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高速公路网上,有这样一群特殊的“科技尖兵”:无人机掠过桥梁摸清“健康状况”,隧道机器人穿梭排查安全隐患,智慧收费亭里5秒完成车辆识别——打造这些...
2025-10-26 0
这届网友的礼貌,已经延伸到AI界了。
最近,有网友突然发现,自己最近说“谢谢”频率最高的对象竟然是AI。
图源:ChatGPT截图
事实似乎也确实如此。2024年底,百度发布的 AI 提示词数据显示,“谢谢”成为当年文小言App用户与AI 互动中最常出现的词之一——仅这一年,人们就向AI说出了上千万次“谢谢”。
图源:百度
不仅中国网友,对AI礼貌这件事上,全球网友都出了一份力。调查机构YouGov于2025年6—7月期间展开的一项面向全球17 个国家人工智能用户的调查显示,有83%的用户在与人工智能工具互动时说过“请”或“谢谢” ,其中经常使用该类礼貌用语的用户占43%。
参考文献 [1]
为什么人们会对AI说谢谢?
有人开玩笑称“客气点,以后AI统治人类的时候能从轻发落。”
也有人说这是日常礼貌的延续,毕竟即使是撞到路上的电线杆,也有人会习惯对电线杆说一声抱歉。
这种对物体的“礼貌反应”,并非AI出现后才有,而是人类心理的一种惯性:人们习惯性赋予身边无生命体情感表达,尤其当他们具备了与人类同样的语言、表达和沟通方式。
早在20世纪20年代,发展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就在《儿童对世界的观念》一书中提出“拟人化思维”,即人类从小就具备“拟人化”的天性,喜欢把非生命体看作有感情、有意图的存在。
小时候我们会给玩具取名字、和布娃娃聊天;长大后,我们开始对DeepSeek 说“谢谢”、对 ChatGPT 说“请”。这种倾向是儿童认知发展的早期特征,也揭示了人类理解世界的方式:我们更容易与跟我们相似的对象建立联系。
1990年,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拜伦·里夫斯(Byron Reeves)与克利福德·纳斯(Clifford Nass)在斯坦福大学做过一个著名实验:他们让参与者在用完电脑后给它打分。结果发现,如果要在同一台电脑上打分时,被试者对这台电脑的总体评价显著更正向,评分的离散程度也更小,表现出典型的“礼貌”与“社会赞许性”反应。
他们通过这一试验进一步提出了媒体等同理论,即人们会将媒体(如电脑、电视、机器人等)视为现实生活中的人或场所,并对其产生类似与真人互动的社会性和自然性反应,哪怕清楚地知道它只是台机器。
这一理论后来发展出更广义的概念——社会存在感知,即当媒介或系统具备语言、反馈、表情等人类特征时,会增强用户的社会存在感知,使大脑自动激活社交反应机制。
近年来爆火的AI心理工具,同样是运用了这一原理,让用户产生被理解、被陪伴的感觉。
从语言交互的角度出发,我们在与AI交流时,不仅是在“输入问题”,也在通过语言塑造它的回应模式。“谢谢”等礼貌用语的使用,其实也是引导AI形成更有礼貌性的表达。
微软旗下研究洞察平台Microsoft WorkLab的研究备忘录指出,生成式AI擅长模仿,大型语言模型的工作原理,正是通过模仿人类的对话方式来实现的。换言之,AI的语气,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人类话语所“校准”的。当用礼貌、专业的语气与 AI 沟通时,AI 会在生成回答时模仿这种风格,输出更自然、更像人类、更专业的回应。
而说“谢谢”这一词,就像DeepSeek每次开始思考时常说的“嗯”一样,不仅可以增加对话的人情味、营造良好的人机对话氛围,而且对用户的成本几乎为零。
但实际上,最好不要随意对AI说谢谢,甚至不要对AI太过礼貌。
为什么不要对AI太礼貌?从用户的角度看,对话结束时说一句“谢谢”,几乎没有成本;但对 AI 而言,处理一句“谢谢”,意味着真实的能耗与资源消耗。
OpenAI CEO Sam Altman 曾打趣又认真地说过:“人们在ChatGPT里输入的这些礼貌用语,已经让我们花掉了数千万美元。”
这可不是夸张。对AI而言,用户的每句话,哪怕只是普通的“谢谢”“请”等礼貌用语,都会视为一次新的指令,需要调用计算资源消耗大量算力来生成响应。
而当算力运行时,需要稳定的电力供给支撑。2025年2月7日,研究机构Epoch AI发布的报告《How much energy does ChatGPT use?》计算发现,使用GPT‑4o模型进行短文本查询或对话时,单次耗电约0.3瓦时,也就是约0.0003 度电。
这个数据看似很小,但据 OpenAI在 ChatGPT 官方更新日志(Release Notes)发布的最新信息,截至2025年6月,ChatGPT 的周活跃用户已超过7亿。如果每人对AI说一句“谢谢”,一周下来就会消耗约21万度电。
不止如此,发电厂需要冷却水降温,数据中心也通常用冷却水或蒸发冷却塔来降低机房温度。因此,AI回复一句“谢谢”也会带动大量水资源的消耗。2023年11月,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副教授绍雷·伦(Shaolei Ren)在《AI消耗了多少水?公众有权知道(How much water does AI consume? The public deserves to know)》一文中指出,运行GPT-3回答10—50个查询会消耗 500 毫升水,即回复一次会消耗10—50毫升水。同样按照每周7亿活跃用户计算,如果AI回复每位用户一次,一周下来将约700—3500 万升水。ChatGPT目前使用的GPT-4规模更大,因此实际用水可能高于这一区间。
图源:参考文献[3]
更何况,对AI太礼貌,不仅可能无法稳定提升AI输出内容质量,甚至可能会导致AI输出内容质量下降。
2024年,早稻田大学尹志奇(YIN.Z)等学者发布的论文《Should We Respect LLMs? A Cross-Lingual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Prompt Politeness on LLM Performance》中,分别运用GPT-3.5、GPT-4、ChatGLM3、Llama2 以及 Swallow 等大型语言模型,设计了八个从“极端粗鲁”到“极端礼貌”的语气等级提示,覆盖英语、中文与日语三种语言环境进行了系统的跨语言实验,评估礼貌程度对模型表现的影响。
结果发现,虽然不同语言下的大模型适用的最佳礼貌等级不同,但无论处于何种语境下,语言大模型总在中度礼貌区间表现出最高准确率,而“高度尊重的提示并不总是能带来更好的结果”。
2025年10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教授阿希尔·库马尔(Akhil Kumar)等同样测试不同礼貌程度语言下的AI模型回复准确率差异,发现“非常礼貌”语气下AI回复的准确率甚至不如“极端粗鲁”。
在实验中,无论对于历史、数学或是科学等多领域的题目,提问语言“非常粗鲁”得到的回复准确率最高,约为84.8%;而“非常礼貌”得到的回复准确率最低,仅为80.4%。也就是说,在这个实验中,比起极端粗鲁的语气,非常礼貌的语气下模型表现更差。
图源:参考文献[4]
该学者进一步解释称,一方面,AI模型更关注任务核心而非修辞。“谢谢”等礼貌性的修辞与核心任务关联不大,但会占用模型的解析效率,因此,越多礼貌用语,模型越可能费更多精力解析与任务无关的内容,使文本更难处理,甚至可能增加模型的“困惑”,导致核心问题处理的精准度降低。
另一方面,过度礼貌的语气可能与模型训练语料不匹配。模型或许训练时主要见到的是中立、命令式提示,礼貌的提示在训练语料中比例不高,因此模型对礼貌语气的应对还不成熟。
所以,和AI对话时,还是把精力放在问题描述上为好,至于“谢谢”,还是多对身边人说吧。
参考文献
[1] YouGov. (2025, July 30). Americans, Danes and Swedes are the least polite to AI, survey finds. AOL News.
[2] Nass, C. I., Moon, Y., & Carney, P. (1999). Are people polite to computers? Responses to computer-based interviewing systems.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29(5), 1093-1110.
[3] Ren, S. (2023, November 30). How much water does AI consume? The public deserves to know. OECD AI Policy Observatory.
[4] Dobariya, O., & Kumar, A. (2025, October 6). Mind your tone: Investigating how prompt politeness affects LLM accuracy.
作者:章南
编辑:田纳西
值班编辑:敏敏
如果你觉得今天的文章还不错动动手指,给壹读君点个在看呗
相关文章
在河北高速公路网上,有这样一群特殊的“科技尖兵”:无人机掠过桥梁摸清“健康状况”,隧道机器人穿梭排查安全隐患,智慧收费亭里5秒完成车辆识别——打造这些...
2025-10-26 0
这届网友的礼貌,已经延伸到AI界了。 最近,有网友突然发现,自己最近说“谢谢”频率最高的对象竟然是AI。图源:ChatGPT截图事实似乎也确实如此。2...
2025-10-26 0
谁懂啊!以前用国产手机总被两大问题折磨:地下车库刷不出付款码、出门半天电量见红,换了好几台旗舰都没彻底解决。直到2025年这三款新机亮相,才算把信号和...
2025-10-26 0
据媒体报道,苹果A20系列芯片有两个版本,其中A20标准版代号Borneo,A20 Pro代号Borneo Ultra,该系列芯片采用台积电2nm工艺...
2025-10-26 0
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开幕式暨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颁奖典礼,今天(10月25日)上午在上海临港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永久会场(临港中心)举行。...
2025-10-26 0
双11将至,无论是追求大屏视觉体验,还是偏爱轻巧便携设计,小米手机都能满足大家的需求。所以不管你是游戏玩家、影音爱好者,还是拍照发烧友,以下推荐的五款...
2025-10-26 0
当地时间10月26日9时左右,日本新型H3火箭7号机从鹿儿岛县种子岛宇宙中心发射升空,火箭上搭载有新型无人货运飞船HTV-X1号机。随后,日本种子岛宇...
2025-10-26 0
来源:【中国能源报】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双足机器人的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专利获授权。摘要显示,本发明的方...
2025-10-26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