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丹麦智者预言:AI将催生“寰宇融合”文明,中国凭能源与人才胜出

抖音热门 2025年10月25日 12:24 0 admin

​丹麦著名投资家、未来信息预测专家拉斯·特维德,在其新著《超智能与未来》中,描绘了一个宏大至极的科技图景:人工智能(AI)的最终形态:

超级智能。

丹麦智者预言:AI将催生“寰宇融合”文明,中国凭能源与人才胜出

这不仅将重塑人类社会,更将带领人类进入一个“寰宇融合”的新文明形态,最终自觉参与宇宙自我意识的形成过程。​

这番哲学式的论述,将AI的意义从商业应用提升到了宇宙进化的宏大视角。

更引人注目的是,特维德在接受FT中文网专访时,明确指出:中国在AI竞争的两个核心要素,在能源支持和人才储备方面胜出。

拉斯·特维德是丹麦知名的金融投资人、企业家、未来趋势预测专家,也是一位多产作家。

特维德,简单说就是“炒概念的老手”。

早年靠倒腾期货起家,后来自己搭基金、搞风投,发现“讲未来故事”比炒股更赚钱,于是出书赚钱。

​特维德这次关于AI的核心观点是,宇宙从混沌中创造智能,从单细胞到人类,再到AI。

他预见,AI最终将发展出比人类智能高出多个维度的超级智能,并在宇宙中快速扩展,最终完成宇宙将完成自我意识形成之旅。

所以,人类的智能跃迁并非为了满足眼前的商业需求,而是遵循宇宙自身的节律。

在他眼里,AI的最高境界和终极意义,是哲学与科学的终极融合。​

特维德预言,25年之后,80%的实体经济活动和99.9%的虚拟经济活动将由AI机器人操作。

在未来,劳动力将不再和GDP直接关联在一起,人类劳动将不再是创造GDP的决定性因素。

​特维德从最脚踏实地的实用角度出发,指出中美AI竞争的长远视角中,中国具有两大关键竞争优势。

未来十年,新的AI企业需要的电力相当于100个标准核电站的发电量。

美国短期内将依赖天然气,但产能不足。特维德援引谷歌前CEO施米特的警告,指出超级AI研发将使美国面临电力枯竭问题。

然而,中国则不存在这个问题,去年中国在智能电网方面的投资超过了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

中国在电力供应和基础设施建设上的举国体制和机械速度,使其在电力竞争方面拥有巨大的先发优势。

能源,是超级智能时代的血液。而中国则天然具备这种优质的因素。

另一方面,人才作为AI应用的驱动力,中国的优势明显强于美国。

从数据就可以看出:美国每年STEM专业毕业生大约是70万,而中国则是300多万。

全球一半以上的STEM毕业生都由中国培养。

特维德指出,在美国全职从事AI职业的人大约有10万,其中三分之一出生于中国。

美国的科学家有一半出生于中国。这种强大且持续的人才输送能力,是中国在AI领域巨大的竞争优势。​

特维德的分析,将中美竞争的焦点从AI模型数量的短期比较,转向了“护城河”的构建和实际商业应用的能力。

​特维德认为,目前主要的AI大模型,如DeepSeek、ChatGPT、Gemini等,本质上是大同小异的。

它们还都没有构建成巴菲特所说的“护城河”,如网络效应、品牌忠诚、核心专利。

这使得模型创造者难以获得合理的回报。

​真正的商业优势和“护城河”在于面向特定应用领域特征的AI智能体,如AI在生物科技、材料科学或传媒等具体企业运营中的落地应用。

​AI的竞争,最终将是一场实用主义与效率的较量,比拼的是谁能将AI真正融入企业的运营决策和实体经济。

在电力基础设施、STEM人才储备以及对AI应用落地的重视程度上,中国无疑已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