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新闻文章正文

中国是全球人工智能治理重要力量

今日新闻 2025年10月23日 09:35 0 aa

10月17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明德战略对话(2025)在北京举行。在“人工智能(AI)时代与数字文明:合作还是较量?”战略对话环节,与会嘉宾普遍认为,面对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带来的风险与挑战,国际社会亟需携手推进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中国已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人工智能的发展是促进世界发展的重要工具,但技术必须被正确监管。”S.Y. Witte新工业发展研究所所长、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谢尔盖·博德鲁诺夫表示,缺乏监管的技术力量将对全球产生破坏性影响,比如当前受到关注的人工智能数据安全隐患以及过热投资可能带来的市场泡沫。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刘卿梳理了当前全球人工智能治理面临的三大挑战,首先是治理体系碎片化。当前全球陷入人工智能“规则过剩、共识不足”的困境,各国伦理原则和监管模式千差万别,导致规则割裂,企业合规成本高昂,阻碍了国际数字资源的优化配置。其次是技术霸权加剧数字鸿沟。全球近80%的数据中心由发达国家掌控,发展中国家的大量数据难以转化为发展动能。“小院高墙”等策略更是将技术政治化,剥夺了他国发展机会,使数字鸿沟持续扩大。再次是复合型风险跨域蔓延。人工智能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数据泄露、算法偏见、结构性失业等多重社会与技术风险,对全球构成共同威胁。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原总经济师陈文玲警示“反向赋能”风险。她表示,在关注人工智能赋能产业的同时,也要警惕其在军事、战争以及生物武器制造等领域的负面影响,以及警惕人工智能被用于“借区块链外衣强化美元霸权”的技术路径。

与会嘉宾认为,在人工智能技术浪潮带来的非传统安全冲击下,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各国应在联合国框架内加强人工智能规则治理,支持建立人工智能国际合作组织等多边共商举措,遵守联合国《未来契约》及其附件《全球数字契约》有关承诺,以帮助发展中国家弥合数字鸿沟、实现公平普惠发展为目标,推动构建包容、公平的多边全球数字治理体系。

中国在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正受到越来越多认可。英国牛津大学“牛津马丁人工智能治理倡议”高级顾问兼多边人工智能主任山姆·道斯表示,中国对全球人工智能发展贡献巨大。以DeepSeek为代表的中国企业为世界提供了开源、低成本的人工智能应用,这些全栈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为弥合全球数字鸿沟提供了重要平台。

道斯还特别提到,中国非常重视推动人工智能的包容性发展,所提出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国际合作倡议》等,围绕民生、科技、产业、文化、人才等社会共同关切领域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为国际社会携手共建智能未来勾勒出务实路径。

意大利区域创新局主席弗朗西斯卡·布里亚从产业发展角度指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需要大量资金、充足能源以及基础设施等作为支撑,中国具备相关技术与能力,正在持续推进各类长期研发项目。她直言,对中国相关科技企业的封锁是“自损服务能力”,呼吁中欧以多边合作替代脱钩,共建绿色、普惠、民主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把算力用于医疗与公共服务,避免数字冷战,让技术真正赋能人类与地球。

“人工智能时代应坚持‘以人为本’‘智能向善’,以开源开放与本地化部署推动技术普惠,缩小‘智能鸿沟’,让人工智能成为像水、电一样的基础设施产品。”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大使佟晓玲表示,当前中国正积极推动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深化“人工智能+”的全球合作行动,在技术开源、产业协同、标准对接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人工智能朝着更加普惠的方向发展。(经济日报记者 杨啸林)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