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组织评选的“2025全球十大工程成就”对外发布,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入选。中线穿黄工程“2025全球十大工...
2025-10-18 0
2025年10月15日晚,均普智能突然扔出个大消息要搞定增,募集资金不超过11.61亿元。
我平时就爱盯科技公司的转型动作,看到这个数第一反应是“这是要allin具身智能啊”。
果不其然,公告里写着,扣除发行费用后,超一半的钱5.51亿元,都要砸进智能机器人研发及产业化。
剩下的才分给医疗健康设备、信息化建设和补充流动资金。
作为均胜集团旗下的智能制造公司,均普之前主要做装配和检测设备,现在突然往具身智能钻,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是主营业务有点扛不住了。
不过这步“跨界棋”到底走得对不对,还得慢慢掰扯。
5.51亿砸机器人!“贾维斯”加200台产能,能成吗?
均普在具身智能这块,其实早有动作。
2023年就成立了人形机器人研究院,还搞出了个叫“贾维斯”的机器人,现在已经迭代过好几版了。
今年4月,它又跟智元机器人合伙开了家公司叫普智未来,专门搞通用型人形机器人本体,还针对工业场景做二次开发。
老实讲,一开始我觉得这合资公司可能就是“蹭热度”,没成想6月底就拿到了2800万元的订单,还是人形机器人的生产和销售订单。
8月的时候,均普又说普智未来要在工厂里下线约200台具身智能机器人,有做人形的,也有做轮式的。
均胜集团的周兴宥还说,明年产能要扩到2000台,满足量产需求。
这个进度看起来挺快,但细想有两个问题。
一是“贾维斯”的技术到底咋样?查了下公司的技术白皮书,现在迭代到2.0版本,有6轴机械臂,定位精度能到±0.02毫米,还支持视觉引导抓取,听着还行,但暂时还不能像人一样全尺寸行走,只能做桌面级的工业操作。
二是产能能不能兑现?200台还好说,明年要到2000台,得有足够的订单撑着才行,要是生产出来卖不出去,那就麻烦了。
均普选的合作方倒是有点东西。
跟禾川机器人、节卡机器人都有合作,禾川是国内伺服系统的龙头,节卡在协作机器人领域也有口碑,这些合作能补它核心零部件的短板。
还有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国地共建的具身智能创新中心,这些学术机构能帮着搞算法研发。
这么看,它不是“单打独斗”,有外援撑着,风险能小点儿。
均普敢砸这么多钱,肯定是看中了具身智能的市场潜力。
它引用行业预测说,2024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才25.62亿元,2025年就能涨到63.39亿元,同比翻一倍还多;到2030年能破600亿元,2035年更是能超4000亿元。
这数听着确实诱人,但行业里的质疑声也不少。
iRobot的创始人罗德尼・布鲁克斯最近就说,人类手部有1.7万个触觉感受器,现在的机器人根本没法复制这种复杂性。
机器学习在语音、图像上能突破,是因为有几十年的数据积累,可触觉领域没这么多数据。
他还说,全尺寸人形机器人维持平衡特别费电,一旦摔倒就有安全隐患,尺寸翻倍的话,跌倒释放的能量能增加八倍。
他甚至预测,未来15年里,真正能成的“类人”机器人,可能会放弃人形外观,改成轮式移动加多个机械臂的混合结构。
头豹研究院的刘彩羽也说,现在具身智能机器人还在技术验证往商业化过渡的阶段,全面规模化落地至少得3-5年。
硬件上,高精度传感器、仿生执行器这些核心部件都没完全成熟,还都是“非标”的,成本特别高,各个部件的接口和通信协议也不统一,导致整机成本居高不下,现在一台就得百万元级,比工业场景能接受的成本阈值高3-5倍。
软件方面更麻烦,算法要融合多种模态的数据,难度大,高质量的训练数据又少,还没有统一的底层控制基座,不同系统模块对接起来特别费劲。
我觉得这些质疑都说到了点子上。
之前看智元机器人拿了数亿元工业订单,原力无限拿了2.6亿元文旅订单,看着热闹,但仔细看就知道,这些订单里的机器人都是“简化版”的,不是全尺寸人形的,功能也比较单一,比如就负责焊接或者景区导览。
真正能像人一样灵活的机器人,现在还在实验室里呢。
均普说2025年是量产元年,怕是有点太乐观了。
营收下滑还亏着钱,这波“豪赌”风险不小均普现在的日子其实不好过。
2025年上半年,它营收10.32亿元,比去年同期少了7.86%;净亏损2776.70万元,虽然比去年亏得少了点,但还是在亏;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才3027.42万元,同比少了84.64%,“造血”能力明显下降。
主营业务承压,才想着转型具身智能找第二增长曲线,这能理解。
但具身智能这赛道,又费钱又费技术。
定增募资里,有1.5亿元是用来补充流动资金的,说明公司现在手头也不宽裕。
要是后续研发超了预算,或者订单回款慢了,资金链很可能出问题。
市场好像也不看好这次定增。
10月16日,均普智能股价直接跌了7.97%,报收12.82元/股,总市值只剩157.47亿元。
投资者心里肯定在犯嘀咕:均普到底能不能突破技术瓶颈?
这么大的投入啥时候能有回报?现在行业里,埃斯顿已经推出了成本60万元的工业具身机器人,还拿了1.2亿元订单;智元在人形机器人运动控制上的优势也比均普大,均普想从这些对手手里抢市场,难度不小。
说实话,我觉得均普这次转型,机遇和风险一半一半。
要是能先聚焦工业垂类场景,像埃斯顿那样用国产部件降成本,把机器人价格压下来,先拿点实实在在的订单,积累数据和经验,后续还有机会。
但要是眼高手低,一门心思想搞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又解决不了成本和技术问题,很可能两头空。
毕竟现在的市场,不缺“画饼”的公司,缺的是能把“饼”做出来卖出去的公司。
相关文章
近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组织评选的“2025全球十大工程成就”对外发布,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入选。中线穿黄工程“2025全球十大工...
2025-10-18 0
2025年10月15日晚,均普智能突然扔出个大消息要搞定增,募集资金不超过11.61亿元。我平时就爱盯科技公司的转型动作,看到这个数第一反应是“这是要...
2025-10-18 0
现在浏览器圈又开打了,这次不是比谁开网页快,也不是比谁标签页多,而是比谁的AI更能“替人办事”。以前咱们用浏览器,搜个东西得自己点一堆链接,找个旅游攻...
2025-10-18 0
10月15日荣耀Magic8系列发布会上,一个充满未来感的视频让全场屏住呼吸:一部手机自动展开隐藏式机械臂,精准跟拍奔跑的孩子,还能主动调整角度避开逆...
2025-10-18 1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佛手十三道有漏洞吗,以及佛手十三道技巧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十三道规则 十三道规则中,牌的大小顺序...
2025-10-18 0
一部iPhone的制造需要调动全球四十多个国家的资源,它不仅是科技产品,更是全球供应链1.0时代的巅峰代表。然而这个运行数十年的庞大系统正面临重构,一...
2025-10-18 0
近日,2025 LINE FRIENDS 第六届中国授权大会(IPX Summit) 于上海成功举办。自2022年品牌升级为“IPX”(Impress...
2025-10-18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