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乐视再发公开信,指控代工厂“熊猫家电”上演“金蝉脱壳”式逃债 | 大鱼财经

抖音热门 2025年10月13日 19:49 0 admin
乐视再发公开信,指控代工厂“熊猫家电”上演“金蝉脱壳”式逃债 | 大鱼财经

10月13日,乐视超级电视发布长文,详细披露了其代工厂南京中电熊猫家电有限公司(下称“中电熊猫家电”)在被法院判决赔偿近1500万元后,通过更名、由关联公司申请破产等一系列操作,涉嫌逃避债务。乐视在信中表示,发布此文并非为了“讨债”,因对这笔款项“早已不抱回收希望”。

“《甄嬛传》的收入被吃了”:千万售后款背后的质量旋涡

这起纠纷源于一场被乐视定义为“严重质量事故”的产品危机。2019年初至2022年3月间,乐视委托中电熊猫家电代工生产电视,累计合作金额高达4.5亿元。

乐视再发公开信,指控代工厂“熊猫家电”上演“金蝉脱壳”式逃债 | 大鱼财经

彼时的乐视为表示诚意,采取了业内罕见的“预付定金+全款提货”模式,其前提是对“熊猫”这一知名品牌的信任。

但这份信任很快被现实击碎。从2020年7月起,中电熊猫家电生产的Y43、F43及F55型号产品集中爆发质量问题,屏幕出现横竖线甚至漏液,坏屏率竟接近20%——而行业通行标准不足2%。

按照乐视在2022年披露的数据,当时合计约2万台电视需要售后处理。乐视曾痛陈:“这两年《甄嬛传》给乐视带来的收入,都被南京‘熊猫’当竹子给吃了。”

为了解决消费者投诉,乐视不得不先行垫付超过1400万元的售后维修费用。在多次交涉无果后,双方对簿公堂。最终,北京两级法院先后做出判决,中电熊猫家电需向乐视赔偿合计1495万元。

判决4天后闪电更名,“兄弟公司”申请破产

在最新公开信中,乐视认为对方的一系列应对,是一套旨在规避债务的组合拳。

信中称,中电熊猫家电曾就屏幕质量问题向其上游供应商提起诉讼并获赔600余万元,但这笔款项并未用于弥补乐视的损失,而是在“财务法务审核中”等借口中被无限期拖延。

资金问题悬而未决,后续的操作让沟通彻底陷入僵局。乐视在2022年就曾指出,协商时中电熊猫方面曾以“没有资材”为由,单方面提出不再为55英寸的事故电视提供换屏材料。到2022年10月,承担了双方97%订单量的东莞分公司突然关厂,且仅提前5天邮件通知,未提供任何售后解决方案,并迅速遣散了与乐视长期对接的管理团队。

乐视再发公开信,指控代工厂“熊猫家电”上演“金蝉脱壳”式逃债 | 大鱼财经

此后,一个在时间上更为精准的操作随之而来。2024年6月25日,就在法院判决其赔偿千万余元后的第四天,公司名称从“南京中电熊猫家电有限公司”变更为“南京静业家电有限公司”。乐视方面分析,此举意在弱化“中电”与“熊猫”两大品牌标识,以降低其后续破产的关注度。值得注意的是,这家公司在16年的存续期内,此前从未变更过名称。

最终,在2025年8月,申请南京静业家电破产清算的,并非乐视或其他外部债权人,而是一家与该公司存在关联关系的公司。乐视方面认为,这种“兄弟公司申请自家企业破产”的模式,目的是通过内部人掌控破产程序,优先满足内部债权,从而让外部债权人手中的判决书沦为一纸空文。

“熊猫”褪色:公司治理引发的追问

中电熊猫家电的破产结局,也引发了外界对其公司治理和品牌价值的一系列追问。

最直接的问题指向了其股东的出资义务。乐视方面质疑,其3.89亿元注册资本是否足额实缴?如果股东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那么需要对公司债务承担补充赔偿责任,其控股股东对此应当有明确的交待。

财务谜团的背后,是外界对其经营状况的深度忧虑。乐视算了一笔账,即便公司成立16年从未盈利过,要亏到资不抵债,年均亏损也需达到数千万元。这其中可能存在经营管理的严重失职,或通过不公允的关联交易向关联公司“输血”。事实上,这家公司历史上并非第一次出现问题。据公开文书,中电熊猫家电早年就曾因产品质量瑕疵、价格欺诈等问题被法院处罚,2016年其彩电产品还曾被国家质检总局抽检为不合格。

在公司治理问题之下,“熊猫”这一品牌的商业信誉也在此次事件中受到冲击。“熊猫”曾是几代人的骄傲,但近年品牌影响力早已今非昔比,在主流电商平台已难觅其官方店铺。

针对乐视10月13日发布的这封公开信,南京静业家电有限公司(原中电熊猫家电)方面暂未做出回应。

新黄河记者拨打了南京静业家电有限公司2024年年报中登记在工商系统的电话,提示号码不存在。同时,已向其控股股东发送采访邮件,就其对下属公司的监管、品牌声誉等问题寻求回应,但截至发稿前尚未收到回复。

乐视再发公开信,指控代工厂“熊猫家电”上演“金蝉脱壳”式逃债 | 大鱼财经

记者:杜林 编辑:俞丹 校对:高新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