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看到安世中国公告后,德方丝毫不顾荷兰感受,第一个向中方提请求

排行榜 2025年11月05日 10:17 1 admin

11月3日,德国经济部高级官员被曝正通过紧急外交渠道,向中方寻求对安世半导体芯片出口限制的豁免。

这个时间点就在安世半导体(中国)发布最新产能调整公告的第四天。

更值得玩味的是,德国这次几乎是“单刀直入”,完全没有等待欧盟统一立场,更没有顾及半导体领域另一个关键国家——荷兰的感受。

看到安世中国公告后,德方丝毫不顾荷兰感受,第一个向中方提请求

要理解这盘棋的奥妙,得先弄清楚几个关键角色。

安世半导体,这家企业背景不简单。它原本是荷兰半导体巨头恩智浦的标准产品事业部,2017年被中国闻泰科技收购后,成为中方资本控股但总部仍在荷兰的跨国企业。

这种“中西合璧”的身份,让安世在当今全球半导体格局中成了一个特殊的存在。

看到安世中国公告后,德方丝毫不顾荷兰感受,第一个向中方提请求

一方面,它在德国、英国、马来西亚等地拥有制造工厂;另一方面,其技术血脉又与欧洲半导体产业紧密相连。

但9月底,荷兰政府突然来了一招“釜底抽薪”,企图强抢安世半导体的主导权,安世中国迅速反应,确保合法权益不受其害。

紧接着,荷兰政府直接指示荷兰安世半导体暂停了对下游客户的晶圆供应,试图通过切断这一核心物料供应来向中方施压。

看到安世中国公告后,德方丝毫不顾荷兰感受,第一个向中方提请求

转机出现在11月初。

中国商务部在11月1日的例行记者会上作出回应:任何因荷兰限制令而面临运营困难的企业,都可以随时对接商务部或地方主管部门寻求帮助。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发言人提到符合条件的企业出口需求可以申请获得出口豁免支持。

看到安世中国公告后,德方丝毫不顾荷兰感受,第一个向中方提请求

这番话看似平淡,实则给陷入困境的欧洲企业留下了一扇窗。

24小时后,安世中国发布了一份堪称教科书级的危机应对公告。

公告直指荷兰政府的"国家安全"说法毫无事实依据,揭露荷兰安世半导体仍拖欠中方合作款项且"数额不小",同时郑重承诺安世中国库存充足、产能稳定。

这份公告就像一场及时雨,让原本焦躁不安的客户们渐渐平静下来。

看到安世中国公告后,德方丝毫不顾荷兰感受,第一个向中方提请求

11月3日,德国慕尼黑的一家老牌汽车零部件企业率先行动,其首席执行官亲自致电安世中国总部,明确表示希望确保芯片供应不间断。

这家拥有百年历史的企业,其产品供应着德国三大汽车制造商的生产线。

而德国之所以如此着急,绝非偶然。

看到安世中国公告后,德方丝毫不顾荷兰感受,第一个向中方提请求

德国作为欧洲经济的"发动机",汽车产业可谓是其命脉所在,也因此,德国汽车产业对安世半导体的依赖度已达到惊人水平。

在高端车载芯片领域,安世产品占据德系品牌供应链的35%以上。尤其是电动智能网联汽车所需的特定芯片,替代供应商寥寥无几。

若安世芯片供应中断超过三个月,德国汽车产业可能面临每月近百亿欧元的损失。

看到安世中国公告后,德方丝毫不顾荷兰感受,第一个向中方提请求

有分析人士透露,德方官员甚至没有预先通知荷兰同事,就启动了与中方的对话程序。

而德国的行动速度之快,也反映出其深刻的危机感。

不同于法国偏好政治斡旋、意大利习惯观望,德国人一向务实:发现问题,立即解决。这种性格在本次事件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看到安世中国公告后,德方丝毫不顾荷兰感受,第一个向中方提请求

据悉,德国经济部已组建特别工作组,成员包括汽车行业协会、大型车企代表及半导体专家,全天候研判局势变化。

看着德国这番操作,不禁让人想起老牌帝国的务实哲学。

在国家利益面前,外交礼仪有时确实需要让位。德国这次“单飞”,表面看不够“欧盟团结”,但深层次反映出全球供应链重构中的现实逻辑,每个国家都在为自己的产业安全奔波。

看到安世中国公告后,德方丝毫不顾荷兰感受,第一个向中方提请求

荷兰人可能感到被冷落,但换位思考,德国的急迫情有可原。

一辆现代汽车需要上千颗芯片,而安世提供的某些功率芯片,就像人体的“小血管”,虽不起眼却不可或缺。当生产线可能因为缺少几块钱的芯片而停摆时,任何政府都会选择最直接的解决方案。

不过,德国的做法也暗含风险。

看到安世中国公告后,德方丝毫不顾荷兰感受,第一个向中方提请求

欧盟内部一直强调“统一对外”,而德国的单独行动可能削弱布鲁塞尔的谈判权威。这种趋势若成常态,欧盟在科技贸易领域的整体战略将面临挑战。

特别是考虑到2025年以来,欧盟委员会正推动“芯片自主”计划,旨在2030年前将欧洲本土芯片产能提升至全球20%。

德国的紧急求助,与这一长期目标产生了某种张力。

看到安世中国公告后,德方丝毫不顾荷兰感受,第一个向中方提请求

从中国的角度看,德国的请求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一方面,中方需要平衡国内产业需求与国际合作大局;另一方面,这也展现了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日益关键的位置。安世半导体的特殊身份,使其成为观察中美欧三方博弈的绝佳窗口。

中国的决策,不仅影响商业利益,更关乎地缘政治格局的微妙平衡。

看到安世中国公告后,德方丝毫不顾荷兰感受,第一个向中方提请求

值得注意的是,德国此次选择的是“政治解决方案”而非纯商业途径。这暗示着,当代高科技贸易争端已难以单纯依靠市场机制调节。

当芯片成为“新时代的石油”,政府层面的协调变得不可避免。

看到安世中国公告后,德方丝毫不顾荷兰感受,第一个向中方提请求

未来的全球科技竞争,或许不会是非黑即白的对抗,而更多是这种灰色地带的博弈。在保护主义与开放合作之间,各国都在摸索自己的道路。

而德国这次“单刀赴会”,在国家利益与联盟团结之间,又应该如何取舍?我们只能持续关注了!

观察者网:2025-11-04:德国汽车零部件巨头着急:已申请中国对安世半导体芯片出口豁免

看到安世中国公告后,德方丝毫不顾荷兰感受,第一个向中方提请求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