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mate80系列在1126的时候,可能发布,接下来的产品消息会有很多。其实这一代产品,值得关注的地方,就是芯片,但最不重要的也是芯片,毕竟现在的系...
2025-10-19 0
最近很多人都在聊稀土,有人说这东西不就是些土嘛,能有多金贵?
可要是真这么想,那可就大错特错了,我们今天就好好说说,中国的稀土到底牛在哪,为什么西方拼了命也追不上,还有这次出口管制背后藏着的大棋。
可能有人不知道,稀土这东西本身不值啥钱,值钱的是把它提纯的技术。
西方那边其实不缺稀土矿,就算自己国家没有,想从别的地方弄点也不难。
可难就难在提纯上,纯度不够的稀土,跟地里的普通泥巴没两样,根本派不上大用场。
早在上世纪70年代之前,我们国家手里握着全球最丰富的稀土资源,却因为没掌握冶炼提纯技术,只能眼睁睁看着好东西卖不上价。
那时候我们出口的都是原始矿砂,价格低得可怜,西方国家把这些矿砂买回去,提纯加工后,再以黄金般的价格卖回给我们。
当时有人说“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这话听着像是夸我们,实际上更像是一种嘲讽,守着宝贝却不会用,只能被别人卡脖子。
就在大家都觉得我们只能这样被动下去的时候,有个人站了出来,他就是徐光宪院士,要是没有他,中国稀土产业可能还要在黑暗里摸索好多年。
1972年那时候,可没有现在这么先进的计算机和自动控制系统,徐光宪院士和他的夫人高晓霞,就靠着一支笔、一堆烧瓶,一点点钻研稀土提纯技术。
别人都觉得这事儿太难了,可他们偏不信邪,没日没夜地泡在实验室里,反复做实验、算数据。
功夫不负有心人,到了1975年,徐光宪团队真就建起了中国第一条稀土提纯产业链。
这时候国外还在为怎么把稀土纯度提到97%发愁,我们国家部分稀土产品的纯度已经达到了99.99%。
而且不光纯度高,生产效率还提升了10倍,成本直接降低了四分之一。
这可不是简单的技术突破,对中国稀土产业来说,这就是一场“救赎”。
之前我们的稀土是按吨卖,价格低得让人心疼,有了这项技术后,稀土变成了按克卖,价值翻了好几番。
也正是因为徐光宪院士的这份贡献,中国才能在后来一步步主导全球稀土产业链,为我们国家在稀土领域的话语权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
随着徐光宪院士研发的技术不断推广和升级,中国稀土产业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快速发展。
这可不是某一个环节做得好,而是从勘探、采选、冶炼,到材料加工、终端应用,整个产业链都起来了。
西方的高科技产业,这些年一直靠着中国稳定又便宜的稀土供应,早就养成了依赖。
有便宜又好用的产品,他们自然不想自己费劲搞研发、建产业链。
久而久之,他们自己的稀土产业链和技术路线,几乎都带着中国的“烙印”,想离开中国的稀土供应,好多产业都得停摆。
这些年西方也不是没试过重建自己的本土稀土产业链,可每次都以失败告终。
有人说是不是他们没技术、没资金,还真不是,最关键的问题就俩字,时间。
20年前他们把稀土产业链转移到其他国家,相关的技术人才也都辞退了。
现在那些懂技术的老专家要么不在了,要么早就把技术忘得差不多了。
还有些国家想从中国挖稀土人才,可就算把人挖走了,产业链还是建不起来。
为什么,因为稀土产业根本不是孤立的,它涉及到矿山、化工、冶金、环保、机械制造,甚至风电等十几个重大产业链。
中国拥有的是全环节协同、成本优化的工业体系,国外想重建稀土产业链,就等于要同时重建十几个产业链,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是呈几何级数增长的。
而且我们国家也没停下发展的脚步,以前提纯稀土,还得靠老师傅肉眼观察颜色来判断进度,现在早就换成全自动智能化生产线了。
之前大家担心的环保问题,也通过循环经济和绿色技术解决了。
我们的低成本,是几十年技术沉淀、规模效应和工艺优化的结果,可不是靠低成本劳动力或者粗放式管理来的。
西方想花高成本复制我们的低成本模式,本身就是个不可能实现的悖论。
现在大家都在关注中国的稀土出口管制,好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我们要这么做?
其实只要搞懂了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优势,就明白这不是简单的“卡脖子”,而是基于绝对技术优势和产业主导权的一次精准布局。
根据官方公告,这次出口管制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
这就意味着,中国的稀土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它的流向必须服务于国家最高利益。
以前我们是无差别供应全球,现在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把稀土变成参与全球治理、保障发展安全的重要筹码。
肯定有人会问,这是不是意味着要永久封锁,当然不是,这更像是一场关于时间的博弈。
我们可以想想,就算美国两党达成共识,愿意投入巨资重建从矿山到磁体的全稀土产业链,那得需要多少年,10年还是20年?
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中国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新一代半导体等前沿领域,又能取得多少突破?
等到他们好不容易把稀土产业链建起来,我们可能早就不依赖稀土作为博弈核心了。
就像有人说的,等美国终于搞明白稀土产业链该怎么建的时候,中国或许已经能把这套成熟的体系当成“礼物”,赋能给亚非拉的发展伙伴,推动全球工业化进入新的阶段。
所以说,今天的稀土出口管制,其实是为中国攀登下一座科技高峰,争取最关键的战略窗口期。
稀土的故事,说到底就是中国产业技术从追赶到引领的一个缩影。
它告诉我们,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不是用钱就能快速买到的,它需要时间的沉淀,需要一代代人的奋斗,还需要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这次出口管制,也是中国作为一个成熟大国的标志性一步,我们不再被动接受别人制定的规则,而是凭着自己的实力,主动参与塑造全球新秩序。
这盘关于稀土的大棋,关乎国家的命运,也关乎我们未来的发展。
而我们,正站在这个历史节点上,亲眼见证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相信再过多少年回头看,大家都会明白,今天中国在稀土领域的每一步布局,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关文章
华为mate80系列在1126的时候,可能发布,接下来的产品消息会有很多。其实这一代产品,值得关注的地方,就是芯片,但最不重要的也是芯片,毕竟现在的系...
2025-10-19 0
大屏电视市场热潮在当下的家电市场中,电视领域正掀起一股大屏化的热潮。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奥维云网(AVC)线上市场监测数据显示,今年 3 月,75 寸...
2025-10-19 0
最近很多人都在聊稀土,有人说这东西不就是些土嘛,能有多金贵?可要是真这么想,那可就大错特错了,我们今天就好好说说,中国的稀土到底牛在哪,为什么西方拼了...
2025-10-19 0
稀土作为现代工业的“维生素”,是芯片、军工、新能源等高端产业的核心材料。近年来,台湾省每年从大陆进口稀土逾6000吨,主要是用于为美国及西方国家制造高...
2025-10-19 0
明年,苹果将首次部分放弃mini-LED技术,转而采用M6 MacBook Pro的OLED技术,但在2026年将有重大改进,因为据报道,该公司还将为...
2025-10-19 0
10月16日,暨南大学刘绍臣基金捐赠仪式在该校番禺校区举行,世界科学院院士、暨南大学教授刘绍臣捐赠250万元人民币设立基金,支持学校环境与气候学院及广...
2025-10-19 0
10月16日,第十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开展。山东展区以“齐鲁版权 向新而行”为主题,共组织50余家企业参展,通过数智化、时尚化、产业...
2025-10-19 1
前言 最近几年,中国科研界屡屡攀升,比如论文发表量全球第一,经费投入也年年攀升,然而诺贝尔奖评委邹晓冬一席话,如同一盆冷水,瞬间浇醒了陶醉于论文数量的...
2025-10-19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