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新闻文章正文

“地质+AI”探脉大模型为中国煤炭地质智慧赋能

今日新闻 2025年10月25日 20:29 0 admin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10月21日,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探脉”大模型正式发布,旨在解决深部找矿、生态修复、应急救援等行业痛点问题,推动地勘工作向“智能化、精准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地质+AI”探脉大模型为中国煤炭地质智慧赋能

10月21日,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探脉”大模型正式发布。图为活动现场。

发布会上,自然资源部地质勘察管理司一级巡视员唐正国强调,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事关国计民生与国家安全,地勘行业需向“深化改革、科技创新、提质增效”方向迈进,推进“事企分开”改革,突破“卡脖子”关键技术。他指出“探脉”大模型是推动地勘智能化的关键举措,为矿产资源保障提供全新技术范式。

陕西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局长刘晓军指出,“探脉”大模型是地勘行业“数据驱动、智能驱动”创新探索的显著体现,“探脉”大模型落地西安是对陕西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价值的充分展现。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局长马刚指出,“探脉”大模型是总局落实国务院国资委“AI+专项行动”的专项成果展现,成果破解了长期以来困扰国家地勘行业的“找矿难”问题,激活了宝贵的地质数据资源。围绕“探脉”大模型的发布,他强调,“探脉”以智能化破解生物资源勘查、灾害监测预警等行业难题,保障了国家能源矿产安全生产;实现了行业应用创新,通过AI提升深部矿体预测精度,缩短找矿周期,推动绿色矿山建设;“探脉”构建了协同生态,联合地质、AI、大数据等多领域人才,推动数据标准化与开放流通,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中煤地质总局煤航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吴军虎作了题为《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探脉”大模型》的主题报告。报告详细介绍了大模型研发基础,总局成立人工智能工作领导小组、地质大数据与AI工作专班,制定了“地质+AI”专项行动计划,发起成立地学大数据实验室;构建了“三位一体”地勘核心数据体系(70年时域数据、多层次空间数据、全要素技术数据),中国煤炭地质大数据中心算力达到了763卡、存储10PB;总局联合中国移动、浙江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打造融合多基座模型(如中国移动九天、浙大伏羲),让大模型具备“数据-模型-应用”全链条能力,成为“模型工厂+智慧大脑”典范;构建专属行业知识图谱(1000万+知识节点、4300+地质实体),保障了大模型行业专业属性。

会后,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煤航集团分别与陕西移动、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签订合作协议,旨在深化“政产学研用”协同,推动模型迭代与场景落地。(宽宁)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