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厦门:1天就能写出百万播放量歌曲!这个新工种太酷了!

景点排名 2025年11月11日 09:13 0 aa
厦门:1天就能写出百万播放量歌曲!这个新工种太酷了!厦门:1天就能写出百万播放量歌曲!这个新工种太酷了!

明天

2025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

将在厦门开幕

这项中国大陆历史最悠久

最专业的电影评奖活动

引来许多优秀电影人、影片竞相角逐

厦门:1天就能写出百万播放量歌曲!这个新工种太酷了!

前不久

“全年金鸡 | AIGC青少年创新训练营”结营

这是今年金鸡百花电影节

“全年金鸡”的活动之一

近20组家庭带着好奇与期待

走进AI(人工智能)创作世界

解锁AIGC应用技能

尝试用AIGC技术

创作出一部部动人的作品

厦门:1天就能写出百万播放量歌曲!这个新工种太酷了!厦门:1天就能写出百万播放量歌曲!这个新工种太酷了!厦门:1天就能写出百万播放量歌曲!这个新工种太酷了!

AIGC产出的作品

AIGC,也就是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是近年来涌现的新型创作方式。如今,AIGC电影短片已跻身各个电影节,AIGC创作者涌现。今年7月,厦门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AIGC专委会成立,目前已吸纳20多家厦门本土企业和个人。

今天

我们一起来探秘

人社部今年公布的新工种

——生成式人工智能动画制作员

厦门:1天就能写出百万播放量歌曲!这个新工种太酷了!

籍宇泽

入行一年半

就从学生成长为团队负责人

入行一年半,“00后”籍宇泽就从一名学生成长为公司的创意负责人之一,把“AIGC是年轻人的世界”诠释得淋漓尽致。

厦门:1天就能写出百万播放量歌曲!这个新工种太酷了!

01

“下咒语”摸索AI视频

第一次就产出获奖作品

2024年4月,还在华侨大学就读的籍宇泽,了解到学校要举办以“我和我的母校”为主题的“AIMV(AI技术在音乐视频制作中的创新应用)五四青年歌会”,活动要求用AI工具制作MV(音乐视频),并可以参加评选。

尽管当时对AI了解不多,但籍宇泽依然主动报名,探索AI影像创作的可能性。他认为,AI是新领域、新方向,值得年轻人尝试。于是,他拉上两名同学组队,一起学习如何利用AI进行视频创作。那时正值毕业季,他们决定以“告别与成长”为主题,制作一个关于青春与离别的视频——既有怀念与向往,也藏着一丝淡淡的忧愁。他们一边琢磨如何向电脑“下命令”,一边摸索AI影像的叙事语言。

当时的AI还没有现在这么便捷,使用者需要用特定的固定格式与AI对话,被大家戏称为“咒语”。籍宇泽一开始也不知道怎么与AI对话,只能一边摸索一边修改,才逐渐摸出门道。他笑说,他学会的第一条AI法则是:越具象的语言,越接近真实。

摸索的过程,很枯燥也很有趣。籍宇泽说,AI不是随便生图,使用者得先在脑海里构思画面,比如构图、景别、色彩等,再在AI生成的内容中找出最接近预想的。一张图片往往要反复生成几十次才能满意,整个视频累计生成两百余次。一个月后,时长3分48秒的AIMV《韶华人间》最终完成。“真正要走出学校那天,并不很远,再见二字快而简洁,似乎不像正式的告别……”这部毕业MV夺得“AIMV五四青年歌会”最佳画面奖,也成为华侨大学首部AI制作的毕业MV。

02

8人奋战近三个月

才浓缩出1分多钟的成片

从那以后,籍宇泽踏入AIGC领域,加入AINext(继来之(厦门)人工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与前辈一道探索创作流程。

今年,国内多款中文AIGC工具相继发布,创作效率显著提升——输入中文就能得到更贴合需求的初稿。但提高效率的同时,创作的挑战并未减少:如何在高产出中保持风格统一与叙事准确,这考验着团队的审美与方法论。

在2025年苏迪曼杯的宣传片中,团队尝试以AI复原赛事历史,并以吉祥物“A萌”串联16支参赛队的城市地标。片中出现的“1986年国际羽联理事会上苏迪曼提出办赛构想”的画面,源于史料还原。但由于仅存少量影像与照片,团队大量检索资料,复核会场环境与人物信息,在可考证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想象,补全表情、站姿与机位角度等细节。

真实人物与激烈动作始终是AIGC的“双重难点”:前者容错率低,稍有偏差就变得不可信;后者涉及姿态与时间的连贯控制,容易失衡。为此,团队采用“海量生成—严格筛选—统一风格”的流程:8名成员协作近三个月,累计生成数万张画面,最终筛选出最理想的素材,浓缩成时长1分16秒的成片。在“随机与确定”之间反复校准,既是AIGC的魅力,也是它的门槛。

03

从建筑学跨界AIGC

门槛不高但考验想象力

对籍宇泽而言,进入AIGC的门槛并不高——学得快、坐得住,就能掌握市面上大部分AI工具。但要真正让作品“有灵魂”,靠的不是技术,而是审美与想象力。

在籍宇泽所在的团队,这个岗位被称作“AIGC创意设计师”。入行一年半,他逐渐形成自己的理解:“AI的想象力边界,取决于人类想象力的边界。只有人足够有趣,AI的世界才会生动。”

从建筑学跨入AIGC,看似跨度巨大,实则一脉相承。“建筑和AI创作一样,都需要空间感、节奏感与美学判断。”籍宇泽说。在他眼中,AIGC是一种拥有生命力的技术——它能实现传统影片无法呈现的想象场景,将制作周期和成本缩短五倍以上,且依旧保留情感的温度与艺术的张力。他笑说:“AIGC的关键不在于完美,而在于不断追求完美的过程。当技术被赋予情感,它就成了一种新的艺术语言。”

吴子能

大势所趋 科普博主转换赛道

从事AIGC行业之前,吴子能是科普博主,已经深耕内容创作多年。那么,是什么样的机遇,让他转变想法,转战AIGC行业?

厦门:1天就能写出百万播放量歌曲!这个新工种太酷了!

01

从比较“笨”的AI工具入手

如今已是得心应手

2022年11月30日,OpenAI(一家人工智能公司)发布ChatGPT(聊天机器人程序),引爆生成式人工智能革命。吴子能意识到,这项技术将对内容创作生态乃至社会生产力带来变革性影响,于是开始关注AI大模型,学习掌握相关应用技巧。很快,国产大模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不断迭代优化,慢慢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基础。他决定尽早入局,全身心投入AIGC行业。

2024年初,吴子能和几名AI爱好者一拍即合,尝试使用国内AI大模型创作《三体》短片。他们精选《三体》中的十几个名场面,用文心一言、通义千问等模型辅助生成分镜表格,用美图Whee(AI视觉创作工具)、悠船(图像生成工具)生成分镜图片,用剪映Dreamina(AI图片创作工具)将分镜图片转成动态视频,最终用剪映剪辑成片。这不仅是对《三体》的致敬,也是对当时国内AI大模型能力边界的一次测试。

“那时候,AI工具还比较‘笨’,不太容易生成令人满意的内容。”吴子能说。但现在,AI工具变得智能了许多,他在发出精准指令方面也得心应手:“一张专业摄影作品:正午时分,微微俯视,宁静的池塘中央,一朵粉色荷花正在优雅绽放。柔和暖光为娇嫩的花瓣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轮廓光,花瓣上的露珠闪烁着橙色的光芒。”指令一发出,一张娇艳欲滴的荷花图片就快速生成了,几乎不用修改。

02

负责教育培训板块

提升青少年素养

现在,吴子能在团队中主要负责教育培训板块。在“全年金鸡 | AIGC青少年创新训练营”,他就是主讲老师之一。他通过精心的课程设计与耐心的教学指导,帮助青少年与家长合作完成人生第一部AI视频短片,学习使用AI辅助剧本撰写、分镜设计、画面生成、动画制作、配音配乐、视频剪辑的创作全链路,涵盖AI文本生成、图片生成、视频生成、音频生成等核心AIGC技能。

青少年呈现的作品中藏着许多特别的故事。比如,一名五年级女生最近和爸爸妈妈一起看《射雕英雄传》,对武侠产生兴趣,就用AI创作水墨风格的武侠短片《清风明月》;二年级小男生喜欢《三国演义》,还是小小科幻迷,就用AI创作《云长追光梦之旅》,讲述一群小航天员乘坐“云长追光号”探索外星球的故事。

“AIGC能够让我们的创意得到更自由的表达。掌握AIGC技术的应用技巧,对提升青少年人工智能素养有重要意义。”吴子能说。

陈翔

走入AIGC的世界 竟是因为梦境

走入AIGC的世界,有人是因为比赛,有人是因为大趋势,陈翔却是因为梦境。陈翔有记录梦境的习惯,且延续了十年。他把梦境用文字描述,AI工具Midjourney迅速为他生成图片。他把文字和图片都记录下来,“图片很模糊,但很好玩”。从今年8月开始,他与AI的对话已超过150万字。

厦门:1天就能写出百万播放量歌曲!这个新工种太酷了!

01

找到小众赛道

用AI做虚拟头像

陈翔是一名产品经理,活跃在AIGC行业是他的爱好。在他看来,AI不仅是工具,也是导师。他常常跟AI对话,探讨生活哲学。

2022年,在美国一项艺术比赛中,一幅名为《太空歌剧院》的画作获得某个类别的冠军,并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原因在于,它是由AI制作的。陈翔关注到这个消息,并玩起“破解”游戏——像看图写作文一样,他对AI下指令,看能不能生成与之相似的图片,玩了两三天,真的生成了类似的图片。

AI用起来这么顺利,陈翔在这里找到了一条小众赛道——用AI做虚拟头像。他认为,现在大部分人都有社交账号,有的人不想用真人头像,有设计感、蕴含特殊意义的头像就是刚性需求。

用AI生图,一键即可搞定,但“把图交给客户的那一刻,才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陈翔说,客户可能会说头发波浪不够,腰不够细,狗不太像……反复沟通、反复修改是常有的事,但很有成就感。有一次,他在社交网站上刷到一位朋友的头像,居然是他做的。

02

花一天时间完成的歌曲

上线当天就火了

今年初,许多美国用户从TikTok(抖音国际版本)转向小红书。陈翔蹭了个热点,用AI创作歌曲《从加州到小红书》,融合中国风和美国乡村音乐旋律,上线2天,浏览量就突破400万。

“从上午八点做到晚上八点,一天完成。”陈翔说,当时他坐在沙发上,饿了就啃馒头,用AI生成歌词,又生成曲谱,做图、做视频、剪辑……一鼓作气。歌曲上线当天就火了,之前涨不动的粉丝数,也一下子突破十万。歌曲下面有人评论:英文歌词、中文歌词和古诗歌词,三者相得益彰,高手在民间。有央媒也转发了这首歌曲,形容“它完美地捕捉了两种文化共同的幽默和温暖”。

“我感觉世界给了我新的使命。”陈翔说。之后,他又用10个小时完成一首以巴以冲突为主题的歌曲。这首歌曲长达十分钟,用了英语、希伯来语、阿拉伯语三种语言。陈翔没有使用具体画面,因为他觉得没有理想的画面能表达他想呈现的意境。“我把自己关在图书馆里,从下午到晚上,一口水都没喝。”陈翔说,这是目前为止他最满意的作品。

来源:厦门晚报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