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美媒:美国正在遭中国第2次冲击,比十几年前的第1次要猛烈得多!

景点排名 2025年10月13日 04:41 0 admin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前言

美国媒体撰文引发热议,其中称美国正在遭受第二次的“中国冲击”,远比第一次强多了。

文中列举了中国已经从“追赶者”变为了“超越者”,还细数了美政府的错误举措,让特朗普“老脸丢尽”。

美媒:美国正在遭中国第2次冲击,比十几年前的第1次要猛烈得多!

不久前,美国媒体《The New York Times》发表了一篇文章,宣称中国对美国的第二次冲击“正在进行”,而且远比第一次“激烈”得多。

这话说得其实挺有意思,在很多人看来,中国一直作为美国的“追赶者”而不断前进,却鲜少有人想到,如今中美地位已经开始逐步逆转。

所谓的第二次冲击,在作者看来就是创新与产业链竞争,从实际角度来看,这种“冲击”确实存在。

当下正处在第四次科技革命期间,主要以AI、大数据等为核心,推动智能制造、数字经济和产业融合。

其中按照作者所说,在AI和航空等众多创新领域里,中国已经成为了可以“俯视”美国的“领先者”。

美媒:美国正在遭中国第2次冲击,比十几年前的第1次要猛烈得多!

为了阻止中国进步的步伐,美国这几年没少“有动作”。

就算随着“关税战”的切磋后,美方“不得不”重新恢复对华芯片出口,但也只是因为H20在特朗普口中不再算是“尖端货”,并非代表了美国的转向。

本月内,美国再度找“借口”将15家中企列入出口管制清单,细数其中,不管是复旦微电,还是吉姆西半导体等,都是半导体等领域关键企业。

这种意图“卡脖子”的方式与美政府这一年的做法如出一辙。

到3月份前美国制裁了54家中企,随后9月份再追加23家,如今这一数字已经逼近100。

美媒:美国正在遭中国第2次冲击,比十几年前的第1次要猛烈得多!

问题是这有用吗?面对外部封锁,国内科创AI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半导体行业不断突破瓶颈。

10月9日,美国科技“大佬”黄仁勋发表了最新看法,他认为在中美AI竞争里,中国很多方面都“遥遥领先”。

譬如能源领域,尤其是在清洁能源领域,9月份英伟达宣布投资1000亿美元来建设AI数据中心。然而算力需要消耗巨大能源成为难题。

反观发电量远超美国的中国则没有这方面担忧,去年中国发电量就超过美国2倍,所以如今中国数据中心已经“百花齐放”。

其中既有阿里云、腾讯云这样的互联网巨头,还有中国移动等大型运营商,就连三方数据服务商也不遑多让,譬如万国数据等。

美媒:美国正在遭中国第2次冲击,比十几年前的第1次要猛烈得多!

另一面黄仁勋认为中国在产业层面的监管优势,可以使得技术快速发展,这一说法与纽约时报这篇文章如出一辙。

文章点出,虽然曾经在AI等领域的64项前沿技术中,美国以60:3大幅领先,但仅仅几年过去,中国已经以57:7极限反超。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作者认为源自美国只会用一个“不顶用”的老套路——搞关税战。

但关税战真的有用吗?看看作者口中的“第一次冲击”就能知道。

所谓“第一次冲击”是指中国“入世”前后在制造业方面的蓬勃发展情况,引发了美国制造业岗位消失。

美媒:美国正在遭中国第2次冲击,比十几年前的第1次要猛烈得多!

当时像是纺织、玩具等10几个劳动密集型产业都在向劳动力多且价格便宜的中国靠拢,让美国“很难受”。

所以特朗普就任后开始了第一次对华“贸易战”,但是在他首次当总统前,这波冲击已经开始消退。

随着提出“中国制造2025”后,中国搞了一场产业大转移与变革,在东部沿海地区直接进行转型,10年间劳动密集型产业占GDP比重从15%降至8%。

同时产业区域迁移,开始带动“全民发展”,说白了特朗普的“第一次关税战”本就是过时之举

美国一直在“想象过去”,却从未像中国一样“放眼未来”,这就是乏善可陈的套路。

美媒:美国正在遭中国第2次冲击,比十几年前的第1次要猛烈得多!

美媒:美国正在遭中国第2次冲击,比十几年前的第1次要猛烈得多!

随着9日商务部对稀土管制“再度收紧”,次日特朗普再放“豪言”:要恢复对华100%的关税加征,并且对所有“美国制造软件”进行出口管制。

这种行为正应对了文内所述:难不成特朗普的目标是让美国夺回制造网球鞋的岗位?或者说美国准备搭建组装iPhone的工厂?

这里能直观的看出,关税战可能对一些制造业有一定作用,但对于技术、对于创新“啥都不是”。

所以文内给特朗普支了个招:不要再搞“MAGA”这种孤立主义,反而要和欧盟、加墨等国联合起来。

作者说,试想一下如果由美国牵头,联合更多国家共同对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效果是不是会截然不同?

美媒:美国正在遭中国第2次冲击,比十几年前的第1次要猛烈得多!

这话说得挺令人“无语”的,难不成拜登时期美欧联合的事情已经被大家“选择性遗忘”了吗?

之前欧洲跟随美国步调无端对华电动汽车展开调查、加征关税,结果到最后不光发现没能阻止中国电动汽车发展,就连自己的汽车都快生产不出来了。

反观中国,不光在去年新能源汽车仍旧稳定增长,今年上半年更是迎来“智驾爆发期”,2月长安发布“北斗天枢2.0”计划,3、4月吉利和岚图也相继跟进。

美国“小院高墙”的方式根本压不住中国的崛起,因为中国向来信奉的是“携手合作,互利共赢”。

美媒:美国正在遭中国第2次冲击,比十几年前的第1次要猛烈得多!

随着中国对美大豆与牛肉的采购量下降,澳大利亚、阿根廷这些美国“盟友”纷纷加大对华出口量。

这些国家比起“拉帮结伙”更看重自身国家利益,就连这两年不断跳脚的印度都一改往昔,不仅莫迪重新访华,就连停了5年的中印直航也要在10月底重启了。

最“解气”的还是10日中国商务部发布的消息:称在当下国际经贸遭受冲击的情况下,咱中国的外贸表现是“逆势增长”。

说白了,从一开始美国用“冲击”来形容中国,用“对抗”来应对变化就是错误的。

这一点其实中国早就说过:中美之间具有强大互补性,唯有相向而行才是迈向未来的唯一坦途。

美媒:美国正在遭中国第2次冲击,比十几年前的第1次要猛烈得多!


参考资料:

观察者网《美媒扬言美国想击败中国得先学中国》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