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9日,由世界知名高校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与国际权威学术出版社爱思唯尔(Elsevier)联合发布的20...
2025-09-25 0
2025年9月19日,由世界知名高校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与国际权威学术出版社爱思唯尔(Elsevier)联合发布的2025年全球前 2% 顶尖科学家榜单(World's Top 2% Scientists)正式揭晓。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互联网医疗系统与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研究员、肿瘤科副主任医师李砺锋教授,凭借在肿瘤免疫微环境与精准医疗领域的深厚积淀与卓越贡献,成功入选“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成为该领域国际顶尖学者之一。
数据库链接:https://elsevier.digitalcommonsdata.com/datasets/btchxktzyw/8
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是国际学术界极具公信力与影响力的权威排名,评选标准严格且全面,分为“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Career-long Impact)”和“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Single-year Impact)”两部分。依托于全球最大的引文摘要数据库Scopus,本年度从全球近800万名科学家的科研表现数据中,遴选出世界排名前2%的科学家。该遴选评估体系由斯坦福大学专家团队主导构建,采用复合引用指标(c-score),基于论文引用数、h因子、合著者修正的hm因子、单独或第一作者文章引用数等核心内容综合评定。榜单覆盖了22个一级学科领域与174个子领域,精准覆盖当前学术研究的主要方向。其中,“终身科学影响力”榜单侧重评估科学家整个职业生涯的学术积累与长期贡献,“年度科学影响力”榜单则聚焦学者上一年度的产出质量与创新成果,两类榜单从不同维度反映学者学术水平与行业认可度。
榜单背景:全球科研影响力的权威认证
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基于Scopus数据库的客观学术指标,从科研产出、学术影响力、成果转化等多维度评估学者成就,是全球学术界公认的权威排名之一。此次入选标志着李砺锋教授的研究成果已获得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其学术影响力已跻身全球顶尖科学家行列。
学者风采:深耕肿瘤领域,引领科研创新
学术成就:高产高质量的科研产出
李砺锋教授作为 肿瘤学博士、临床医学博士后、博士生导师,长期致力于肿瘤免疫微环境与精准医疗研究。截至2025年,他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含共同)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Molecular Cancer》《Cancer Research》《Journal of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 60余篇,ESI 高被引 2 篇,参与发表 150 余篇,累计影响因子(IF)超 800分,近五年总被引次数达 2277次,H指数 33;申请及授权国家专利 20 余项,实现临床转化 2 项,主导临床试验转化项目 1 项。充分展现了其在领域内的持续创新能力与学术引领地位。
科研项目:主持国家级重大课题
李砺锋教授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以及河南省重点研发专项、河南省科技厅联合基金、河南省中青年卫生健康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项目(优青)、河南省高层次人才国际化培养资助项目、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项目、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郑州大学国家级人才培育项目(优青)等1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其科研经费充足,研究方向聚焦临床转化,致力于推动肿瘤精准诊疗技术创新。
荣誉与兼职:多维度学术影响力的体现
作为河南省高层次人才、中原青年拔尖人才、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河南省青年托举人才、卫健委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挪威奥斯陆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访问学者,李砺锋教授同时担任:
中华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委员
中国抗癌学会低氧肿瘤学专委会委员
河南省科学保健学会副秘书长
河南省肿瘤精准诊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秘书长
河南省医学科学院智能医学研究所骨干专家
SCI期刊《Aging and Disease》《Cancer Innovation》《Phenomics》青年编委
其科研成果先后荣获中国免疫学会青年学者奖、河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河南省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河南省教育科技成果奖一等奖、河南省自然科学学术奖一等奖等多项重要荣誉,并入选 “2022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实现了科研与社会贡献的双重突破。
医院高度重视:打造顶尖科研团队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作为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核心单位,始终坚持“科教兴院”战略,持续为高层次人才搭建高水平科研平台。李砺锋教授的入选,不仅是个人学术生涯的重要里程碑,更是医院在肿瘤学领域科研实力的集中体现。医院将以此为契机,持续助力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为攻克重大疾病、服务人民健康贡献智慧与力量。
相关文章
2025年9月19日,由世界知名高校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与国际权威学术出版社爱思唯尔(Elsevier)联合发布的20...
2025-09-25 0
【CNMO科技消息】近日,华为子公司深圳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申请的“一种车辆行驶陪伴方法及装置”专利公布。CNMO了解到,该专利可使远端用户身临其境体...
2025-09-25 0
作者:雷鸣【新智元导读】苹果在年9月推出iPhone 17,看似「牙膏挤爆」的背后却在AI上乏善可陈,甚至是原地踏步!当AI重新定义手机,苹果会是下一...
2025-09-25 0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兰州理工大学,兰州助剂厂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富氧空位的Fe-Zn-Co三元尖晶石催化剂的制备及在催化过硫酸盐降解水体有机污染物...
2025-09-25 0
半导体行业是当今科技发展的基石,也是资本市场的核心赛道之一。投资半导体公司需要对产业链有清晰的认识,因为不同环节的公司其商业模式、技术壁垒和投资逻辑截...
2025-09-25 0
SanDisk Corporation(NASDAQ: SNDK)股价因AI驱动的NAND闪存需求激增和供应紧张而飙升,单日上涨6.51%,报109....
2025-09-25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