 达成新一轮合作,将旗下 Photo...
2025-10-29 0
凌晨一点多,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中,苹果却悄悄扔下一颗“定时炸弹”——大批系统更新突然浮出水面。这次不只是一两款设备的小修小补,而是横跨手机、平板、手表、...
2025-10-29 0
双11还在进行当中,京东旗下特价购物品牌京喜自营先交出过去两周年的成绩单。10月28日,京喜自营迎来两周年。京东集团副总裁、京喜事业部负责人祁婷在媒体...
2025-10-29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