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快讯文章正文

贵州铜仁梵净山:精彩亮相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 展示生态保护“梵净山答卷”

今日快讯 2025年09月29日 16:23 1 aa

9月25日,首次在亚洲举办的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杭州圆满闭幕。这场为期4天、聚焦“塑造人与自然可持续的未来”主题盛会,吸引了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4000名嘉宾和代表参会,共举办了1场部长论坛、5场全体会议、17场区域网络会议、76场边会和平行论坛。大会凝聚各方共识,审议通过并正式发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及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杭州战略行动计划(2026—2035)》与《杭州宣言》,为未来十年全球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明确行动方向,彰显了中国与国际社会携手应对生态环境挑战、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坚定决心和大国担当。

贵州铜仁梵净山:精彩亮相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 展示生态保护“梵净山答卷”贵州铜仁梵净山:精彩亮相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 展示生态保护“梵净山答卷”

在此次大会上,梵净山从全球759个生物圈保护区中脱颖而出,精彩亮相大会专题宣传片。在梵净山启动的“聆听生物圈——生物圈声景保护行动计划”被纳入本次大会重要议题之一。梵净山管理局高级工程师田宇荣获“2024年度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青年科学奖”。大会期间,梵净山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受邀与各生物圈保护区深度交流保护管理经验、分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共同推动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贵州铜仁梵净山:精彩亮相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 展示生态保护“梵净山答卷”

为全面展现梵净山的生态特色与魅力,在展区精心陈列了《梵净山木本植物》《梵净山鸟类》等十八部科研成果,及以黔金丝猴、梵净山冷杉等旗舰物种为代表的系列文创产品,吸引了众多与会嘉宾驻足关注。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亚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秘书长安东尼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华东,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局长、“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秘书长刘卫东,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秘书长王丁等领导专家莅临梵净山保护区展台指导交流,同时也吸引了许多与会嘉宾合影留念。

贵州铜仁梵净山:精彩亮相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 展示生态保护“梵净山答卷”

“人与生物圈计划”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1年发起的一项政府间大型科学计划。我国于1973年加入该计划,1986年,梵净山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为中国第四个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并在2016年通过十年评估。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也是梵净山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第40年。

贵州铜仁梵净山:精彩亮相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 展示生态保护“梵净山答卷”贵州铜仁梵净山:精彩亮相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 展示生态保护“梵净山答卷”

近年来,深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理念,铜仁以系统化举措统筹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在生态修复、科研监测、民生改善等方面取得系列显著成效。 构建以《梵净山区域国土空间规划》为统领的“1+N”规划体系,为保护与发展提供科学指引。完成遗产地勘界定界,设立界桩界碑1400块,实现保护范围清晰、管理有据可依。投资建成大数据管控平台、生态观测站、野生动物救助中心等设施,全面提升管护能力。推进系统治理, 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累计清理退出矿业权26个、小水电站8座,并对145户共520人实施生态移民搬迁,极大拓展了黔金丝猴等珍稀物种的栖息地空间,其种群数量实现稳步增长。深化科研合作,依托专家咨询委员会,与多家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紧密合作。2018年以来,共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 60篇),出版《梵净山鸟类》等专著18部。梵净山冷杉人工培育苗突破关键技术,首次实现原生地回迁,多项科研成果荣获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撑。 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大力发展黄精、淫羊藿、铁皮石斛等林下经济和中华蜜蜂梵净山亚种养殖产业,建立中蜂养殖示范与种质资源保育基地,完成人工商品林赎买6200亩,真正实现了“资源变资产、青山变金山”,为区域绿色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注入持续动力。

贵州铜仁梵净山:精彩亮相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 展示生态保护“梵净山答卷”

下一步,梵净山保护区将继续依托自身独特的资源禀赋,在生态资源保护、科研交流合作、“两山”转化等领域持续深耕,不断探索生物圈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与新模式,力争成为全球生物圈保护区建设的标杆典范,为推动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梵净山智慧”“梵净山经验”。

编辑:高正燕二审:田政三审:张璇月总值班:郝从健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