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第二届「河马杯」来了!AI+微短剧正加速补充人才缺口

排行榜 2025年10月15日 21:16 0 admin

新腕儿 报道

在2025年视听中国·马栏山微短剧之夜活动上,点众负责人发布了第二届「河马杯」赛事。

对点众举办的河马杯大赛,已经不陌生了。

早在去年9月22日,由点众科技承办的第19届中国好创意——首届“河马杯”大学生微短剧专项大赛,在中国传媒大学正式启动。这场大赛后来的效果,令人记忆犹新。

匆匆一年,第二届河马杯,来了。

新增AIGC赛道,还引入了两家影视拍摄基地的支持,为参赛学生提供拍摄场地。

在新一届河马杯中,即将迎来更多内容的可能。

第二届“河马杯”很AI

在2025视听中国·马栏山微短剧之夜活动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携手点众科技、芒果TV等13家头部视听企业,共同发布“微短剧+AIGC”创作计划,旨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微短剧创作中的规模化应用。

该计划将通过技术共享、资源整合与创意协作,构建AIGC驱动的微短剧创作新生态。

第二届「河马杯」来了!AI+微短剧正加速补充人才缺口

会上,点众负责人介绍第二届「河马杯」微短剧大赛。

第二届「河马杯」来了!AI+微短剧正加速补充人才缺口

第二届「河马杯」大学生微短剧专项大赛已经于8月1日开启报名通道,目前已经进入到作品提报阶段,会经过初审和终审两个环节,到12月1日公布奖项。

截至目前,第二届河马杯大赛已经进入郑州大学、吉林艺术学院、大连交通大学等多所重点高校举行了宣讲活动,报名人数突破1000人,央视、人民网等媒体报道,报名还在进行中。

今年河马杯新增的AIGC赛道,是最大的亮点。

为了支持学生参加比赛,创作优质作品,点众科技联合两家头部AI软件公司——智谱、VIDU,全程提供产品的技术支持。

除此之外,点众科技还在赛事中引进横店影视城和拾方影视基地两家基地为学生提供免费拍摄基地支持。

在时下市场中,微短剧的市场前景与日俱增,而河马杯的出现,让高校学生积极参与到短剧风口时代浪潮中,亲身感受微短剧这项备受关注的内容形式表达的趣味性,同时,在赛事中,学生们的才华能力得到真枪实弹的锻炼,收获了成长。

去年9月份启动的首届河马杯大赛,历时三个月时间,吸引全国10000名高校学子参与,征集作品超6000部,总播放量突破2亿次,投票总数近1000万票。最终出现了主打AI真人科幻题材《逆袭之我竟是超能仿生人》、温情故事题材《童真理发屋》,还有大学生穿越题材《时空穿越体验卡之播音生篇》等不少优质短剧作品。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人工智能+”列为独立章节,要求推动大模型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培育数字产业集群,强大AI核心地位“人工智能+”,sora2的发布也为AI生成视频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在新一届河马杯中,点众科技快速跟进“人工智能+”政策和市场风向,以AI微短剧赛道快速响应。

“河马杯”承责任 育人才

从首届赛事的“引才入局” 到第二届的 “AI 赋能”,点众科技的行动远不止一场行业赛事的运营,更在以实际举措践行企业社会责任,为微短剧产业的创新升级与人才储备搭建坚实桥梁。

作为微短剧领域的头部企业,点众主动承接起“产业赋能教育、教育反哺产业” 的责任 —— 通过联合 50 多所名校,包括中央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合作成立 “微短剧学研基地”、开设 AI 创作与编剧实务等实训课程,它打破了高校专业教育与产业实际需求间的壁垒,让学生在校园阶段就能接触行业前沿技术与创作逻辑,将知识转化为可落地的实践能力。这种 “以赛促学、以学带练” 的模式,不仅帮助内容相关专业大学生降低了职场准入门槛,更直接缓解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用企业力量呼应了国家 “稳就业、促就业” 的政策导向。

从践行社会责任到筑牢人才根基,点众科技以“河马杯” 为纽带链接企业与人才,让“企业赋能产业、人才驱动未来”。不仅让微短剧行业在 AI 时代的浪潮中更具竞争力,更是为行业培养更多人才储备 —— 而这,正是推动微短剧产业从 “风口” 走向 “长坡” 的核心力量。(转载自新腕儿 )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