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11月3日电,恒而达11月3日在互动平台称,公司正在积极推动滚珠丝杠、行星滚柱丝杠的产业化及高精度螺纹磨床国产化工作,相关工作进展顺利。经中德...
2025-11-04 3
曾经为中国道路命名的地图巨头,如今正把AI深度融入自己的生命线,在这场智能时代的豪赌中,四维图新不仅要自己转身,更要推动整个行业跃迁。
10月28日,四维图新2025 EVOLUTION创想大会上,CEO程鹏宣布四维图新品牌战略升级为SEEWAY.AI,标志着公司从“地图人”到“汽车人”再到 “AI人” 的全面跃迁。
这不仅是名称的更迭,更是一场关乎生存的身份革命。在AI浪潮席卷各行各业的今天,这家有着23年历史的地图巨头,正在全力拥抱人工智能技术,从芯片、算法到高精定位,从智能座舱到辅助驾驶,全面重构自己的产品逻辑和技术生态。

01
从“地图人”到“AI人”
四维图新的进化之路,是一条清晰的轨迹。
成立于2002年的四维图新,前身是国家测绘局成立的中国四维测绘技术总公司下属公司。“中国有很多道路原本没有名字,而其中几万甚至十几万公里的道路名称,都是公司的同事命名的。”程鹏在大会上这样描述公司的过往。
中国第一张导航地图就是由这样一群“地图人”打造的,四维图新也因此陆续拿下了丰田、诺基亚、滴滴等客户,逐步进入汽车、手机、互联网领域。
2015年,面对国产芯片、辅助驾驶核心技术缺失等难题,四维图新也将自身定位从“地图人”升级为“汽车人”,着手开辟新战场,构建自主可控的产业链生态。
如今在AI席卷各行各业的大浪潮下,四维图新也开始朝着“AI人”的方向进化转型。
在程鹏看来,AI已成为行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他认为,AI不应仅仅是功能点缀,而是从“功能载体”进化为“有情感的移动智能体”的核心力量。AI的本质是重构产品逻辑,从“实现功能”到“提供情绪价值”,这是智能汽车进化的关键方向。
同时四维图新品牌也升级为SEEWAY.AI,谐音“四维”,清晰指向四维图新的技术中枢,强调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技术DNA。在程鹏看来,四维图新的AI转型代表了部分侧重技术的汽车供应链企业在智能化浪潮中的方向选择。
“从单一产品供应商,到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提供者,这条路是必然选择。”程鹏强调,品牌升级是业务发展、组织进化、产品跃升后的对应结果,具有必然性。
四维图新对AI的拥抱不是口号,而是已经深入骨髓的实践。据程鹏透露,四维图新内部已启动“效率革命”,要提升每一个人和组织的AI含量,“他们既要知道怎么训练智能体,也要能够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目前,四维图新员工智能体训练考试通过率100%,AI编写研发代码占比达30%。
四维图新正在将AI深度融入数据挖掘、算法开发与产品闭环。早在去年,四维图新就已在公司内部私有化部署了DeepSeek,还包括国外其他一些开源算法在内网服务器上应用,一年时间已经带来了巨大变化。
在程鹏看来,AI革命比之前的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更为深刻,“是一次会更深切改变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重大变化”。
程鹏将AI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聊天、推理、智能体、创新、组织者。他明确指出,当前正处于智能体深度影响产业效率的关键期,而未来3至5年将迈入AI自主创新阶段,十年内有望实现智能体成为生产组织者的突破。
AI正在重构汽车智能化的发展路径。程鹏判断,在辅助驾驶领域,AI将无人驾驶的实现周期从十年缩短到五年。这意味着,完全不需要方向盘和驾驶座的汽车,有望在五年内实现。
02
585万套智驾方案与千元级普惠
四维图新的AI转型有着扎实的业务成果支撑。程鹏在大会上宣布,2024年至2025年上半年,四维图新与鉴智机器人累计获得585万套智驾方案的新增定点。
这些订单覆盖20余家主流车企、100余款车型,量产订单处于行业领先位置。
今年下半年,四维图新通过投资鉴智机器人补足能力短板。四维图新宣布以 2.5 亿元现金增资与 15.5 亿图新智驾股权作价18亿战略投资鉴智机器人,持有其 39.14% 股份,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鉴智团队由清华博士单羿、中科院博士都大龙等算法专家领衔,四维图新还拆分其智驾团队,与鉴智机器人融合为「新鉴智」,形成覆盖低中高阶、兼容多芯片平台的系统作战体系。
目前四维图新已经拥有多年积累的海量数据资源,成为支撑辅助驾驶、智能座舱、云合规等业务的关键底座,也是四维图新在AI时代独有的优势。
基于这一数据优势,四维图新在“无图化”争议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比如,高精度地图仍是L3+智驾的安全冗余必备要素,四维图新已将其从独立产品转为“安全件”,嵌入智驾方案作为数据底座。
在普惠智驾方面,四维图新基于地平线征程6B的PhiGo Entry方案,已经将辅助驾驶的成本拉到千元级。程鹏感慨:“就在5年前,这样的产品要5000元的成本,而如今算上传感器也只要不到一半的价格。”

四维图新基于地平线征程®6E的PhiGo Pro高速领航组合辅助驾驶解决方案,以“智驾全面普惠”为理念,实现了高速/城区全覆盖、通用障碍物识别、功能多合一,真正做到“油电同智”。
程鹏指出, "既要高性价比、又要满足国家强标、还要符合车主对智能化体验的超前需求"已成为新的行业共识。"车主不再满足于功能的简单堆砌,而是追求真正的使用价值。"
03
芯片破局,“一套硬件兼容全球”
芯片业务是四维图新AI战略的硬实力体现。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最新数据显示,四维图新旗下杰发科技SoC与MCU累计出货量双双突破亿颗大关,成为国内少数实现“双破亿”的汽车芯片企业。

“从AC8015到AC8025,我们不仅在做芯片,更在构建自主可控的产业链生态。”程鹏在现场透露,AC8025已通过AEC-Q100认证,满足从极寒到极热的环境要求,提供超15年供货保障。
芯片业务的成功为四维图新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底气。在AC8015、AC8025等芯片的支持下,四维图新已经形成了从芯片到算法、从硬件到软件的完整软硬一体化量产能力。
AC8015芯片的成功故事尤为精彩。这款芯片之前卖得并不好,四维图新团队为此投入数亿资金和数百人力,却在市场上没有得到正面反馈。
直到中国车企出海浪潮的到来,AC8015才意外爆火,成为客户口中的“出海神器”。

出海业务也因此成为四维图新增长的新引擎。程鹏分享了一组数据:四维图新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已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AC8015芯片已在前装量产车型超百款,总出货量达500万套片,出海比例超过50%。
AC8015和AC8025座舱域控成为出海战略的“技术锚点”。这套方案不仅实现成本优化10%-20%,更以“一套硬件兼容全球”的理念,破解了车企出海面临的区域适配难题。
程鹏注意到,与大众印象不同的是,尽管电动化比例也在提高,但出口仍以燃油车为主。“以前燃油车卖到海外不一定挣钱,现在因为供应链水平提高了,同样的价钱在海外毛利就高了。”
数据合规成为出海的关键。程鹏强调,数据合规是出海的生命线,AI时代数据治理水平将决定模型训练质量。目前四维图新已经能为车厂提供覆盖160个国家和地区的全流程数据闭环服务,这也是四维图新应对未来全球化发展、助力中国汽车出海的核心能力。
与此同时,四维图新还发现了更有意思的市场机遇:两轮车智能化。
程鹏本以为从四轮车进入两轮车是降维打击,但实则不然。“摩托车不管是燃油还是纯电,在户外时间比汽车还要长,而且工作场景更恶劣,散热要求更高,功耗要求更低,成本还要低。”
两轮车与汽车最大的区别就是行业量级。“原来汽车一个平台,几十万辆的规模,但两轮车一个平台就是几百万辆。”工信部数据显示,我国两轮车保有量已突破4.2亿辆,占全球总量的70%以上。
四维图新可以发挥自己地图老本行的优势,为二轮车提供厘米级的定位精度。比如共享单车,因为乱停乱放的问题,在很多城市和区域无法规划,如果有了厘米级的精准定位,用户需要停到标准的停车位里才能锁车结束使用。
虽然四维图新现在的营收是云、地图、定位占七成,但是程鹏有信心在三年之后实现基于AI的业务占七成,传统业务降至三成:“当然,这不意味着我原来那些合规地图业务会降,而是别的业务会涨得更快。”
传统巨头不一定会沉没在技术变革的浪潮中,也可以乘风破浪,成为新时代的弄潮儿。在可见的未来,搭载四维图新技术的新能源汽车将继续驶向全球更多国家和地区。
相关文章
南方财经11月3日电,恒而达11月3日在互动平台称,公司正在积极推动滚珠丝杠、行星滚柱丝杠的产业化及高精度螺纹磨床国产化工作,相关工作进展顺利。经中德...
2025-11-04 3
曾经为中国道路命名的地图巨头,如今正把AI深度融入自己的生命线,在这场智能时代的豪赌中,四维图新不仅要自己转身,更要推动整个行业跃迁。10月28日,四...
2025-11-04 3
在技术迭代加速、产业边界模糊的数字化时代,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身份焦虑——是坚守硬件制造的护城河,还是拥抱内容创意的星辰大海?当智能终端日益同质化,当...
2025-11-04 3
爱迪生:伟大人物的最明显标志,就是他坚强的意志,不管环境变换到何种地步,他的初衷与希望仍不会有丝毫的改变,而终于克服障碍,以达到期望的目的。高德地图是...
2025-11-04 4
亲,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的,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人的牌一样。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这...
2025-11-04 10
您好: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人的牌一样。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这...
2025-11-04 14
作为新一代核能技术,钍基熔盐核反应堆近期有了新进展。这引发业内关注的同时,也在资本市场激起涟漪。11月1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官网挂出的一则...
2025-11-04 3
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主办的 2025 年云产业和标准应用大会于 10 月 29 日在北京召开。大会上,2025 云建设与应用领航计划典型案例名单...
2025-11-04 3
发表评论