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并购后如何实现“1+1>2”?曼哈格(上海 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曼哈格”)与广电计量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广电计量”)的这场“双向奔赴”...
2025-10-17 0
行业并购后如何实现“1+1>2”?曼哈格(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曼哈格”)与广电计量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广电计量”)的这场“双向奔赴”,或许提供了一个生动样本。
在第二十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BCEIA 2025)的喧嚣现场,我们见到了刚从展区赶回来的曼哈格(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石磊——他手里还攥着几份热乎乎的行业资料,身上却没有奔波的浮躁,反倒透着一股行业人特有的务实沉静。就像他口中介绍的扎根标准物质领域25年的曼哈格:既有“打破国外垄断”的锐度,也始终守着“把检测标尺做准做稳”的耐心。
曼哈格(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 石磊
2025年1月24日,广电计量收购曼哈格的消息在检验检测圈掀起不小波澜。如今再谈这场整合,曼哈格创始人石磊没有用“收购”“并入”这类带着强弱感的词,反而频频提起“双向奔赴”:“不是谁吞了谁,是两股力量拧成了一股绳。以前我们是‘单打独斗’做标准物质,现在成了广电计量带着我们一起‘集团军作战’,连看市场的视角都不一样了。”
融合半年,变化何在?
回顾这半年的融合过程,石磊最感慨的是双方理念的高度契合。
石磊坦言,最大的变化不是转型或调整,而是融合加速。“双方本来就是上下游关系,有4年多的合作基础,文化理念非常认同。”现在成为“一家人”,走得更快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具体而言,变化体现在两个核心维度上。一方面是客户资源的扩充。“广电计量作为上市公司,是几万家客户的计量供应商,客户广度比我们宽很多。”曼哈格得以快速对接这些资源,形成业务协同。
另一方面是资金和研发的投入。“资金投入让我们的供货能力和研发进度都得到了大幅提升。”石磊表示,原本可能需要三五年完成的布局,现在一两年就能实现。
从“等订单生产”到“现货秒发”:半年整合的“客户体验革命”
“以前是单打独斗,现在是合力出击。”石磊如此形容并购前后的差异。
对检验检测行业的人来说,标准物质的“库存焦虑”几乎是通病——订早了怕过期浪费,订晚了怕耽误实验,尤其是一些进口品种,动辄要等一两个月。石磊记得,以前曼哈格常遇到客户催单:“你们能不能快点?我们实验室等着用呢!”但那时受限于资金和数据储备,很多时候只能“等订单生产”。
“现在不一样了。”石磊的语气里带着明显的底气,“广电计量进来后,不光是给了资金支持,更重要的是把他们服务几万家客户的‘需求数据’和我们的‘标准物质数据’打通了。我们25年积累了几十万条标准物质基础数据,再加上九顶软件的算法,能精准预测未来几个月客户要什么、要多少。现在客户要货,基本都是现货秒发,库存现货率比半年前提升了一大截。”
这种变化不是“纸上谈兵”。石磊给我们算了笔账:以前客户买回去的标准物质,有40%-50%会因为过期浪费掉,尤其是临床、制药领域的特殊品种,保质期短、价格高,浪费起来让人心疼。“现在我们能帮客户‘按需备货’,既不用他们压资金囤货,也不用怕急用时没货。有个做食品检测的客户说,这半年他们的检测效率提高了20%,成本降了近30%——这就是最实在的‘客户体感’。”
加入广电计量之后,曼哈格的客户拓展再上一个台阶。以前曼哈格主要服务中小实验室,很多国家级大项目连投标资格都没有。现在借着广电计量的平台,他们能接触到国家食药监、环境监测总站、农业农村部的项目,甚至还接到了中国科学院某研究所的定制需求——“对方说,以前找国外企业做定制,不仅贵,沟通还复杂,现在找我们,既能按他们的实验需求调整,交付周期还能缩短一半。”
这份“攥指成拳”的底气,早在2020年就已埋下伏笔——彼时广电计量已着手布局标准物质领域,通过收购将深圳市博林达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博林达”)纳入体系。作为一家集标准物质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企业,博林达不仅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还获评深圳市 “专精特新” 企业,更在无机标准物质赛道占据国内领先地位:作为国内最大的无机标准物质生产厂家,它在化学分析市场深耕多年,凭借稳定的产品质量与专业服务积累了深厚口碑。如今博林达与曼哈格形成 “有机 + 无机” 的协同互补,在标准物质领域共同发力,为行业的国产替代与技术升级注入更多动能。
打破“80%进口依赖”:标准物质的“国产替代不是模仿,是超越”
在标准物质领域,国产化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聊到标准物质领域的“卡脖子”问题,石磊的语气沉了下来。“你知道吗?在临床质谱、新污染物、高纯半导体材料这些领域,以前进口标准物质的依赖度超过80%。国外企业不仅价格高,还会‘卡供应’——有时候明明有货,却以‘技术限制’为由不卖给你,尤其是在芯片、制药这些关键领域。”
但这种局面正在被打破。半年前,曼哈格在临床质谱同位素内标领域取得了突破。“以前这个品种全靠进口,一毫升要卖几千块,很多医院实验室都舍不得用。我们花了三年研发,不仅做出来了,纯度还比进口的高0.5个百分点,成本直接降了40%。在接受投资后,我们有更充足的投入去推进这些项目。”
石磊强调,曼哈格的“国产替代”不是“照葫芦画瓢”:“国外的标准物质是按他们的检测体系做的,不一定适配国内的实验条件。比如土壤新污染物检测,国外的标品针对的是他们的土壤类型,我们做的标品会结合国内不同区域的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调整,检测数据更准。有客户反馈,用我们的标品做出来的数据,和国外标品的比对误差能控制在0.1%以内——这就是‘中国特色’的破局思路:不是模仿,是更适配、更精准的超越。”
这种“超越”背后,是25年的积累。如今曼哈格已研发出300多种GBW国家标准物质,拥有CNAS认可项目100多项,服务过药明康德、百济神州等制药龙头,甚至还为某国产靶向药的“出海”提供了标准物质支持。石磊说,“以前我们代理国外品牌,现在我们的产品能跟着中国药企‘出海’,这才是‘中国制造’的底气。”
从“食品环境”到“芯片临床”:未来两年的“三大主攻方向”
面向未来,曼哈格的发展路径十分清晰。
当被问及未来规划时,石磊明确提到了三个方向:新能源半导体、临床医疗、数据平台。
第一个是新能源和半导体材料。现在国内PCB生产、集成电路企业对高纯试剂、电池材料的标准物质需求特别大,以前都靠进口,我们现在和广电计量、博林达联合研发,明年就能推出一批新品,比如高纯硅基标准物质,纯度能达到99.9999%,能满足芯片制造的检测需求。
第二个是临床医疗领域的国产化深化。石磊说:“现在国内医院的临床质谱检测,还有很多关键标品依赖进口,我们计划未来两年把临床领域的国产替代率从现在的30%提升到60%,尤其是肿瘤标志物、微量元素这些细分领域,要做出比进口更稳定的标品。”
第三个是数据平台。这是石磊最看重的“长期布局”。他说:“我们要把标准物质的‘研发数据、生产数据、客户使用数据’全部打通,用AI智能推荐配方。这不仅能加快研发速度,还能帮客户降低实验风险——未来的标准物质竞争,不是‘卖产品’,而是‘卖解决方案’。”
有了广电计量的平台支持,曼哈格的国际视野也更加开阔。“未来三五年,我们希望实现全品类覆盖,不仅在国内市场站稳,还要走向国际。”石磊透露,公司正与广电计量、博林达一起开拓国际市场,并已经取得部分成效。“让‘中国标准’被世界认可——这是我们这代标准物质人的梦想。”
“现在我们已有7%的业务是出口,主要销往东南亚、中东。这些规划与国家战略高度契合。未来我们会借助广电计量的海外布局,把‘中国标准’推向更多国家。”
对于标准物质行业的未来,石磊充满信心:“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中国在关键领域的检测技术都能使用中国研发制造的标准物质。”
从“广州创业”到“集团军作战”,不变的是“把标尺做准”
石磊聊起了25年前的创业经历。那时他和夫人在北京做了三年实验室分析,觉得“个人收入差,还不如自己干”,于是跑到广州成立了最初的公司——“那时候广州的氛围特别务实,大家不搞虚的,就是闷头干事。我们从代理国外标准物质做起,看着国内行业从‘没标准’到‘有标准’,从‘用国外标准’到‘做中国标准’,这25年就像一场长跑。”
“有人问我,被广电计量收购后,会不会失去‘自主权’?其实不会。”石磊笑着说,“我们团队还保持着49%的股份,管理灵活性没丢,在曼哈格成立25周年之际加入广电计量这个‘大家庭’,就像两个一起跑的人,现在手拉手一起跑,跑得更快、更远。”
石磊说:“标准物质,看着是一瓶瓶液体、粉末,其实是检测行业的‘诚信标尺’。以前我们是‘守好自己的标尺’,现在我们在广电计量的支持下,可以‘把中国的标尺做准、做稳,让全世界都认可’。”
对检验检测产业链中的行业人来说,这份“标尺情怀”或许比任何商业成绩都更动人——毕竟,在这个靠“数据说话”的行业里,最珍贵的从来不是“卖了多少标品”,而是“每一份数据都经得起检验”。
这场变革背后,是像曼哈格这样的企业25年如一日的坚持,也是广电计量等国有上市公司的战略视野,更是中国制造业整体升级的必然要求。
相关文章
行业并购后如何实现“1+1>2”?曼哈格(上海 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曼哈格”)与广电计量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广电计量”)的这场“双向奔赴”...
2025-10-17 0
10月17日上午9点,国行版iPhone Air正式开启预售。据鲁中晨报报道,仅5分钟,苹果官网首批iPhone Air便宣告售罄,目前零售店已无现货...
2025-10-17 0
中国科学家开发出一种革命性的显微成像技术,能够在单分子水平上同时追踪生物分子的三维运动轨迹和微环境变化,为理解细胞内复杂生命过程打开了全新窗口。这项名...
2025-10-17 0
小白测评2025-10-17 15:40:27本月待发新机非常多,真我GT8系列定档 10月21日15点发布,目前外观已经公布,今日官方公布了代言人。...
2025-10-17 0
大皖新闻讯本届广交会第一期以“先进制造”为主题,设立服务机器人专区,集中展示中国服务机器人最新发展成果,不仅吸引全球多家工商机构和头部采购商参观洽谈,...
2025-10-17 0
IT之家 10 月 17 日消息,视频平台 Youtube 本周更新了其视频播放器界面,新的窗口 UI 将适用于移动、网页和电视端的油管平台。可以看到...
2025-10-17 0
价值数十亿迪拉姆的阿联酋“星际之门”项目正在以指数级速度推进,首期工程将在两年内完工,整个5吉瓦级项目将在未来数年全面落成。官员周四透露,目前约有35...
2025-10-17 0
IT之家 10 月 17 日消息,阿里巴巴和蚂蚁集团今日宣布,共同投资约 66 亿元人民币,设立两家公司的香港总部。阿里与蚂蚁表示,作为全球科技企业,...
2025-10-17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