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中国科技史上那些让人扼腕的往事,VCD这事儿绝对算得上一个典型例子。三十年前,中国人自己搞出了世界上第一台VCD,原本以为能在消费电子领域占个先机...
2025-10-25 0
说起中国科技史上那些让人扼腕的往事,VCD这事儿绝对算得上一个典型例子。三十年前,中国人自己搞出了世界上第一台VCD,原本以为能在消费电子领域占个先机,结果没几年就被国外势力联手给整没了,整个市场规模上百亿就这么灰飞烟灭。
核心问题出在芯片技术上,那时候的芯片主要是负责图像解压缩的,类似于现在手机里的处理器,但当时中国企业没把知识产权当回事儿,导致技术被别人轻易拿走。这事儿不是天灾,而是人祸,值得现在的人好好想想。
先从头说起,VCD的发明得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那时候,中国电子产业还挺落后,电视机、录像机这些东西的核心部件大多靠进口,每年光是买国外的技术和零件就得花一大笔钱。
姜万勐这个人,是安徽农村出来的,60年代生,从小成绩好,成了村里头一个大学生,专业选的是电子信息技术,偏向广播电视方向。
毕业后他进了安徽省现代电视技术研究所,从底层干起,慢慢升到工程师,1990年当上安徽现代集团总经理。这家伙工作认真,特别关注国际动态,总想着怎么让中国在电子领域追上来。
1992年4月,姜万勐带队去美国拉斯维加斯参加国际广播电视技术博览会。那是个大场面,全球顶尖公司都来秀肌肉。
美国C-Cube公司展示了MPEG图像解压缩芯片,这玩意儿能把压缩的视频文件转成可播放的画面,但当时没配声音。姜万勐一看有门儿,跟C-Cube的董事长孙燕生聊上了。
孙燕生是美籍华人,两人一拍即合,孙燕生建议把MPEG技术和现有的CD光盘结合,CD本来就用来存音频的,这样就能实现视频加声音的完整播放。这想法简单直接,但当时没人这么干过。
回国后,姜万勐没闲着,先搞市场调研。那时候中国流行镭射影碟机,用来放电影和卡拉OK,一张碟四五百块到上千块,播放机得几万块,普通老百姓根本玩不起。
而且碟片容量小,用起来不方便,容易刮花。调研数据显示,1993年中国组合音响卖了142万台,录像机170多万台,LD影碟机100万台,CD唱机160多万台。
但这些东西价格高,片源贵,姜万勐算了笔账,如果搞出一种碟片成本只有LD的十分之一,机器也便宜点,年销量至少能冲200万台。经济在起飞,老百姓开始有钱追求娱乐,这市场潜力巨大。
1993年3月,姜万勐和孙燕生凑了1700万美元,成立了万燕电子系统有限公司,公司名取自俩人名字里的字,总部在合肥。
初期投入不少,研发花了1600万美元,广告砸了2000万人民币。团队从芯片集成入手,核心是C-Cube的MPEG解码芯片,但万燕负责整体组装和优化。
过程不轻松,得解决视频流畅度和音频同步的问题,经过几个月测试,1993年9月4日,第一台VCD样机出来了。
这东西用光盘存视频和声音,连接电视就能放,清晰度够用,碟片成本低,机器定价4000块左右,比镭射机实惠多了。中国就这样在消费电子产品上领先全球一次。
首批1000台扔到市场,一周就抢光了。1994年,万燕开始批量生产,当年卖出2万台,虽然成本360美元一台,卖四五千块基本不赚钱,但市场打开了。
公司还买了11家音像出版社的版权,出了97种卡拉OK碟片,涵盖流行歌曲和电影片段。这招管用,VCD从城市往农村渗透,老百姓在家就能唱K看片,娱乐方式大变样。到1994年底,VCD开始被大众认识,万燕几乎独占市场,品牌打响了。
1995年,市场突然爆了,当年卖60万台。1996年跳到600多万台,1997年破1000万台,五年累计卖5000万台。
这时候,爱多、步步高、新科这些品牌冒出来了,珠三角一堆小工厂,一人一天能组装10到20台VCD,行业乱成一锅粥。万燕从头到尾都没申请专利,姜万勐觉得当时法律不健全,收专利费不现实。
第一批机器大多被国内外厂家买去拆解,技术门槛不高,别人很快就仿出来了。核心解码芯片虽是C-Cube的,但组装工艺简单,国内厂家蜂拥而上,最多时有1000多家企业扎堆儿做VCD。
价格战打起来了,万燕库存积压,只能降价,从几千块跌到几百块。国外公司也没闲着,索尼、松下、飞利浦这些巨头一看VCD火了,赶紧研究,1996年推出DVD。
DVD存储量大,能放更长的视频,清晰度高,成本还控制得住。它在VCD基础上优化了压缩算法,兼容旧碟片,还加了新功能。中国企业跟不上节奏,转头给国外做代工。
国外不光抢市场,还玩专利游戏,他们在VCD技术上加了新专利,国内厂家每卖一台得交专利费,几年下来上百亿流到国外兜里。万燕的市场份额从100%掉到2%,1997年被美菱集团重组,姜万勐的努力基本白搭。
这场芯片之战,本质上是知识产权的较量。中国发明了VCD,但芯片核心掌握在国外手里,万燕没垄断技术,国内又内耗严重。
国外联合起来,通过标准升级和专利壁垒,把VCD挤出局。百亿市场没了,中国从发明者变成装配工,教训深刻。
现在看,芯片产业还是这样,美国禁售高科技给华为,中国才大力推自主研发。VCD的事儿提醒大家,技术领先不等于市场赢家,得护好自己的东西。
相关文章
说起中国科技史上那些让人扼腕的往事,VCD这事儿绝对算得上一个典型例子。三十年前,中国人自己搞出了世界上第一台VCD,原本以为能在消费电子领域占个先机...
2025-10-25 0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汇川技术(300124)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激光切割的收刀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专利申请号...
2025-10-25 0
在全球科技竞争的格局中,美国一直试图通过各种手段维持其在半导体领域的领先地位。这种策略不仅体现在直接的政策限制上,还延伸到拉拢盟友共同施压。荷兰作为欧...
2025-10-25 0
【来源:都市快报】昨天上午,杭州市人形机器人中试基地验证平台暨应用推广中心在杭州云栖小镇揭牌,人形机器人“试炼场”正式亮相。这是华东地区唯一专注人形机...
2025-10-25 0
IT之家 10 月 25 日消息,苹果旗下的 Beats 无线耳机产品近期因“语音通话表现不符宣传”而卷入一场“潜在的集体诉讼”, 该诉讼于今年 8...
2025-10-25 0
来源:【厦门日报】发布新优药械产品目录、设立生物医药领域基金、加强国际市场开拓支持……近段时间以来,针对我市4月底出台的《厦门市全链条支持生物医药产业...
2025-10-25 0
10月24日,由中国航空运输协会主办的第三届CATA航空大会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正式开幕。本届大会围绕“安全护航两翼齐飞 创新驱动融合发展”主题搭建...
2025-10-25 0
10月24日消息,据外媒MacRumors报导,苹果正开发明年iPhone 18系列搭载的A20 Pro处理器,预计将交由台积电2nm制程代工,成本将...
2025-10-25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