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英国《金融时报》扔出一记重磅炸弹:荷兰政府居然打着"保障"本土产业的旗号,上演了一出"接管"中国芯片企业安世半导体的大戏。作者开篇就点破...
2025-10-13 0
文 | 普朗鸣
编辑 | 普朗鸣
最近美国喊着推进芯片独立计划,却被中国的人造钻石出口管制打了个措手不及,美国想要拉上日本东京电子、荷兰ASML一起,想靠断设备、断成品,把中国半导体锁在中低端。
可中国反手就来了记精准回击,从11月8日起,对部分人造钻石实施出口管制,美国每年用的钻石里,99%都是工业用途,核心就是给芯片做散热层,而它大部分的人造钻石粉末,都得从中国进口。
可为什么偏偏是人造钻石?中国这步棋到底准在哪儿?美国想找替代方案,真能绕开中国吗?
一提到人造钻石,估计不少人第一反应都是珠宝店里的钻戒替代品,但在半导体行业里,这东西是实打实的刚需材料。
芯片的核心是密密麻麻的晶体管,尤其是5nm及更先进制程的芯片,每平方毫米的晶体管能有上百亿个,工作时会攒下大量热量。
要是散热不及时,芯片不光会降频变慢,严重了还会直接烧毁,而工业级人造钻石,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选择。
它的导热系数是铜的5倍以上,而且能和芯片的硅基材料完美贴合,不会干扰信号,这也是目前没任何材料能替代的关键。
路透社早做过统计,美国每年消耗的钻石里,99%都用在工业领域,其中七成以上直接送进半导体工厂,像英特尔、高通这些企业的高端芯片生产线,几乎全靠中国出口的人造钻石粉末做导热层。
而且中国在这条赛道上握着绝对优势,世界钻石交易所的数据显示,全球80%以上的人造钻石产能都在中国,河南、湖北那几家头部企业,单家产能就占全球近20%,加起来能包下全球近60%的产量。
美国芯片产业协会去年的报告也称,2023年美国进口的人造钻石粉末里,77%来自中国,剩下的23%里,还有一半是其他国家从中国买了再转卖的二手货。
所以美国想造高端芯片,就绕不开中国的人造钻石,这不是选不选的问题,是必须要的问题。
可中国这可不是对美国突然发难,更像是美国先动手,我们再回应的反制。
美国其实早在2022年8月就先亮了牌,出台《芯片与科学法案》,给本土芯片企业发补贴,却捆上不能对华出口高端芯片的枷锁。
到2023年,又拉着日本、荷兰搞封锁,连光刻机这种关键设备都不让进中国,明摆着要断中国半导体的路。
中国的反制,其实是一步步补位过来的,最早是稀土,全球60%以上的稀土加工产能都在中国,美国的导弹制导系统、电机,还有芯片衬底,都离不开稀土。
2023年7月,中国把镓和锗列入出口管制,镓是芯片衬底材料的核心,没它做不出高频通信芯片,锗则是红外探测器和光伏芯片的关键原料。
今年11月,人造钻石又即将加入管制清单,等于在半导体材料的关键节点上,再添一道安全阀。
俄罗斯经济学家列瓦申科评价过这套策略,说中国没跟美国搞吵架式对抗,而是抓住了高科技产业链的资源命门。
你卡我设备和成品,我就卡你离不开的原材料,这不是硬碰硬,是用供应链逻辑破局。
美国总说中国靠低端制造,可现在它嘴里的高端芯片,偏偏离不开中国的低端材料,你制裁我的芯片出口,我就限制你的材料供应,谁也别想搞单方面断链。
面对中国这波管制,美国不是没琢磨过绕路,彭博社前段时间出了份分析报告,给美国列了两个备选方案,要么找印度、欧洲的企业合作,要么自己建人造钻石产能,可这两条路其实全是死胡同。
印度近几年确实在推人造钻石产业,但目前产能也就占全球3%,而且技术跟不上。
芯片用的人造钻石得有99.999%的纯度,印度产的大多只有99.9%,里面的杂质会让芯片散热不均,根本没法用。
欧洲的情况更糟,产能不足全球5%,而且主要生产线还得靠中国的设备和技术,就说英国的ElementSix,虽然是全球最大的工业钻石企业,可它的核心生产基地在安徽。
如果想把产能转移走,至少得花3-5年,投上百亿美元,还得重新培养技术工人,半导体行业讲究分秒必争,哪等得起这么久。
自建产能这条路更不现实了,美国芯片产业协会今年的报告说了,美国芯片制造成本比亚洲高44%,这里面有近三成是因为材料供应链被割裂。
现在人造钻石一管制,市场价已经涨了两成,以前中国企业卖人造钻石粉末,一公斤才几十美元,毛利不到5%,基本是薄利多销。
现在有了审批权,不光能控制出口量,还能掌握定价权,部分高纯度产品已经涨到每公斤120美元,还得排队等审批。
要是美国想自己建工厂,光买设备、建生产线就得2年多,再加上调试、量产,至少要3年。
可半导体技术迭代多快,每18个月更新一代,等美国的人造钻石工厂建好,可能已经需要更先进的材料了,到时候又得重新投钱,陷入建成就落后的循环。
更麻烦的是成本会传导到消费者身上,美国芯片企业要是扛不住材料涨价,最后只能把成本加在产品上。
中国的材料管制并不是短期反制,这背后其实藏着更长远的供应链布局,中国正在从被动卖资源转向主动定规则,慢慢改变全球高科技产业链的权力结构。
过去中美在科技上的对垒,中国常处在被动防守的位置,美国禁什么设备,中国就得赶紧组织研发突破,美国限制什么技术,中国企业就得临时调整供应链。
可现在不一样了,靠稀土、镓锗、人造钻石这些关键材料的管控,中国开始掌握话语权。
而且这种管控不是一刀切全禁,是按需审批,只要用途合规,就能正常出口,但用于超算、军用芯片的高纯度产品,审批会严格把关。
这种可调节的尺度,既是外交筹码,也是对全球产业链的保护,美国要是想多拿材料,就得在芯片出口政策上让步,也能避免全球半导体产业全面断链,让其他国家不用在中美之间二选一。
以前中国卖材料,就跟卖白菜似的,别人给多少钱就卖多少,现在有了管制权,我们开始定规则,什么材料能卖、卖给谁、卖多少,都得按我们的标准来。
这不是卡脖子,是拿回本该属于我们的定价权,经济学家克鲁格曼曾经说过,全球化最大的幻觉,就是觉得供应链是无形的。
现在这条链看得越来越清楚,谁控制了关键材料,谁就有底气,谁掌握了供应链节点,谁就有话语权。
美国想靠封锁维持芯片霸权,却忘了产业链是环环相扣的,断我一环,我就能断你更关键的一环。
所以,中国对人造钻石搞出口管制,不是想搞垮美国芯片产业,而是通过这种精准反制,让美国明白,科技博弈不是单向制裁,是双向依存。
你可以限制芯片出口,但你离不开我的材料,我可以突破设备封锁,但也愿意在合理范围内合作。
现在美国面前的选择题其实很现实,是花几年时间、几百亿美元自建材料产能,最后扛着更高的成本和通胀,还是放下霸权思维,跟中国在半导体产业链上搞互利共赢。
不管选哪条路,中国都已经从被动应对变成了主动布局,从稀土到镓锗,再到人造钻石,每一步都是在夯实供应链主动权。
信息来源:
商务部、海关总署:对人造金刚石微粉等超硬材料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和讯网
相关文章
10月13日,英国《金融时报》扔出一记重磅炸弹:荷兰政府居然打着"保障"本土产业的旗号,上演了一出"接管"中国芯片企业安世半导体的大戏。作者开篇就点破...
2025-10-13 0
文 | 普朗鸣编辑 | 普朗鸣最近美国喊着推进芯片独立计划,却被中国的人造钻石出口管制打了个措手不及,美国想要拉上日本东京电子、荷兰ASML一起,想靠...
2025-10-13 0
用了整整 10 年的百度地图说弃就弃,转头投入高德怀抱还直呼 “体验封神”!身边人更是清一色揣着高德地图 —— 高德、百度、腾讯这三大导航巨头,如今差...
2025-10-13 0
10月24日至26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5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WYSS2025)”在温州举行。作为本次峰会的平行论坛...
2025-10-13 0
【无需打开直接搜索微信;-】 操作使用教程: 1.亲,实际上微乐湖北麻将万能开挂器是可以开挂的,确实有挂.2.在"设置DD辅助功能DD微信麻将开挂工具...
2025-10-13 10
近期的存储芯片市场热闹得像开了场狂欢派对,三星、美光这些行业巨头接连喊着涨价,DRAM涨了15%-30%,NAND闪存也涨了5%-10%,有的厂商甚至...
2025-10-13 0
IT之家 10 月 13 日消息,据日经新闻今日报道,日本总务省将构建基于嗅觉、触觉、味觉等五感的脑活动数据库,从 2026 年度起支持日本国立研究开...
2025-10-13 0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陈维城)10月13日消息,金山办公宣布推出WPS 365开放生态体系,该体系由能力层、对接层和应用层组成,目前已拥有超8000家...
2025-10-13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