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快讯文章正文

“AI”在山城:“市长朋友圈”如何助力重庆打造AI应用高地

今日快讯 2025年09月26日 18:18 2 aa

9月25日-26日,第十九届重庆市市长国际经济顾问团会议在渝召开。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的21家世界500强企业及行业龙头代表齐聚一堂,围绕“打造AI应用高地,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这一核心命题,展开了一场高规格的思想碰撞。

71条前瞻性建议相继提出,多个重大项目签约落地——这场“最强大脑”年度盛会,不仅是重庆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更是一次面向未来的战略谋篇:在全球人工智能加速重构产业格局的背景下,重庆正以系统性布局,推动AI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从概念走向现实,奋力打造中国西部的“AI+制造”新高地。

“AI”在山城:“市长朋友圈”如何助力重庆打造AI应用高地

隧道智慧管控平台。

建平台

让AI不再“高冷”

作为中国西部的工业重镇,重庆近年来全力构建“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随着国家“东数西算”工程推进,重庆被列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八大节点之一,具备强大的数据资源与基础设施支撑能力。

不过,有基础不等于有优势,有场景不等于能落地。面对AI技术加速渗透产业各环节的趋势,许多中小企业仍面临AI应用门槛高、技术碎片化、设备老旧等现实难题。如何打通“最后一公里”,成为破局关键。

本届会议的主题,正是重庆寻求突围的答案。而多位顾问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同一个方向:构建公共服务平台,降低AI使用成本,让技术真正触手可及、普惠企业。

“AI正在带来系统性变革,推动产业链重塑、竞争格局重构与人才结构性调整。”西门子全球执行副总裁肖松提出,打造以“AI+智能制造”应用为核心的重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路径,由政府牵头建立“智能制造应用试点工程”,联合行业龙头企业、本地AI企业及研究机构,共同打造一批具有示范效应和可复制推广价值的“AI+智能制造”标杆项目。

“政府可通过建设区域数据中心、边缘云平台与共享AI测试平台。”奥特斯集团首席执行官马铭天提出,可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布局,降低中小企业应用门槛。

惠普公司首席运营官欧内斯特·尼古拉斯则提出设立“AI+制造业咨询中心”,为企业在制造环节中加速人工智能应用提供支持与指导;并建议政府加大对本地人工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的支持,推动将具体应用场景纳入标准化流程。

这些声音汇聚成一个共识:AI的发展不能只靠市场自发推动,更需要政府搭建桥梁,构建生态,让创新之火燎原。

促转化

让工厂“会思考”

会议期间,多达17位顾问在发言材料中提到了“制造”一词。这背后,是全球产业界对AI重塑制造业的深切期待。

从大家的观点也可以发现,AI远不止于自动化升级,而是应实现全流程的智能决策与优化,让工厂“会思考”。

福特汽车公司副总裁吴胜波指出,AI是汽车产品从“交通工具”向“智能移动终端”转变的核心驱动力。他建议重庆支持企业建设“未来工厂”,利用AI技术实现生产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和可视化,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安道拓公司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杜卓伦聚焦汽车零部件领域,提出打造“AI赋能的智能制造中枢”,推动人工智能在工程开发中的应用,重塑汽车座椅研发流程,并以AI加速座椅产品智能化创新。

“人工智能技术能极大地优化工艺流程、提升资源效率。”索德尚金融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如凌建议结合重庆汽车、电子、新材料等支柱产业,广泛开展AI质量预测、设备维护、能耗控制等应用场景试点。

意法半导体执行副总裁柏特朗描绘了一个“智能零碳工厂”的蓝图——部署智能传感网络和AI优化系统,实现能耗、碳排放实时监测和智能调控。

从“自动化”到“智能化”,从“降本增效”到“绿色低碳”,AI正在让生产更聪明,改变着这座城市的工业基因。

“AI”在山城:“市长朋友圈”如何助力重庆打造AI应用高地

“AI+无人机”进行交通巡检。

育人才

跨过“第一道坎”

技术可以引进,设备可以更新,但真正决定AI能否扎根的,是人。

在“市长朋友圈”,“人才”同样是高频词汇,尤其是既懂AI算法又熟悉制造工艺的复合型人才,已成为制约企业转型的最大瓶颈。

西门子全球执行副总裁肖松便将建议中最多的篇幅放在了“育人才”的板块。他提议重庆可依托高校、龙头企业共建“AI+智能制造联合人才培养基地”,培养既精通算法技术又熟悉制造场景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建立“重庆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或“AI技术培训中心”,帮助传统制造从业者快速适应智能化转型对技能的需求;吸引国内外领先的AI企业与科研院所在重庆设立研发中心或创新实验室;并举办创新创业大赛、行业峰会、技术路演等活动,提升重庆在西部地区的人才集聚能力和技术引领地位。

康宁公司全球副总裁兼康宁显示科技事业部总经理慕博远的建议与肖松不谋而合。他也提到,可倡导高校开设跨学科课程,如人工智能+机械工程,定向培养复合型人才;对接国际资源,引进国际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与资本,共建联合实验室;打造人工智能制造峰会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交流平台。

嘉士伯集团执行副总裁乔若昂也尤为关注人才培养,建议依托重庆丰富的教育资源,分层建设“AI+食农产业”人才培养体系;并要逐步完善人才引进与激励机制,形成覆盖技能培训、科研创新和产业应用的完整人才链,为食农产业的智能化升级提供持续支撑。

不仅要引得进,还要留得住、用得好。当越来越多的AI人才留在重庆、投身智造,人工智能之路也一定能行得稳、走得远。

“AI”在山城:“市长朋友圈”如何助力重庆打造AI应用高地

AI计算开放架构展示。

向未来

AI之路已在脚下

思想的价值,在于转化为行动。

据统计,本届顾问团共提出71条意见建议,涉及智能制造、能源转型、城市治理、人才培育、开放合作等多个维度,更推动了多项实质性合作。

而过去一年,上届会议提出的90条“金点子”中,已转化为服务重庆发展的80余项具体政策措施。

一个个“金点子”成长为“金果子”,正是“思想”转化为“行动”的最好证明,也印证了“智慧与合作双向奔赴”的现实图景。

站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规划谋篇的历史交汇点,重庆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AI时代。

下一步的关键,是如何将这些战略建议转化为可执行、可评估、可复制的具体政策与项目。

“本届会议取得的丰硕成果让我们对未来充满期待、充满信心。”重庆市市长顾问团会议秘书处秘书长、市商务委主任章勇武表示,接下来将为广大企业提供更及时、更有效、更高质量的服务保障,确保每一条建议都充分转化,每一个项目都落地落实,让会议成果变为重庆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动力和基石。

可以预见,当AI真正融入每一座工厂、每一条产线、每一寸城市肌理之时,这座山城将迎来一场深刻的“智变”——不仅是产业升级的胜利,更是城市发展模式的跃迁。

未来已来,唯“智”者胜。

重庆,正在路上。

上游新闻记者 王梓涵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