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AI“后浪”集结!2025年东莞市中小学生科技节启动

排行榜 2025年10月15日 21:44 1 aa

乘着“人工智能+”的东风,10月15日下午,以“AI科学 AI未来”为主题的2025年东莞市中小学生科技节在南城商务区北部学校拉开帷幕。东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晓棠,华南师范大学原校长、广东省中小学科学教育指导中心主任王恩科,东莞市政府副秘书长张玉成,东莞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叶淦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物理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魏红祥,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广东省中小学科学教育指导中心副主任王丰,市科技局、市科协以及各园区、镇街教育主管部门等有关代表出席启动仪式。

今年科技节以践行正确育人观为主旨,结合推进“每周半天”“周三无作业日”等重点工作,以科创活动为主线,共设置了六大板块共十五项活动,体现科学教育与思政教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五育融合”特色,成为东莞破五唯强五育、践行正确育人观的生动注解。

重磅项目发布 科创新星闪耀

启动仪式上,2025年东莞市中小学生“好问题”大赛获奖名单、东莞市第二届中小学“十佳科创之星”评选结果先后公布。其中,今年7月启动第二届“好问题”大赛,聚焦数学与思维、生命科学、物质与化学、物理学、天文学、地球科学、技术与工程、人工智能应用等8大领域,共征集到近万件作品,数量较去年翻番,更有外省市学生报名投稿。经专业评选,最终20个“好问题”脱颖而出,并在10月13日进行决赛现场答辩。

AI“后浪”集结!2025年东莞市中小学生科技节启动AI“后浪”集结!2025年东莞市中小学生科技节启动AI“后浪”集结!2025年东莞市中小学生科技节启动

颁奖 主办方供图

与此同时,在去年启动首届“科创之星”认定工作基础上,今年继续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开放报名,并由专家组成评委团依据评价体系评定,共认定了400多名科创之星,最终10名同学荣获“十佳科创之星”称号。据悉,结合“好问题”大赛和“科创之星”培育,东莞将进一步推进少年科学院实施,组织开展“小院士”科学营,探索拔尖创新后备人才的早期培养、贯通培养、集中培养和协同培养。

颁奖过后,现场重磅发布了《探秘莞邑-每周半天校外科普特色活动指南》,该指南围绕“科学+教育科研”“科学+科技场馆”“科学+产业发展”“科学+生命健康”“科学+生态农林”“科学+非遗文化”六大主题,整合了全市122个探秘场馆,为各校系统化开展校外科普实践提供了场所及内容参考。

在推动每周半天校外特色活动的基础上,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市教育大会精神,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将正确育人观转化为生动的教育实践与创新行动,市教育局还在本届科技节上启动2025年东莞市中小学(幼儿园)“五育融合”好项目大赛,共设置融合育人、德育铸魂、智育赋能、体育强魄、美育润心、劳育砺行六大类别。通过镇街推荐、市级评审、现场展示,最终评选出10个金牌项目,进行表彰和广泛推广。

点燃AI创新火花 激发科技报国志向

AI“后浪”集结!2025年东莞市中小学生科技节启动

课堂现场 主办方供图

立足人工智能前沿,塘厦第二初级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宋阳、东莞市南城商务区北部学校综合实践专任教师谭创文在科技节现场带来一堂人工智能课。课程以“智创吉祥物-AI赋能东莞科技节创意设计”为主题,创新性地融合AI绘画、视频生成与VR沉浸技术,通过“提示词设计—图像生成—动态呈现—全景展示”的完整创作链,既增强地域认同感,又让学生在真实任务中体验多模态AI技术的应用价值。

AI“后浪”集结!2025年东莞市中小学生科技节启动AI“后浪”集结!2025年东莞市中小学生科技节启动

活动现场 主办方供图

另一边,“每周半天科普特色活动成果展”“科创小达人”运动会和“三模一电”展示活动热闹非凡,现场科技感满满。其中,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每周半天科普特色活动成果展”汇聚全市33个镇街(园区),聚焦教育、交通、医疗等八大领域,通过科学小实验、科技工作坊、探索游戏等形式开展“观摩+体验+游园”活动,让学生们亲身体验AI技术成就。

AI“后浪”集结!2025年东莞市中小学生科技节启动AI“后浪”集结!2025年东莞市中小学生科技节启动

项目展示 主办方供图

“科创小达人”运动会精心策划了水火箭比高、铁丝陀螺比久、气弓箭打靶比准等6个兼具趣味性与挑战性的比赛及展示项目,这些项目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让学生们在亲身实践中灵活运用科学知识,有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三模一电”展示活动同样看点十足,不仅有精彩绝伦的飞行表演,还有多种水上项目的展示,充分展现了东莞市高水平科技项目成果。

AI“后浪”集结!2025年东莞市中小学生科技节启动

科创思政课 主办方供图

此外,当天全市中小学生同上一堂科创思政课,全国最美教师胡嵘苹与学子共话科技强国梦。该课程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主线,通过机器人表演、情景剧、路演和AI互动等形式,展现科创少年的创新实践与家国情怀。课堂上,学生分组探讨科学家精神、团队协作、科技解决民生问题及推动社会进步等主题,整堂课将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相融合,不仅激发了青少年的创新热情与时代担当,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科技报国的种子,引导年轻一代树立远大志向,肩负起民族复兴的重任。

文| 记者 余晓玲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