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快讯文章正文

商业大亨们为何不爱芯片,独独爱上了一把青菜、一根葱

今日快讯 2025年11月02日 13:36 3 aa

当“伐冰之家”争抢鸡豚:论现代巨贾的鸡毛蒜皮生意经

菜市场里,几位菜贩望着眼前巨幅电商广告摇头叹息,那上面赫然写着“让每个人吃上便宜菜”。

在古代中国,士大夫之家讲究“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

这句话揭示了一个简单却深刻的道理:不同社会地位和资源拥有者应有不同的行为准则,地位越高、资源越丰富者,越不应与民争利。


然而,观察当下商业世界,我们发现一种奇特现象:那些本应专注创新、开拓全球市场的“伐冰之家”们,却对老百姓的鸡毛蒜皮生意虎视眈眈。

从社区团购到共享单车,从线上买菜到街头小吃,资本巨鳄们似乎打定了主意——连老百姓饭碗里的最后一粒米也不放过。


01 古人的智慧与“不与民争利”的哲理


“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出自《礼记·大学》,是孟献子所言。其字面意思是:拥有四匹马拉车的士大夫家庭,就不应该再去计较养鸡养猪的小利;能够在丧祭时使用冰块的卿大夫家庭,就不应该再去饲养牛羊。


这句话的核心精神是儒家“义利观”的体现:地位越高的人,越不应该与普通百姓争夺微小的利益。


唐代罗隐在《夏州胡常侍》诗中亦云:“国计已推肝胆许,家财不为子孙谋。” 可见,不论时代和生活如何变化,上位者不应与民争利的观念深入人心。


古人清楚地认识到,每个社会阶层应当给予下一个阶层充分的生存空间,而不是利用所有手段挤压底层。只有如此,社会才能稳定长久良性发展。这是一种大智慧,恰恰是当今世界范围内极其缺乏的义利价值观。


02 现代商业世界的“伐冰之家”迷恋“鸡豚”之利


反观当下,一些商业巨头的行为却与古人的智慧背道而驰。他们不满足于已有的庞大商业版图,反而对底层民众赖以生存的小本生意虎视眈眈。


年盈利几千亿的国内外卖头部公司,就是不给外卖员缴纳社保,更遑论住房公积金。 这不仅仅是对待员工的问题,更是对待整个商业生态的态度问题。这些公司不仅要占有丰厚平台利益,还要占有所有辛辛苦苦劳作的外卖员的社保这块“肥肉”。


回想前些年,某平台大力砸钱推出卖菜功能,企图前期通过低价轰炸摧毁实体菜市场。 如果不是国家及时出手,现在估计有许多菜市场已经关门歇业。这种“伐冰之家”争抢“鸡豚”的行为,违背了商业伦理和社会责任。


更有甚者,如今的吃穿住行,哪里没有资本的影子?就连老百姓的菜篮子、米袋子、脚板子、裤兜子,都被资本控制了。 这种全面出击、寸草不生的商业策略,长期下去,那还了得?


03 与民争利的后果:社会生态的破坏


与民争利不仅是一种道德失范,更会带来实实在在的社会危害。当资本寡头通过雄厚的资本力量对社会各阶层赖以生存的空间进行无情的挤压时,底层是毫无发展空间的。

荀子在《大略》中曾警示“争利如蚤甲而丧其掌”的道理。 意思是说,争夺利益就像抓住了指甲却失去了手掌,因小失大。这一古训在今天依然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


04 讽刺与反思:当巨头们爱上“鸡毛蒜皮”


这些商业大亨们的确有着独特的“商业眼光”。他们不爱航天科技,不爱芯片研发,独独爱上了一把青菜、一根葱姜的生意。这让人不禁要问:是高科技不够性感,还是菜市场的萝卜白菜更具诱惑力?


这些企业的行为,好似一位拥有“屠龙技”的勇士,不去对抗恶龙,却偏要与街边小贩争夺一席之地。他们拥有改变世界的能力和资源,却选择了一条最为“亲民”的道路——与民争利。


.这种行为的讽刺性在于,这些企业在公开场合往往大谈企业愿景和社会责任,称要“让世界变得更美好”。但在实际行动中,却不遗余力地争夺普通百姓的生存空间。这种言行不一,让人啼笑皆非。


想想看,一位穿着高级定制西装、戴着名表的企业大佬,在发布会上慷慨激昂地讲述如何通过补贴抢占菜市场摊贩的生意,这画面多么滑稽!这好比大象非要挤进蚂蚁的巢穴,还声称要“优化”蚂蚁的生活空间。


05 重建商业伦理:回归“以义为利”的价值观


面对当前这种与民争利的现象,我们需要回归古人的智慧,重建“以义为利”的价值观。《大学》中强调:“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治理国家不应把追求私利当作利益所在,而应当把遵循道义当作真正的利益。


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商业世界。对企业而言,真正的长久发展不是靠坑蒙拐骗、割韭菜,而是靠诚信经营、创新服务、造福用户。


企业需要认识到,追求短期利润最大化而损害社会利益,最终会自食其果。一个健康的企业应当在社会利益与股东利益之间找到平衡点,而不是唯利是图。

曾几何时,商人的荣誉在于“童叟无欺”、“货真价实”。今天,当巨头企业的财报越来越亮眼,当他们的市值不断攀升,我们却惊讶地发现:这些“伐冰之家”的马车,已经开进了菜市场,与卖菜大娘争夺着最后一颗白菜的利润。


鲁迅先生曾在《藤野先生》中运用精妙的讽刺手法,用“标致极了”来形容清国留学生的辫子,表面赞美实则讽刺。 今天,我们或许也可以用“极具社会责任感”来形容这些抢占老百姓小生意的企业,毕竟,能让亿万富豪们如此“关注”普通人的菜篮子,何尝不是一种“讽刺性”的社会关怀呢?


古人云:“畜马乘,不察于鸡豚。”而今天的“伐冰之家”们,似乎已经把这古训反着理解了——越是拥有马车,越是要抢走鸡豚;越是地位崇高,越是要染指牛羊。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